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码了第一个深海贻贝基因组
由香港浸会大学(HKBU)和香港科技大学(HKUST)牵头的联合研究组装了1.64千兆字节的深海贻贝基因组,大约相当于人类基因组大小的50%。 。这是所有深海大型底栖动物中第一个解码的基因组,揭示了一整套DNA。这一发现为未来对其他海洋生物(如巨型管虫和巨蛤)共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见解。
由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系主任教授钱培元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生物学副教授邱建文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于4月初在着名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在邱博士参与中国载人潜水蛟龙南海考察期间,该团队使用了2013年收集的标本进行研究。包括贻贝在内的深海生物在热液喷口和冷渗漏的极端环境中茁壮成长,其特点是高静水压力,缺乏光合作用的食物,温度变化和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尽管它们能够在压力条件下生存,但缺乏基因组资源阻碍了对其适应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对来自Tingkok当地软海岸的深海贻贝Bathymodiolus platifrons及其浅水相对Modiolus philippinarum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比较基因组特征。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小组发现现代深海贻贝是浅水贻贝的后代,它们的祖先大约在1.1亿年前迁移到深海,提供证据支持他们的祖先通过灭绝幸存下来的假设。在与5700万年前发生的古新世 - 始新世热量最大值相关的全球缺氧期间发生的事件。
基因组比较显示,深海贻贝中几个基因家族的大量扩张可能与其适应深海有关。例如,“热休克蛋白70家族”(一种由细胞响应暴露于压力条件而产生的蛋白质家族)的扩增可以帮助贻贝稳定蛋白质结构。“ABC转运蛋白家族”(运输系统的单位)的扩展可以提高贻贝在其鳃上皮细胞外移动有毒化学物质的能力。
与免疫识别,内吞作用和半胱天冬酶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家族的扩展表明贻贝适应其鳃中化学自养内共生体的存在。对深海贻贝鳃的另一种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贻贝对其甲烷营养共生体的营养和能量依赖性。
钱教授说:“该研究为了解深海贻贝如何适应非生物胁迫和深海化学合成环境中缺乏光合作用的食物提供了基因组资源。研究中揭示的共生的一般机制是:与其他共生生物有关,如深海管虫和巨蛤。“
邱博士说:“基因组资源将促进各种研究,包括深海种群间的遗传连接,这与深海海洋保护区的建立有关。”
推荐内容
-
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关闭”HIV-1病毒的基因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禁用HIV-1的基因,这表明一种有希望的新策略可以对抗导致艾滋病的病毒在他们的两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称为SERIN
-
分子痕迹解决了哺乳动物睾丸位置的争议性进化
解剖学特征的丧失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事件。例如,人类和其他类人猿已经失去尾巴,鲸鱼已经失去了双腿。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化石遗迹的存...
-
由细胞饥饿调节的新蛋白质
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基因组完整性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参与DNA修复机制的蛋白质的意外作用。蛋白质SHPRH不仅有助于修复DNA复制过程中产
-
细菌共生体在植物致病性和昆虫防御性共生之间转变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具有杰基尔和海德特征的卓越微生物。细菌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生活在植物喂养甲虫的特定器官
-
新策略提高了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效率
Cas9核酸酶靶向目标位点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的效率差异很大,一种新的CMP-fusion策略称为CRISPR-chrom,可将活性提高数倍。CRISPR-chrom
-
自组装蛋白质复合物可以为纳米结构提供支架
当血红蛋白仅经历一个突变时,这些蛋白质复合物彼此粘附,堆叠像乐高积木形成长而硬的细丝。这些细丝反过来延长了镰状细胞病中发现的红...
-
研究人员报告了基本的肌肉速度限制
当鸟儿唱歌,蝙蝠回声,响尾蛇拨浪鼓和蟾鱼嗡嗡声时,他们使用所谓的超快肌肉,这是已知最快的脊椎动物肌肉。新的研究表明,这些肌肉已...
-
科学家们发现了DNA序列的重要性
随着细胞的分裂,它们的一些DNA被重新排列,刺激了新特征的出现,这些特征可以决定一个物种是存活还是挣扎。但是一些DNA片段似乎对细胞的基
-
白色念珠菌可导致脑部感染 记忆力减退
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名为白念珠菌的真菌病原体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并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肉芽肿型结构的形成...
-
科学家对两种大黄蜂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遗传研究人员已经对两种主要的大黄蜂物种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它们是欧洲长尾大黄蜂(Bombus terrestris)和北美常见的东部大黄蜂(Bombus 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