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隔夜饭有剧毒?事实又是什么?

面对流言,希望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寻找官方回应。而不是着急着把流言传播出去,毕竟现在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出台了,网络上传播谣言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所以大家一定多注意。

隔夜饭有毒

  秋天是美食的季节,你甚至不用出门,只要在阳台上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到炖肉的醇厚、炒栗子的清香以及火锅的兼容并包。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听说有人宣传隔夜饭危害时的愤怒……

20190830093520_807724.jpg

网传隔夜饭的危害

  这些言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一点也不靠谱的。

  鱼中的蛋白质也好、海鲜中的蛋白也罢,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只要这些氨基酸本身对人没有害处,其正常的降解产物,也就不会危害人体。

  在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可被分解为氮、三甲胺、组氨、吲哚、硫化物、醇、有机酸等产物,有可能伤害人体,称之为腐败。不过,一来,腐败之后的鱼类、海鲜形态、色泽、气味、味道都会发生变化,很容易辨识,二则腐败需要很长的时间,隔一个晚上完全无需担心。[1]

20190830093520_85981b.jpg

  “本身卤味就是不卫生的”,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如果卤味不卫生,那就不应该吃;如果它是卫生的,只要注意保存方式、保存时间,合理设定冰箱的温度,定期清理冰箱,在冰箱放一两个晚上是不会有事的。

  茶叶隔夜后颜色变深,是因为其含有的茶多酚经过氧化逐渐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颜色变差、澄清度下降、营养成分丢失,但是并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毒的物质。[2]

  接下来,是有那么点道理的、但被扭曲了的。

  植物生长需要氮元素。对蔬菜来讲,主要是硝态氮。大量进入植物体后,经过多个生理过程,就会变成硝酸盐。[3]

  正常来说,硝酸盐对人无害。不过硝酸盐有可能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既能引发高铁红蛋白症,又可与人体肠胃中的胺类物质结合,生成亚硝胺,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0190830093520_890980.jpg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对同一产地同一种蔬菜,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储存温度越低、储存环境越稳定、储存时间越短,硝酸盐含量越低;通过漂洗、烫洗,或者炒熟,也能有效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4]

  换句话说,要想避免摄入亚硝酸盐,去正规商家是关键,一定要购买那些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其次可以灵活选取漂洗、烫洗、炒熟等处理方式,降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后,低温本身就能抑制酶类活动,加之一个晚上又不长,从查阅的数据看,冰箱内储存一夜,蔬菜、银耳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微乎其微。[5]

  鸡蛋壳虽然看上去完整、平滑,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的细微的孔,因而有被污染之虞。加之,煮熟后的鸡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完全煮熟后食用,比溏心荷包蛋更为合适。不过,这根隔不隔夜没啥关系,还是那句话——如果鸡蛋受污染了,隔不隔夜都不安全,如果没有,放一个晚上又何妨?

  最后,是真的需要注意一下的。

  铝制锅具,不管是烹饪还是储存食物,都有可能析出铝。铝具烹调菜肴,铝释出平均比铁锅高近1倍,铁释出不到铁锅的1/3。其中,精铝锅表面平整,易形成氧化膜,有较强的耐腐蚀和耐磨性,析出较少;铸铝锅的孔晾较多,相应的表面积较大,由于其杂质较多或多是合金,氧化膜形成较差,耐腐蚀较弱。[6]长期、大量摄入铝,有可能导致痴呆。

  所以,不管是烹饪还是存放,都应尽量选取稳定的材质,比如不锈钢、陶瓷、玻璃、铁等。

  真相

  只要烹饪和存放的方式得当,饭菜放一晚上并不会产生剧毒。

  ---------------------------------------------

  参考文献

  [1] 许振伟, 杨宪时. 鱼类腐败菌腐败能力的研究进展[J]. 湖南農業科學, 2010, 2010(19): 130–133.

  [2] 江和源. “隔夜茶致癌” 没科学依据[J]. 医药与保健, 2013(2): 59–59.

  [3] 申秀英, 许晓路. 蔬菜硝酸盐积累机制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 15(3): 4–6.

  [4] 张庆乐, 王浩, 李瑞等. 食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3): 267–269.

  [5] 如小妞儿. 吃隔夜银耳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EB/OL]. (2011-04-12)[2016-10-24]. http://www.guokr.com/article/20097/.

  [6] 李福成, 梁凤娴. 家用铝具及铝罐装饮料铝释出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7, 14(1): 39–41.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