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端午,有白烟升起

端午,有白烟升起

端午,有白烟升起

繁华城市的公寓大厦,与乡间的野草直接对望,便是在端午,许多人家,装饰华美的门楣之上,插上一把艾草,有了这抹绿色,空气中飘浮着淡淡清香,陡然间,喧嚣浮华声中,生出安静而沉稳的气息。

走近艾草,它生长在我们生命必经的路旁,它厚厚的绿叶,布满丝绸般质感的绒毛,在初夏,可以恣意生长的温度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炎凉之外,给了人世间无限暖意。

诗经时代,艾草冉冉升起的白烟,已经跃居让世人膜拜的地位。相传,武王身边有一位名医萧艾,有一日,他因泻痢卧倒于军帐,为医治病情同样危急的将士,他带病出诊,踉跄之中,被驱蚊的野草火堆绊了一跤,缥缈的白烟,灼伤了他的皮肤。当他给将士诊治时,意外发现自己病痛痊愈。于是,他突发奇想,在烈日下采摘野草,点火烧灼患者身体,凡经历火疗的将士,病情皆有好转。武王大赞萧艾,萧艾不敢居功,答曰:“此乃野草之功。”武王宣告子民:“野草本无名,从今以萧艾之名命之。”

艾草,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冰台。西晋文学家张华,在他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意思是说:将一块冰,削制成透镜形状,举在阳光下,将干艾叶放在冰影下适当位置,过一会儿,艾叶自身发烟燃火。原来这艾草,是阳光的使者,它朝着阳光敞开心扉,碧绿的汁液,升华成缕缕的白烟,从此,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

幼时,居住在乡村,邻舍是个懂得中医的乡村老先生。开春,他总是在自己菜园里栽上大片艾草,整个春夏,园子里郁郁葱葱,蓬蓬勃勃。艾草碧绿的枝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农历五月,母亲常去他家园子里要些艾草,回来后置于土灶上的铁锅之中,浇上一瓢河水,在秸秆燃烧的火光里,清澈的河水变成碧绿的液汁,母亲用这样的热水给我洗澡,至今都记得,温润的青草的气息,从白雾弥漫的澡盆里升起。

端午节,阳光明媚的时节,村里家家户户洒扫庭除,艾草,一举从匍匐在旷野跃升至乡间的窗棂、门楣或高悬于堂中。巧手的村妇,用艾叶、榴花、蒜头制成“艾人”“艾虎”,别在发际或挂在腰间,香气四溢,抵挡凡间毒虫。

经过盛夏阳光的抚慰,艾草枝叶繁茂,花未开时,老先生采收肥硕的艾叶,置烈日下曝晒,蒸发出水分,成黄褐色,置于石臼中,终日反复研捣,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粗梗杂质,留下柔软如棉,色泽淡黄的纯艾纤维,称之艾绒。老先生买来宣纸,裁剪成统一长条形状,包裹艾绒,包好一卷,细细用毛笔注明制作日期,又用彩料画些山水、草木、腊梅的案,一卷卷艾条,整整齐齐,堆放在陋室的木架之上,满室异香,遍地生辉。老先生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三年陈艾,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艾灰不易脱落……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年代,靠天吃饭的农人们,与这些靠着阳光雨露生长的艾草生死相依。

87岁的老父亲,年轻时在乡村中学任教,简陋的住宿条件,落下一双老寒腿。每年盛夏时节,都靠艾条针灸。如今的针灸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网购铜制的艾灸罐,艾条,被切成整整齐齐的23厘米长短,直接插入罐中固定部位。买艾灸罐,附送做工精美的红绒布套,可绑在身体任何部位。淡淡的白色烟雾从罐孔中徐徐而出,在温热中,升腾的能量灌输至经脉,直达病灶。

为艾感慨,在大地之上,喧嚣之外,千百年来,艾,是人类心中的神坛植物。一株株艾,阳光照拂,千锤百炼,最终生成一股股隐秘的白烟,沿着人类的身体:皮肤、血肉、经脉,一步步走近,直至深入骨髓,与生命之火息息相关。

艾,都是爱啊!(关立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