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的“植物胰岛素”可以降血糖?大家都来看看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时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应。因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现在上网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认为造出的谣言来混淆大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植物胰岛素降血糖
谣言:
糖尿病不用吃药、打胰岛素,口服“植物胰岛素”就可以降血糖。有商家介绍,“植物胰岛素”具有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注射液胰岛素完全一样,还具有增生和修复细胞的功能。
辟谣: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在患者年龄很小时发病,原因是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因素的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一旦发病,必须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一般在中老年起病,由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所致,可通过口服药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通过口服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还可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降低血糖。由此可见,胰岛素治疗对糖尿患者非常重要。
据一些商家介绍,“植物胰岛素”是从天然植物中提炼,百分百纯天然,具有生物活性的口服植物胰岛素,绝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并且对1型、2型糖尿病都适用。这套说辞看上去很科学,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植物中不可能有胰岛素,这是医学界早有定论的。1921年,加拿大人班廷和贝斯特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到了胰岛素并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临床最常用的人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植物中提取胰岛素”没有科学依据。
第二,口服胰岛素尚未问世。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蛋白质随着消化道蠕动到达胃部,会被胃酸、消化酶破坏、水解,不再发挥胰岛素应有的生物活性作用。因此,“口服”胰岛素不可行。
第三,“植物胰岛素”中添加的西药易致低血糖发生。部分厂家推出的产品号称完全来源于苦瓜、荞麦等天然植物,其实添加了一种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本脲通过刺激人体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补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不足,进而发挥降糖作用。但格列本脲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十分顽固,剂量控制十分重要,目前不作为首选降糖药。如果糖尿病患者服用的是添加了格列本脲的“植物胰岛素”,血糖下降了,实质是格列本脲在发挥作用,如果不清楚用药剂量,则很容易发生血糖波动或低血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总之,不推荐患者服用所谓的“植物胰岛素”来替代口服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长期就诊随访,在饮食控制和适度活动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在医师指导下长期合理用药,并且监测血糖,切勿轻信所谓的神奇降糖药物——“植物胰岛素”。
辟谣专家:刘小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邓智建,新乡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主任药师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还有什么其他的流言困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小编会努力为大家寻找官方权威的说明来解答,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本栏目。
推荐内容
-
李文斌教授:破局神经肿瘤“手术至上论”,开创综合治疗新时代
李文斌教授:破局神经肿瘤“手术至上论”,开创综合治疗新时代 “如果忽略密集交错的血管与神经,人类脑组织的颜色与性状就像一块...
-
拉伸细胞以了解更多信息
在EPFL开发的工具可以拉伸和压缩细胞,模仿身体发生的事情。目的:研究这些机械力在癌症或淋巴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复杂的机械力在人体中不断
-
三大营养误区,你中招了没? 别轻易听信
三大营养误区,你中招了没? 别轻易听信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消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多消息还没被证实真实性就大范围传播开了。因
-
科学家确定蛋白质控制叶生长和形状
在秋天,它不仅能吸引眼球的颜色,但也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叶子。但是让不同植物在不同形状的叶子吗?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科隆已经发
-
无细胞系统用于研究转录调控
EPFL生物网络表征实验室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定量的,可复制的方法,用于研究甚至预测基因表达,该方法使用无细胞系统与高通量微流体装置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