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基因科普 >

网友用显微镜检测寄生虫?你知道哪些 生物老师看了想打人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时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应。因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现在上网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认为造出的谣言来混淆大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显微镜寄生虫

流言:,网友用显微镜检测寄生虫 生物老师看了想打人,真相:,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视频,市民张先生用显微镜把田螺、海胆、皮皮虾放大200倍观察,发现“在这些海鲜中,都带有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由此,张先生劝告爱生吃海鲜的年轻人,“我们肉眼看到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里是另外一种样子”(这句话倒是讲得有诗意),最好“烹饪煮熟后再食用”。

  我们首先来看看张先生是如何使用显微镜检测寄生虫的:

20191122133044_418111.jpg

20191122133044_474d65.jpg

  错误示范:视频中显微镜物镜直接与海胆、皮皮虾、牡蛎接触,根本无法进行检测。

20191122133044_4b3863.jpg

  错误示范:用显微镜高放大倍数检测,给人一种寄生虫很庞大、很吓人的感觉

  采用显微镜检测寄生虫时,正确的方法是:将检测对象制成检测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用不同倍数的物镜进行检测。

  很明显,视频中采用显微镜检测寄生虫的方法缺少科学性,严重误导了观众。难怪连围观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20191122133044_4e776c.jpg

20191122133045_52eeee.jpg

  

  虽然张先生希望用“实证”的方法倡导健康理念,但因为验证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反而制造了一种耸人听闻的效果。

  其实,几乎所有海鲜及其他水产品中都存在寄生虫风险。海水中的寄生虫以线虫为主,他们多数在人体中长不大,在成虫前就会死掉,因此生吃起来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小,主要引起腹痛腹泻或过敏;而淡水鱼中常见的肝吸虫等,由于生长在与人体差不多的渗透压下,较易在人体内存活,生吃风险较大,所以不建议生吃,但是烹调熟透后再吃没有问题。此外,生食水产品还包括总菌落数超标以及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感染风险。

  在喜食生鱼片的日本,就曾为“新鲜口感”付出过很高的代价。据资料显示,1990年之前,日本发生的异尖线虫病高达16000多例,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报告病例仅600多例。

  那是不是就不能愉快的吃生鱼片了?

  针对鱼类生吃,不同国家前处理各有规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生食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小时,或是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如果不能妥善冷冻,要确保熟透,鱼肉加热到70℃超过2分钟,确保消灭掉鱼肉可能包含的所有致病性细菌和寄生虫。

  在我国,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定义为:以鲜、活、冷藏、冷冻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等动物性水产品为原料,经洁净加工而未经腌制或熟制的可直接食用的动物性水产品。我国目前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适用标准为《GB 10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其寄生虫指标为:不得检出吸虫囊蚴、线虫幼虫、绦虫裂头蚴。

  【划重点:寄生虫是可以通过长时间冷冻或者高温杀死的!!!】

  有了国家标准这条“红线”,消费者只需在消费时“擦亮双眼”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放心享受鲜味啦。

  1、观察产品外观,色泽正常,体表新鲜,没有伤痕,没有畸形,没有不明粘液,初步判断产品是否新鲜和安全。

  2、闻味道,具有其固有气味,水产品品质劣化后有明显腐败味道,认真辨别可辨识新鲜与否。

  3、按压产品表面,看其是否有弹性,进一步判断产品是否新鲜。挤压后肌肉组织不会凹陷下去,且立即反弹的说明是新鲜的,而挤压后肌肉组织凹陷迟迟不反弹的说明是不新鲜的。

  4、询问商家产品的产地、品种,是否有检测报告及二维码等可追溯信息。

  5、尽量选择海鱼作为刺身原料,因为大部分海鱼的寄生虫无法在人体内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就无法大规模在人体内生存,降低感染概率。

  辟谣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陈胜军

  复核专家:《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编辑部主任 许玉艳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