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警惕!此生物多地泛滥,体内寄生虫或达6000条,疾控专家提醒→

警惕!此生物多地泛滥,体内寄生虫或达6000条,疾控专家提醒→

警惕!此生物多地泛滥,体内寄生虫或达6000条,疾控专家提醒→

随着气温升高,最近多地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

近日,记者在惠州江北一处公园看到,湖边的地面上、露出水面的石头和植物茎叶处,都能看到许多桑葚般大小、粉红色不明物体。而这些粉色物体,正是福寿螺的卵聚集而成的。很多市民表示,他们对福寿螺并不了解。

广东惠州市民:好多鱼塘都有,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毒。

福寿螺卵本身并不存在危险,但是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碰和把玩,外环境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还是很多。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之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目前,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原产自南美洲的福寿螺,与湖南农村常见的田螺有几分相像。

近年来在湖南等地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一些地方已经将福寿螺灭杀、清理工作常态化,防治任务很重。

福寿螺,其壳薄肉多,味道鲜美,倍受食客们的推崇。但福寿螺体内带有多种寄生虫,湖南省疾控专家提醒,福寿螺虽然味美,一定得警惕它的危害。

福寿螺体内带有多种寄生虫,其中最具危害的是管圆线虫。有科学研究证实,每只福寿螺寄生管圆线稚虫高达3000至6000条。人如果食用未经充分煮透的螺肉,非常容易感染管圆线虫病,病菌从口抵达消化系统,侵入人的大脑,危害神经中枢系统,造成嗜酸细胞增加性脑膜炎,引起人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疾控专家提醒,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彻彻底底加热煮透!一旦发现食用螺肉后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感,应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医治!

来源:潇湘晨报综合央视财经、湖南日报、湖南疾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