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心理知识:害怕小动物是什么心理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现在也慢慢开始关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外界事物的巨大变化,很多人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从而导致引发很多其他的心理病。

一、害怕小动物是什么心理
二、怎样才能不害怕小动物
三、害怕小动物的特征

害怕小动物是什么心理

1、害怕小动物是什么心理

孩子成长经历中有过被动物伤害的经历,有的孩子非常害怕动物,尤其是比自己还要高还要大的动物,觉得动物会咬人,会把自己吃掉。每个孩子,对动物的恐惧是因人而异的。其实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可能自己受过伤害。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成长经历中有过被动物玩具或真实动物伤害的经历,所以会特别害怕某一种动物或几种动物。

2、长辈对婴幼儿心理的影响

长辈们对婴幼儿的恐吓,父母对孩子成长是影响最大的人,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习惯,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有的孩子是因为平日受到过大人们的吓唬,因此变得害怕动物。如有的爸爸妈妈会对宝宝说:“如果你不听话,狗狗就会来咬你!”,“不乖乖吃饭就会被隔壁的狗狗叼走”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在宝宝的心目中,狗是一种凶恶的动物,爱咬人,从而对狗产生恐惧情绪。

3、身边人害怕动物对小孩的影响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儿童时期是人的许多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小孩子的好奇心重,容易模仿大人们的行为。如果有的妈妈胆子小,见到虫子或老鼠等动物会吓得尖叫,宝宝便接收到了“这种动物很危险”的信号,因而对动物产生恐惧心理。

怎样才能不害怕小动物

1、与小动物多接触

为了防止宝宝被外界资讯左右,妈妈需要从小带领宝宝与小动物进行良性接触。孩子害怕小动物是因为对某种特定动物缺乏了解,比如有的宝宝不知道猫和狗这类温和的动物是不会轻易咬人的;现在养宠物狗的比较多,很多小狗狗都是非常友善的。妈妈可以在主人的陪同下,和宝宝一起喂喂小狗,摸摸小狗,然后告诉宝宝:“小狗狗很友善,轻轻地抚摸,小狗狗会很舒服!如果弄痛小狗狗,它可能就咬人了!”当狗狗不愿意被人摸的时候,妈妈就说:“宝宝不摸了,小狗狗不愿意了!”然后带宝宝离开。

2、家里可以养些小动物

家里也可以养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小动物,比如小白兔、小乌龟、小金鱼、小荷兰鼠等,平时,和宝宝一起喂养、整理卫生,逗小动物玩。小动物很乖巧的,对于喂养它的小主人会有情感上的回应,能够促进宝宝对小动物的喜欢。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去动物园、昆虫馆游玩,到海洋馆、宠物市场等地方参观,教宝宝认识各种动物,并告诉宝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害怕小动物的特征

1、由某种特定的客体引起的强烈的恐惧。

2、对所恐惧的客体或情景极力回避,这点在有些动物恐惧症患者中尤为明显。

3、预期性焦虑,就是在即将面对恐惧的客体之前所出现的焦虑。

4、患者知道所存在的恐惧以及回避行为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又无法控制。

5、恐惧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或心慌、出汗、震颤或发抖、口干、呼吸困难、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难受、头晕或站立不稳、寒战或燥热潮红、针刺或麻木感等。

6、对某些客体的恐惧和回避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精神痛苦,或妨碍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的正常社会功能。

所以说,心理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然而这样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思想角落,往往容易被他人忽视。所以我们自身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不能让自己太压抑,需要帮助的话一定要表达出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