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将由贪大求洋转向经济实用

“到2021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30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介绍,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作出政策安排。

“控制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是《意见》提出的具体举措。发布会上,赵辰昕表示,“新载体”首先体现在全民健身的“新导向”,即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老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来转变。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计划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在全国推动建设2000个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还要完成5000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使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可及地惠及人民群众。

此外,针对长期存在的“一场难求”场地设施难点问题,《意见》提出“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优化城市全民健身功能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要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挥棒”作用,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引导和指导地方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人口多、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布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何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