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应对孩子争强好胜的方法

今天也是照常给大家说说心理方面的常识。很多人提到心理这两个字是没有概念的,以为这个东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对我们的健康,工作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孩子太争强好胜怎么办?这是父母们最担心的问题。由于孩子的好胜心理导致与其他朋友不和。那么,孩子太争强好胜怎么办呢?请看小编为你介绍:

孩子好胜的正面意义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孩子好胜主要在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在同伴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在同伴面前不甘示弱是他们好胜心的开始,好表现也就是好胜心在行为上的反映。孩子太争强好胜该怎么办,有些孩子表现在学习上争第一,有些孩子表现在开展活动和竞争干部上显示自己的才华,对孩子的好胜好强应加以爱护。

孩子好胜的负面意义

然而好胜心除了它的积极一面外,也有其潜在的消极作用。好胜者有时因求胜心切,在与他人有矛盾时,好胜心会使人产生一种非要压倒对方不可的思想,表现出好斗逞强,不挥手段,以至导致他伤或自伤,或不走正道,弄虚作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攫取荣誉,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太争强好胜该怎么办,或不顾实际情况和主客观条件,轻举妄动,盲目蛮干,造成严重后果。

孩子太争强好胜该怎么办

对好胜心强的孩子即要积极鼓励,又要适当指点,使好胜心真正成为孩子前进的一种驱动力。

另外还有一些应对孩子争强好胜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也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进取,是看自己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量力而行,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或劣势。在鼓励孩子好胜的时候,也要教孩子懂得败不馁的可贵。

2.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孩子一直给我们惊喜,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想。”孩子能从父母的喜悦中读到她的成功之意义,这也等于悄无声息地告诉孩子,成功是很重要的。

心理学上的无条件接纳,是不仅仅要接纳孩子正性的情绪,在孩子遭遇挫折,有负性情绪的时候,也要允许和接纳,使孩子获得心理的安全感:爸妈对我的爱不是只有在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是无条件的,无时无刻的。这样孩子也才会不那么看重结果,才能用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结局。

3.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

对过分争强好胜的孩子,不要给予过多的表扬,相反,的确可以适当地泼泼冷水,以免孩子滋生自私、嫉妒心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父母还可以陪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家长以身示范并告诉孩子,我们享受的是这个活动本身和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要仅仅去在乎结果。在对孩子争强好胜的积极面予以肯定的同时,对消极方面一定要合理地引导。

孩子过于争强好胜,家长怎么教育?

一、停止鼓励杀手心态。

不要屈从于胜利就是一切的哲学从而认为孩子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所以,下面这些话不要说:如果你今天能赢,我们全家就出去吃饭。你真像你爸爸,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拿第一。继续保持高水准,哈佛大学在向你招手呢。要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就开始鞭策自己朝着目标努力吧。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别的女孩子都得回家躲到壁橱里去了。如果你只拿到第二,那么没人会记住你。你把那个防守队员打得一败涂地,我打赌,他下一场比赛绝对上不了。

二、指出过于好胜对他人的影响。

三、赞扬孩子对小伙伴表现出的友情。

是的,孩子获胜了,或事情做得好,你可以向他表示祝贺,但当他对其他孩子表现出同情、关注和合作的行为时,也要表扬他。你传球给XX,真不错。我很赞赏你能一直考虑同学们的感受,乐观地看待事情。

四、强调孩子的努力。

嘿,你的名次飞跃到了第三,你可是拼尽全力了。如果你没有花那么多时间练习,你的独奏会就不会这么成功。与其获得第一,还不如知道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来得有意义。

五、强调自己尽力就足够。

六、用名人做榜样。

名人可以用来做好的榜样,也可以用来做坏的榜样。他在球门前接到了一个完美的传球,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眼巴巴地看着他随后拙劣的演出。他可能富得跟Midas国王(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将一切他接触的东西变成黄金。)一样,但这么傲慢自大的人,我连跟他呆三分钟都不情愿。那个选手一度遥遥领先,但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你看到了吗?他失败后仍然那么有风度,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家。

七、促使孩子变得更敏感。

用行动和言语来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爱的是他这个人,而并非他取得的成绩。你必须对孩子这样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你知道,我们都爱你。尽力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的要求。你拿了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爱你。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应对孩子太争强好胜的方法!

所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知识的细节,去假设判断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的认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