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心理知识:心理卫生评判标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欢迎的。那么如何做一个情商高的人呢?其实只要懂得一点心理观察,善于捕捉一些细节,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能提前判断的,可以事先做一些准备。

保持心理卫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卫生的评判标准有哪些?促进心理卫生需要着力做好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做介绍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说,人要做到健康,必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这种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怎样做才能达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目的?我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早在四十年前就曾指出:“我们因注重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得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由此看来,心理卫生乃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

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有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为了使心理卫生有个大致的遵循,下面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和迈特尔曼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列出,供对比分析。 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按照上述十条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专家指出,做好心理卫生工作应从提高个体心理卫生素质开始,比如提倡优生优育;另外,还需要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指导人们搞好心理卫生工作;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且做好情绪自控,保持身心的平衡等则是做好自身心理卫生的必要条件。专家表示,在遭遇心理困惑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所以说,今天也是照常给大家说说心理方面的常识。很多人提到心理这两个字是没有概念的,以为这个东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对我们的健康,工作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