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星巴克致癌”刷屏?一起来看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时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应。因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现在上网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认为造出的谣言来混淆大众,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咖啡丙烯酰胺
流言:,被“星巴克致癌”刷屏?请为你的小伙伴再刷一遍真相!,真相:,1、丙烯酰胺在食物中广泛存在,非人为添加。
2、中国人摄入丙烯酰胺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烹饪。
3、丙烯酰胺对人类致癌证据不足,健康风险不足为惧。
4、咖啡丙烯酰胺含量低,每日数杯亦可忽略不计。
5、少吃油炸、烧烤食物总没错的
6、公益诉讼、非营利机构不是“正义”的代名词。
最近美国高等法院的法官在一起“公益诉讼”中判决,星巴克等数十家咖啡连锁店要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注致癌警示信息。
世界舆论哗然,我也惊呆了,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丙烯酰胺哪来的】
这起官司所指的“致癌物”是丙烯酰胺,它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不出意外的话,咱们每天都在吃。
它并不是人为添加到食物中,而是在食物高温加热的时候自己产生的,尤其是油炸、焙烤、烧烤食物。
高温下,食物中的氨基酸和糖类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丰富的香味和诱人的颜色,但同时也产生微量丙烯酰胺。
最典型的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是薯条、薯片、面包、饼干、曲奇、巧克力、油条、油饼、麻花、煎饼果子等,其中薯条、薯片是西方人摄入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
对于中国人而言,吃进去的丙烯酰胺有一半以上来自家庭烹饪,比如炝炒圆白菜、干煸豆角等。
当然还有另一个容易忽视的重要来源,吸烟。
【是否致癌】
关键是丙烯酰胺到底是否致癌呢?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资料,丙烯酰胺可增加小鼠或大鼠的癌症概率,但实验的剂量大约相当于人们饮食摄入量的1000-10000倍,同时并没有研究证据表明丙烯酰胺与人类癌症有直接关联。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丙烯酰胺对动物致癌的证据比较明确,但对人致癌的证据不足,因此只能算是潜在致癌物。(最早是2A类,后来降级为2B类,再降级为3类,目前又升级为2A类,也就是从来都是对人类致癌证据不足)
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推算“喝多少咖啡会致癌?”的文章,结论是每天喝10公斤才会致癌。
不过,这个算法完全是胡来。
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你不知道抽几根烟会得肺癌。
总体上,目前科学界认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很小,因此国际标准、欧美标准和中国标准均没有为它制定限量指标。
当然,通过改进工艺尽量控制丙烯酰胺的产生还是有必要的,这在薯片、薯条行业已有不少实践。
【咖啡含量低】
咖啡豆通常需要经过160-250度的烘焙,确实会含有不少丙烯酰胺,而且从工艺上就很难控制。
不过一杯咖啡大约只消耗10克左右的咖啡豆,且有大量咖啡渣废弃掉,一杯速溶咖啡也只有3-4克咖啡粉。
因此通过咖啡摄入的丙烯酰胺和通过其他食物摄入的量相比,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小巫见大巫。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经测定过许多食物的丙烯酰胺含量,这里列举几个参考一下。(ppb指含量为十亿分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也有一份类似的数据,煮好的咖啡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是13ppb,而炒菜是59ppb。
实际上,有关咖啡与健康关联的研究非常多。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咖啡不太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甚至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会降低肝癌、子宫癌的发病率呢。
从总体来看,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适量喝咖啡利大于弊。
再强调一次,丙烯酰胺致癌证据不足,与其放弃所有油炸、焙烤、烧烤食物,不如该吃吃、该喝喝,别听那些骗点击量的公号瞎逼逼!
这次判决的缘由是加州的“65号提案”,其初衷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这并没有错。
“消费者健康高于一切”,这句话说起来政治正确,但如果钻了牛角尖,很可能成为社会的绊脚石。
有些美国专家已经尖锐的指出,咖啡官司实际上是在钻政策的空子。
而在我看来,这个官司就是美国升级版的“职业索赔”,是政治正确对杠精们姑息养奸酿成的又一恶果。
咖啡致癌的官司已经陆陆续续打了8年,现在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下一阶段,法院将决定民事赔偿的条款。
起诉方的要求是,给2002年之后每一位喝了含丙烯酰胺的咖啡的加州消费者2500美元赔偿,可想而知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这只是一个威慑性手段和谈判筹码。
目前美国咖啡行业协会已经对判决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意见,星巴克还没有官方回应,但据说连锁便利店711已经和起诉方达成百万级别的赔偿/和解协议。
之所以说这是“职业索赔”,因为同一所律师事务所还在操办另一个案子,起诉薯片企业,而罪名依然是丙烯酰胺。
如果照这个路子玩下去,你可以想象一下,中餐馆需要标注“本店菜肴含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面包店、蛋糕房要标注“新鲜出炉含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的面包、蛋糕”。
牛排店更惨,因为他们要标注“本店烤牛排属于潜在致癌物(红肉),且含1类强致癌物苯并芘、杂环胺”。
你这不是搞笑吗?你咋不上天呢?
你给太阳也贴个标签呗,它天天发射1类致癌物(紫外线)!
当然,如果中国的星巴克也打个致癌标签,emm......
我还是赞成的。
希望追求健康的你,没事儿别老去星巴克,我每次去都没座位,非常的不开森!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还有什么其他的流言困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小编会努力为大家寻找官方权威的说明来解答,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本栏目。
推荐内容
-
橙汁可乐能显阳?抗原检测操作需规范
最近,一波脑洞清奇的操作引发围观—— 在新冠抗原检测板的小孔里滴入橙汁或者可乐,检测结果竟然也能显示“两条线”……有谣...
-
测序单细胞基因组的力量
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含有生物基因组的完整拷贝,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它可以经历动态DNA突变。研究单细胞的基因组对于跟踪数
-
职业病防治取得哪些突破?新时代职业健康如何发展?——聚焦职业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防治关...
-
科普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治疗斑块状牛皮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被认为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秒内(FEV 1)强迫呼气量加速下降而导致的。然而,FEV 1的正常下降也可能导致最大达
-
“红皮鸡蛋”更有营养吗?真的假的?
面对流言,希望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寻找官方回应。而不是着急着把流言传播出去,毕竟现在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出台了,网络上传播谣言...
-
降低突变蛋白水平恢复亨廷顿病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
亨廷顿氏病是一种遗传性进行性疾病,会导致不受控制的运动,情绪问题和思维能力的丧失。这种疾病是由突变的蛋白质引起的,称为亨廷顿蛋...
-
NHGRI的Jeffery Schloss博士荣获HHS职业成就奖
Jeffery Schloss博士,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基因组科学部主任,因其在基因组测序技术方面的工作而荣获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职
-
每天按时喝下八杯水,真养生还是真折腾?你知道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坊间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证这些流言的真实性,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真事。在这里,小编必须提醒大家,...
-
共同的祖先基因导致蜘蛛和昆虫的身体分割
eLife的一项研究表明,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个控制蜘蛛发育过程中分割的关键基因,这一基因揭示了与昆虫分割控制的进一步相似性。该研究表明
-
医生,我经常头痛,会脑梗死吗?你懂吗?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在没有获得真正证实的消息之前,千万不能随意散播谣言,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