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心理知识:日本美少女文化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现在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个人的心理情况上。确实,每个人的抗压指数是有限的,一个平时看着正常的人,也许她就有轻微的抑郁症,但是因为没有去重视,最后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今天,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

“美少女”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经济、人性的重要符号。“美少女”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整体看来,出现“美少女”文化潮流是一种必然。

中日关系磕磕绊绊,中国人对待日本的情感潮起潮落,“日货”不时在激愤的民情下遭遇抵制,但是,有人调侃的说,即使是最坚定的中国“愤青”,也不会把日本美少女列入他们抵制的名单。究其原因,可以说,在樱花、相扑、茶道之外,“美少女”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经济、人性的重要符号。

常接触日本当代流行文化作品的人,往往会惊异其中的美少女文化,即这类作品中充斥着各种美少女的形象和元素。她们或是作为具有特殊属性或超能力的女主角,在虚拟的时空大杀八方,或是作为男主角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配搭”奔前跑后,或是作为情节、画面中引人瞩目的“重要道具”被着意渲染。她们是女学生、女忍者、千金小姐、古代公主、魔法学院,甚至其他奇怪的身份。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她们大多具有大大的眼睛、姣好的面容、可爱的造型、相对感性和单线条的思维模式,以及被戏称为“圣母情节”的泛滥同情心。更重要的是,她们几乎都是介乎女孩和成熟女性之间的高中女生年龄,日本称之为“高校生”。简以言之,无论动漫还是影视作品中,娇小可爱的童颜萌妹子是最大卖点。对日本美女来说,妩媚、性感都属于剑走偏锋,萝莉才是王道。只要身材娇小、童颜粉嫩、一双大眼睛如梦如雾,最好再带点儿傻乎乎的天然呆,那就是人们最爱的自然萌了。

日本美少女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有历史的因素,最早可以追溯到《源氏物语》(1001-1008)时期,甚至更早。日本古代的贵族、武士普遍蓄养大量后宫,渲染宫廷和“大奥”生活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贵族、武士的家宅成为美少女聚集的场所,被传统雅文化津津乐道。这也成为苦于生计、成家立业无着的贫民和渴望往上爬的野心家门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悬殊的等级制度,贵族、武士后宫的真正场景,以及美少女们的真实面目,普通人其实很难得知,因此凭借想象渲染后宫场景的“俗文学”在市井不胫而走,思而不得之下,那些让美少女“走入民间”的公主落难或女忍者故事,也就成为“俗文化”里的重要章节。

一些最终爬到高位的小人物一旦有了条件,就会迫不及待地“搜集”高贵美少女的“真身”。由此发现一些贵族、武士的妻子多是十岁左右结婚。大名鼎鼎、出身寒微的丰臣秀吉,爬上关白高位后,便娶了许多年纪幼小,身份高贵的美少女。德川家康30岁出头就当了祖父,年逾六旬还与一位十岁的侧室添了一个儿子。

进入现代,日本流行文化的读者乃至许多作者,本身要么是高中生、大学学生,要么对这个阶层的生活十分熟悉。流行文化说到底是商品文化,既然商品的客户群和制造者都是对“高校少女”最为熟悉的群体,出现美少女文化潮流就成为必然。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我们以往都认为日本式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但是,正如美国学者埃德温·奥·赖肖尔在《当代日本人》一书中所说,“日本人呢妇女的地位其实比日常看到的更重要。……现代日本家庭的核心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起主导作用的也是母亲而不是父亲。……男孩非常依恋和依赖母亲,是日本人的一个重要心理。”这或许也是日本美少女文化的社会基石之一。

所以说,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物质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实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活出真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