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就是灭菌、消毒剂越浓越好?科学观点是说...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时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应。因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现在上网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认为造出的谣言来混淆大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消毒灭菌
消毒剂几乎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一类清洁用品。然而,针对消毒剂的使用,很多人都存在误区。那么,消毒剂应该如何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误区一:消毒就是灭菌
“消毒”和“灭菌”两个词在生活中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含义不同。消毒是杀灭微生物,但不能杀死芽孢等还在“休眠状态”的微生物;灭菌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也就是说,灭菌的要求比消毒更严格,通常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平时只需要消毒,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误区二:消毒剂越浓越好
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浓度过高会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器官和组织受损,使其变得脆弱,反而容易感染。因此,在使用消毒剂前应根据说明书适当稀释。
2016年12月14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陈口回迁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大学生志愿者为农民工宿舍消毒。(许文豪)
。)
误区三:用消毒剂洗内裤
很多人会用消毒液浸泡、清洁内裤,但其实,用消毒液浸泡内裤,不仅不能完全有效杀灭内裤上面残留的有害细菌,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清洁不到位,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从而引发私处各种问题和病症。而且,一些强效消毒液有着很强的刺激性,即使清洗过也极容易残留。还有一些以对氯间二甲苯酚为主要原料的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杀菌成分不溶于水的特性,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苯酚,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四:每天都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除非是明确地需要预防传染病,否则一般来说,不必频繁使用消毒剂,更不必每天使用。
误区五:在家中喷洒消毒剂保持空气新鲜
要想让家中空气保持新鲜,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消毒杀菌,而是开窗通风。家里毕竟不是医院,细菌量有限,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最好佩戴橡胶手套和口罩。
本文由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阚海东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健康、环境流行病学、健康风险评估等。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推荐内容
-
用于分割染色体的3-D细胞环境关键发现可以解释癌症的标志
对于某些细胞,背景就是一切。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调查员Angelika Amon及其同事发现,细胞从其原生环境中拔出,无法正确分割染色体。2018
-
研究人员创造了红眼突变黄蜂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kbari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红眼突变体黄蜂。创建黄蜂是为了证明CRISPR基因切片技术可以成功地用于微小的
-
嗓音低沉带给人的感受及好处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现在也慢慢开始关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外界事物的巨大变化,很多人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从...
-
为什么女人会任性
心理这个词最近被提及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其实在国外有一个职业特别吃香,那就是心理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特别是西方有几个国家已...
-
新的分析揭示了允许某些蛋白质感染其他蛋白质的生物物理特性
斯托尔斯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被破坏的蛋白质在细胞内传播的物理基础。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7月5日的科学期刊Molecular Cel
-
脸上长痘代表对应内脏有问题?其实真相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跑方向。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
-
研究人员计算化疗后DNA的恢复时间
在亚马逊Prime传递到达的时间内,化疗损伤的细胞几乎可以完全修复其最重要的DNA。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至少在小鼠的肝脏中就是这种情况。由诺
-
紧急避孕药一年只能吃三次,是真的吗?需要好好科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跑方向。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
-
白衣为甲 用生命赴使命——战“疫”医护群像
当疫情让上海按下“慢行键”,有一群人却逆行飞奔,和病毒赛跑。 在浦江两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万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在ICU展...
-
“残乳”不排容易得乳腺癌?你知道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坊间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证这些流言的真实性,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真事。在这里,小编必须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