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冬当前?来看学者的建议 低温会成为新冠病毒的“温床”吗?
相信很多人都被“误导”过。因为现在的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和更新迅速,还没等我们了解事情的详情,下一秒就又反转了。所以大家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这样才能了解全面。
新冠病毒低温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存活,有这么一种说法: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气温越低,存活时间就越长。今年冷冬已成定局,伴随低温而来的是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先后爆发聚集性疫情,有人担心,寒冷的冬天会成为新冠病毒新的“温床”。
真相解读: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存活,有这么一种说法: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气温越低,存活时间就越长。今年冷冬已成定局,伴随低温而来的是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先后爆发聚集性疫情,有人开始担心,寒冷的冬天会不会成为新冠病毒新的“温床”?
图虫创意
病毒确实喜凉但传染性也会受到影响
低温确实会延长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但不等同于就是“温床”。
新冠病毒的最外面有一层蛋白质的壳,蛋白质在高温、酒精、乙醚、强酸环境下会发生变性,从而阻止了病毒膜蛋白与细胞膜发生融合的可能性,使病毒很快就会处于完全失去生物活性的状态。反过来,低温并不能使病毒结构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只是根据温度降低的程度,起到一定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研究员表示,新冠病毒在环境温度在-1至-10℃可存活数周到数月不等。
但是,任何生命体都有自己的耐受温度,尽管病毒能够耐受低温,但复制和繁衍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只是能力不会消失而已,对于新冠病毒也是如此。
今年冬天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确有可能延长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其作用就如同天然的冷链一样,但随着环境温度降低其感染性也势必会有所降低。
“ 物传人”仍停留在可能阶段无端恐慌不如搞好检验和消杀
既然低温会延长病毒存活时间,那么这种情况下,疫情传播的风险是否有所加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方面,低温环境下由物传人的风险加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方城市出现的疫情主要还是由于人际传播导致。在这些疫情中确实存在病人污染环境和物品的情况,包括汽车配件、冷冻食品、水果等检出新冠病毒;但尚未有证据表明这些检测出新冠病毒的物体,会再导致人员感染发生,这很大程度上与咱们对相关物品的及时检验和彻底消毒有关,进口物品在完成检验后也会完成相关消杀工作。
图虫创意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南北方普遍气温较低,我们还是要清晰地认识到发生新冠疫情的风险犹在。未来的重点不仅是防人,更要人物同防!防物的重点除了进口冷链以及包装之外,环境温度的降低让普通货物也产生了冷链效果,也应纳入盯防。相对于国内,国外疫情仍处于高位,很多产品仍依赖于进口,寄期望于海关把所有进口物品的污染都能查出来并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报出某些商品核酸阳性不失为一种好的现象,意味着市场监管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们居民而言,与其过分担忧不如多学多做。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多关注疫情统报信息,加强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减少聚集,就不会出现问题。而对于服务业、运输业、进口冷链行业等从业者,除了要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更要做好日常二级防护,马虎大意要不得。
病毒“趁冷流窜”机会不大普及疫苗接种、提升免疫率是关键
冬季气流活跃,新冠病毒会不会随着冷空气南下威胁南方呢?
图虫创意
在国外研究确有发现,地球大气层善于利用风把病毒推到高空,并在高空飞行成千上万公里,然后又会在任何地方重新落到地面上。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环境中存在大量病毒,而现实环境中新冠病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真的飞到大气中稀释之后,想必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寒冬终将过去,随着天气的转暖,病毒的活力会出现先增强而后被抑制的情况。因此,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更不能寄托于气温回升。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的措施基础上,普及新冠疫苗接种,提升国民免疫率,最终战胜新冠病毒。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推荐内容
-
喝甘草茶可引起高血压紧急情况
根据本周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案例研究,甘草根提取物并非没有健康风险。甘草是植物甘草的根,由于其治疗特性已被使用了数千...
-
5岁男童咳嗽发烧半个多月不见好 医生拍片检查后吓傻了
关于5岁男童咳嗽发烧半个多月不见好的这个话题 ,相信小伙伴们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因为这个话题是目前网络上非常火热的,既然大家都想要
-
有缺陷或潜在损坏的细胞组件将被降解并回收利用
旨在发现地球上所有已知的动植物物种(约150万种)的DNA序列四年前,在歌德大学的领导下成立了有关选择性自噬的合作研究中心(CRC)1177。现在
-
12月4日德宏州陇川疫情数据公布 云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温馨提示: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群众(有接种禁忌症除外),请尽快持本人身份证到附近的接种点完成疫苗接种。继续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养...
-
“别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 这事儿是真的?
“别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 这事儿是真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实消息被误传的情况。因此我们...
-
人类具有地磁意义的第一个神经科学证据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东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和地球科学家的国际团队发现人脑可以探测到地球强度的磁场。...
-
“摘掉眼镜”的承诺,值得相信吗? 还真不一定!
“摘掉眼镜”的承诺,值得相信吗? 还真不一定!随着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发展,消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实消息被误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