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心理知识:怎么才能讲好话?

今天也是照常给大家说说心理方面的常识。很多人提到心理这两个字是没有概念的,以为这个东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对我们的健康,工作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令人头疼的“社交恐怖症”

这世界上每分钟都有人在讲话,但并不是每个人讲话别人都爱听。

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说话的时候喜欢讲好话。按说熟能生巧,好话有人人爱听,为什么这些人说话效果就总是不那么好呢?

无论是求职、推销,还是演讲、开会做司仪,总有些人上场就晕菜。平时看着挺伶俐的人,一张口就嗯啊不断,要不就是自己脸红心虚,说的话三尺以外就听不清了。其实这些归根到底,都可以算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

在所有的社会性焦虑中,害怕表现自己应该算是最常见的一种。人们害怕的表现场景通常包括当众讲话、表演,或者在众人面前唱歌等等。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交流的不断增多,那些一点儿话都不能讲的人,逐渐地为社会所淘汰。不过很多轻型的“社交恐怖症”,却因为表现没那么明显而被人所忽视。这其中最常见,却又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当数陈述不当。

所谓陈述不当,应该算在恐惧当众讲话当中,不过其范围和后果都不如“赤面恐惧症”(当众说话脸红)那么厉害。不合时宜的穿着、过多的修饰词、偏离主题,或是底气不足,其实都折射出谈话者的焦虑,只是这些焦虑有时未必会引发什么可怕的后果。在人前感到焦虑,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表达自己不够漂亮,的确是件令人很沮丧的事情。但即使听众并不太喜欢你的谈话,也还会有别的机会去进行弥补。这种“社交恐怖症”,其实很多时候就源自于自己内心那种渴求表现得完美和无可指责的固念。如果可以放轻松,少担心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那么表现自然会有所改善。

几点小秘诀

对于那些非常担心自己成为众人焦点的人(有时候不存在众人,只是谈话双方的相互注意就足以让这些人崩溃)来说,最直接的改善方法就是练习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可以尝试着在自己的脑海深处臆造出一个场景,然后想象自己就置身其中。一再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自己不能忍受或是完全没有恐惧为止。这是最简单的处理自己当众陈述的心理解决方法。

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小的诀窍可以帮助人做好和众人的交流,解决当众说话焦虑的困扰。

①提前做些准备。毕竟当众讲话是一个人与众人的交流过程,所以这个过程的主题性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要想打动一个人,就必须要投其所好。如果自己讲的主题可以和对方的期待相符,那么对方就可以得到满足,否则就多半是在浪费时间。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但也同样很容易引起焦虑。因为通常来说,讲话本身所引起的焦虑要小于事前不断在脑海中反复的焦虑。但换个说法,如果你连这种焦虑都挺过来了的话,那么真正当事情来临时,那些焦虑又算得了什么呢?

②不要让肢体语言出卖你。即使是最有天赋的演讲者,他的第一次演讲也必然紧张得浑身冒汗。焦虑是种所有人都会有的兴趣,关键就在于,一个优秀的表达者会很好地掩藏他的焦虑。所以无论是在提前预演还是在正式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细微动作,以避免让听众产生“看,这家伙焦虑了”的共鸣。

具体来说,口头语、手和眼睛是三个最能体现人焦虑与否的细节。一个内心害怕、恐惧,或是焦躁不安的人,嘴里会不停地说一些口头语。他企图通过这些口头语(例如嗯、呃、哦之类)来缓解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殊不知这些话最能在无意识中暴露一个人的内心。

此外,手和眼睛也是泄露自己内心情绪的窗口。一个内心焦虑的人,常常手或者做抱胸状,或者干脆直接插到口袋里。眼睛也同样如此,当焦虑时,人的眼睛会下意识地到处乱转,但不会直视讲话的对象。因此,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你内心的不安,就要学习从控制这些小节入手。不管多恐惧,眼睛也要直视正在听你讲话的人,同时手可以做各种动作。

③心理准备。很多人的恐惧和焦虑是源自他们希望表现出最得体的一面,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记住,要表现出自己的本色,不要刻意去模仿自己特别聪明或特别有趣的样子。只要听众能够觉得你是真诚的,那么你交流信息的能力就会得到发挥。

焦虑,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常有的情绪。而当众讲话,则是现代社会里常见的社交活动。如何才能表现出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自己?不妨从上述的三个方面入手。

所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知识的细节,去假设判断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对自己的心理的认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