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核酸阳性造假?涉事机构检测人次过亿,因疫情发横财

核酸阳性造假?涉事机构检测人次过亿,因疫情发横财

核酸阳性造假?涉事机构检测人次过亿,因疫情发横财

原标题:核酸阳性造假?涉事机构检测人次过亿,因疫情发横财

作者:器械之家

因“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出具“假阳性”报告,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遭官方通报,至今争议仍未平息。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两家涉事实验室均 背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头衔众多, 累计核酸检测人次过亿 。在新增核酸检测业务带来业绩攀升的同时,资本运作也颇为活跃。

01核酸检测还有“被阳性”的一天?

4月23日,微信公众号“合肥发布”对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做出通报,引发舆论争议。 通报称,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因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 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 ,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 通报表示,经研究,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两家实验室在合肥市范围内的合作业务,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要立即按此要求严格执行。 今后无论哪家检测机构,如有类似情形,一律照此处理。

图源:微信公众号“合肥发布”

然而对于这一处罚,不少网友却表示“处罚过轻”——出具“假报告”却仅仅只是被“警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事件令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有关核酸检测的违规事件和质疑声再起。

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除上述事件外,此前还曾有多起出具“假阳性”报告、实施可能引起疫情传播的危险行为等事件发生,涉及济南华曦医学、郑州金域医学等核酸检测机构。此外,甚至还出现过个人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被判刑等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家涉事企业,均不属于医院的内设科室,而是独立于医院之外的民营核酸检测机构。这也令不少网友对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正规性存疑,甚至猜测是否其中潜藏与利益有关的“灰色地带”。

屡禁不止的核酸检测市场违规行为也这个因疫情而衍生出的市场真面目更为扑朔迷离。不少人萌生“歪心思”的背后,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的急速扩大究竟令谁爆赚?

02核酸检测为何“事故”不断?一众上市公司赚翻

事实上,因核酸检测出具“假报告”并引发舆论争议的,早有先例。

2021年1月,第三方机构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在河北隆尧县进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在未检测完毕情况下先向当地卫健部门谎报全部阴性,两日后又报告有阳性样本,对当地防疫造成很大被动和损失,公安机关对涉事机构业务代表翟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1月,河南许昌市公安局通报,上市公司金域医学的子公司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下称“郑州金域”)区域负责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因实施了引起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被立案侦察。

无独有偶,今年4月20日,山西省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涉疫典型案件。

被告人梁某某在吕梁市岚县东村经营一家以婚庆影视为主的影音工作室,2021年8月下旬开始,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应运煤车司机要求,伪造岚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电子专用章,制作虚假的核酸检测报告单,并通过微信将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以每份5元的价格出售给大货车司机用于应对疫情检查。截至2021年10月底,梁某某为252人伪造核酸检测报告621份,非法获利3105元。

案发后,经对所有涉案司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终,梁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03有关核酸检测的利益驱动

有关新冠检测违规违法事件的背后,是核酸检测市场近两年来的急速膨胀和利润诱惑。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彼时由于大多数基层医院并没有开展核酸检测的能力,因此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成为抗疫初期极为关键的一环。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再发通知,“在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后者被正式纳入到国家防疫体系,核酸检测市场的入局者越来越多。

凤凰网《风暴眼》梳理相关资料发现,2019年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为106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2020年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达121亿元;2021年中国核酸检测行业规模上升至132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46亿元。

行业急速扩张背后,也令第三方检测机构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已发生多起投融资、上市等事件。

2021年4月,北京智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000万元Pre-A轮融资;2020年疫情爆发后就获得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上市资质的圣湘生物、之江生物分别于2020年8月、2021年1月先后挂牌科创板。

今年3月,中国三大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服务提供商之一艾迪康赴港上市。

据艾迪康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艾迪康分别实现营收17.29亿元、27.42亿元、33.8亿元,其中新冠检测业务收入成为近两年营收主力,分别占2020、2021年总收入的33.7%和36.5%。同时也带来净利润的膨胀——2019年该公司净利还仅为7044.3万元,但2020、2021年却“轻松”破亿,分别录得2.89亿元、3.22亿元。

2021年9月上市的兰卫医学,不仅在上市后股价飙升,市值不到半年超过130亿元,更是在近期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数据十分亮眼——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近3000万人份,带动全年营收实现17.78亿元,同比增长43.62%;归母净利2.04亿元,同比增长84.68%。

另一只新冠检测龙头股九安医疗则更为疯狂,凭借着去年11月在美国销售新冠检测试剂盒的许可,九安医疗股价如失控般飙升,截至目前涨幅高达1167%,可谓“名利双收”。

有关核酸检测的利益驱动,不仅体现在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资本累积上,更演变成了名声大噪的上市公司们赖以“吹嘘”的资本。

3月12日,在新冠抗原试剂放开后,作为第一批拿证获批的企业之一的万孚生物董秘竟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发布“此刻心情如下”并配上大笑表情包,引发舆论争议,被网友怒骂是在发“国难财”。

次日中午,万孚生物董秘通过朋友圈致歉称:“昨日朋友圈是我因个人私事有所感发,确系我考虑不周,没有意识到疫情当下大家焦灼的心情,造成了不良影响。相关内容我已第一时间删除,在此也向大家诚恳致歉。”至此,风波才算平息。

网友评论:

一小部分人是赚到了利益,但整个社会损失了天文数字的钱,造成了多少公司,企业破产,造成了多多少少人的失业,影响了多多少少的家庭。还竟然没有什么处罚?太魔幻了

这生意后面的利益太大了,几个假阳报告后就马上能自我创造数亿的需求。这诱惑力非常可怕

END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