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奶茶的你?科学观点是说... 需要一个温暖的抱抱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各种各样的流言,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和辨认其实 不难发现这些谣言有很多破绽。所以今天,小编照常给大家辟谣一则传了很久的流言,一起来看看。
奶茶嘴馋
从熬夜备考的学子,到沉迷搬砖的打工人,从七五后到零零初,奶茶似乎一直是现代人的“强心剂”。曾有媒体报道,广西南宁一小伙奶茶成瘾,每天必须消费6杯奶茶,最终因血糖超标而住院治疗。很多人认为,奶茶上瘾无非就是嘴馋。
真相解读:
这一长期被戏称“既无奶又无茶”的饮品何以能够无差别打击一众追随者?奶茶的强大吸引力有哪些心理学根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人们的“奶茶依赖症”究竟是如何生成的。
图虫创意
01
糖,奶茶的神奇魅力来源
奶茶的甜度是这一饮品的灵魂。一杯奶茶的糖分等同于三瓶可乐,较高的含糖量是导致奶茶成瘾的重要原因。嗜糖,像是刻在我们脑中的信条。从诞生之日起,孩子们就对它一见钟情。300年前,英国医师弗莱德里克·斯莱尔(Frederick Slare)写道:“给婴儿喂糖水,他们不仅嘬着手中的,还紧盯着下一瓶。牛奶是不肯喝的,除非加糖达到母乳的甜度。”事实上,糖的甜味能带来愉悦的心理反应,是进化上的优势。婴儿吃糖,可以平和舒缓;成年人吃糖可减轻疼痛,战胜疲劳,忍饥挨饿。
糖的成瘾性甚至会高于可卡因。法国科学家赛尔日·艾哈迈德(Serge Ahmed)曾做过实验。他首先向小鼠持续喂食可卡因药丸1个月左右,使其上瘾;然后同时提供糖丸,供其二选一,结果小鼠在两天内转向糖丸。艾哈迈德在报告中说,糖之所以能战胜可卡因,可能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感受糖的神经受体是可卡因的14倍。对猴子进行的相同实验也反映出一样的结果。
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对奶茶成瘾,接触高糖饮品越早,对甜品的心理渴望就越高。研究者发现,偏爱甜味可能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意思是说,童年吃高糖食品多的小孩,长大之后,也会更爱甜食,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对高糖食品的渴望。
02
对奶茶上瘾
可能是生活需要“充电”
对奶茶欲罢不能,还是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的信号。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对意志力的要求越高的时候,对奶茶等甜食的渴望就越强烈。接触过互联网圈子的同学可能都知道一个现象,大部分“码农”工作的时候都喜欢喝可乐,这或许是因为专注编程的时候,对意志力极度消耗,身体非常渴望能量补充,糖则是补充能量的最快方式。
图虫创意
科学家发现,意志力消耗的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给受试者喝一点含糖的饮料,比如果汁,他们的意志力就会增加,而且必须用真正的糖,甜味替代品都没用。这一发现还有很多研究佐证,譬如:低血糖症患者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比一般人低,这部分人的意志力通常比较弱,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更有甚者,有芬兰科学家仅仅通过测量即将被刑满释放的犯人的葡萄糖耐受性,就能预测他们是否会再次犯罪。研究者甚至发现,给戒烟的人吃一些糖丸,补充一些葡萄糖,戒烟成功率有时就会更高,如果是糖丸与其他疗法一起使用,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意志力不是一个心理机制,而是一种以葡萄糖为基础的生理机制,当我们意志力耗竭的时候,就亟需糖分补充,这种时候,高糖的奶茶就成为了高压力生活中难得的心灵慰藉。
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负荷也会导致对高糖食品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受试者在操作较为复杂的认知切换任务时,更容易选择含糖量高的食物,譬如:在胡萝卜与巧克力中更倾向于选择巧克力,这提示我们:职场中的脑力劳动者也许更需要依靠奶茶“续命”。
然而,长期依赖于奶茶“充电”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甚至有糖尿病风险。当你下一次忍不住想喝奶茶时,适当补充睡眠也许是更有益的选择。科学家发现,休息能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还能全面增强身体利用血糖的能力。研究表明,剥夺睡眠会损害葡萄糖的加工,这会立即导致自制力下降,让我们对高糖的奶茶更加失去抵抗力。
除此之外,多补充一些血糖指数低的食物譬如:大多数蔬菜、坚果、生水果、奶酪、鱼、肉、橄榄油等。这些血糖指数低的食品释放血糖速度慢,能提供稳定的能量,继而帮助我们走出依靠奶茶“续命”的怪圈。
图虫创意
03
真实的关系
是天然的“戒瘾药”
任何一种形式的成瘾,也许均来自于关系的缺失。Bruce Alexander 教授曾做过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他给老鼠建了两种笼子,一种是传统的实验笼子,狭小逼仄,里面除了吗啡水和食物什么都没有,老鼠只能自己在这里呆着,除了吃饭和睡觉没有其它任何事情可以做。
另一种笼子是“老鼠公园”,里面没有吗啡水,但它比传统笼子大200倍,不仅有很好的空气流通和舒适的环境,里面还有有很多可供老鼠娱乐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16-20只老鼠同伴。这两个笼子用一个狭小的通道连接着,实验鼠可以经过这个通道到达两个笼子获取普通的水或者吗啡水。如果说药物是致瘾的原因,那么老鼠应该总是去那个逼仄的小笼子里喝含有吗啡的水。
但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已经对吗啡成瘾的实验鼠,当有“老鼠公园”的选择时,它们几乎不会去另一个笼子里喝吗啡水。研究人员指出,老鼠使用吗啡是在应对由社会和感官孤立所导致的压力。只有当老鼠一直在贫瘠的环境中孤立地生活着,它们才有可能一直食用毒品,直到死去。
图虫创意
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验还展示了戒瘾的一种可能性:充分舒适的生活和社交环境或许可以让瘾自然褪去。这些老鼠可并没有在老鼠公园接受什么干预和治疗,让它们自然地远离吗啡的,只是一个更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已。
由此可见,创伤和糟糕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成瘾的重要因素,而可以保护我们减少上瘾的可能性的,自然也是与人亲近的关系和纽带。
也许,相对于奶茶,人际关系中的“甜”才是更加值得追寻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Fisher, H. E., Xu, X., Aron, A., & Brown, L. L. (2016). Intense, passionate, romantic love: a natural addiction? How the fields that investigate romance and substance abuse can inform each oth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687.
[2]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14s). The science of drug use and addiction: the basics.17(1),77
[3] Pridmore, S. , & Auchincloss, S. . (2016). Book review: the biology of desire. why addiction is not a disease.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Bulletin of Royal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24(1), 94.
[4] Chen, O. , Castro-Alonso, J. C. , Paas, F. , & Sweller, J. . (2017). Extending cognitive load theory to incorporate working memory resource depletion: evidence from the spacing effec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56(1).58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如果看完本文后你心里的疑问解开了,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让更多人避雷谣言,让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推荐内容
-
研究酵母导致发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面有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直接与人类疾病相关。在科学上的一个最新例子,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重要的质量
-
童年不快乐 老年心事多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物质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实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
-
妻子经常生气怎么办
生活中,不管我们在跟自己独处还是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会发现心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倾向...
-
肿瘤逐渐成为了医药研发的焦点
肿瘤,凭借错综复杂的发病机制,老龄化时代居高不下的发病死亡率和靶向和免疫疗法的新起,逐渐成为了医药研发的焦点,市场的风口。2017年,
-
【惊呆】近日一出租车行驶时女乘客突然尖叫并连滚带爬跳下车
坐出租车,你有遇到什么奇葩事件吗?据最新消息显示,近日就有一则关于浙江一出租车行驶时女乘客竟然连滚带爬跳下车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关
-
为老妈加油“骨”劲丨速领!母亲节福利来了
为老妈加油“骨”劲丨速领!母亲节福利来了 世界上有一个称谓还未叫出口就已满心温暖那就是“妈妈”——她们生来柔弱却为我们练就...
-
河南昨日新增8例无症状,客运恢复
河南昨日新增8例无症状,客运恢复 疫情速报5月26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许昌市7例、开封市1例),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
“聪明药”真能让人秒变聪明? 真的是这样吗?
“聪明药”真能让人秒变聪明? 真的是这样吗?随着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发展,消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实消息被误传的情...
-
北京5月8日新增3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5月8日新增3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卫健委通报,5月8日0时至24时,新增33例本土确诊病例(含4例5月6日、1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