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在家测血压,如何才测得准?医生告诉您,10个测血压的小细节

在家测血压,如何才测得准?医生告诉您,10个测血压的小细节

在家测血压,如何才测得准?医生告诉您,10个测血压的小细节

原标题:在家测血压,如何才测得准?医生告诉您,10个测血压的小细节

您的血压高吗?

在我国高血压是非常普遍的疾病,患病人群实在是太多了,保守估计在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24%,这么算下来高血压患者人群可达到2.66亿人。

而且由于血压增高之后出现的心脑血管疾病更为让人忧愁,每年都会有350万人,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失去生命,在所有死亡原因当中占41%。

换算一下,差不多每10秒钟就有一个患者因血压问题而失去生命。

时至今日,我国脑卒中患者至少有700万人,而心肌梗死患者也在250万人之上,这些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残疾的问题。

所以,你觉得血压问题可以忽视吗?

可是我们总说要好好检测血压,努力把血压控制下来,可是如何测量血压,这其实是一门学问,如果测得不准血压可就是白测了。

在这里给您一些建议,希望你以后更好地测量血压,测得更准。

一、如何看血压?

首先我们来问个问题,如果用血压计测量出来的数值,我们该如何看呢?它能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里面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血压,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没有办法在血管里放一个压力感受器,但是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测量出来。

这就要用到我们的血压计了。

一般来说理想的血压是120/80毫米汞柱。

  • 前面的数值比较高,其实就是我们的收缩压,是心脏在收缩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
  • 后面的数值比较低,我们称之为舒张压,就是在没有收缩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压力值。

一般来说两个压力值会相差30~40毫米汞柱,有这样的差值也别害怕,可是如果这个差值在不断增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动脉硬化了。

所以,并不是最好的那个数值越低越好,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才是最好的。

另外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血压变化,即使是正常人健康的人没有高血压,那么他的血压也会在白天活跃的时候偏高一些,而在夜里的时候数值较低。

别企图认为自己的血压24小时都是同一数值,要真是同一数值那可就不正常了。

特别是在睡眠过程中,血压可能降到最低点,在凌晨的1点到凌晨3点,一般是血压的低谷。

此外由于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血压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冬天的血压水平就会比夏天高一些,这也是很多患者容易在冬季出现心梗和脑卒中的原因。

可是如何测量血压呢?

这就回归到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二、如何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如果不正确,就会造成测量结果失真,体现不出来血压是否正常。

可是应该怎样测量血压呢?

其实现在的水银血压计已经不常见了,更多的是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种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其实和普通的水银血压计差不多,而且也能排除测量人员的主观误差。

在这里重点强调,大家在家里就能测量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大多数人都了解,就是把袖带绑好,按上按钮,过不了几秒钟血压值就出来了,但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并不是。

在测量血压的时候有很多注意事项,不知道您测量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

  • 1.测血压之前半个小时别吸烟,别喝酒,不要喝咖啡。
  • 2.上个厕所再测血压,可以排除膀胱充盈所带来的影响。
  • 3.测量之前千万别运动,最好休息5分钟以上,并且保持安静,不能讲话。
  • 4.坐着就能测血压,但是要保持双脚放在地面上,千万不要踩在凳子上。
  • 5.把胳膊放在桌子上就行,而且胳膊和胸壁可以呈40度角
  • 6.在放袖带之前,一定要摸一摸肘窝,找一下动脉跳动最强的地方,那里是肱动脉。为什么要找肱动脉呢?因为我们需要把袖带的胶皮带部分,放在肱动脉之上,这样测量出来的数值才是准确的。
  • 7.袖带下缘要距离手肘线2~3厘米,千万不要太低,否则就不准了。
  • 8.调整好袖带的松紧度,能插入1~2根手指是最好的。
  • 9.注意袖带的高度,基本上和心脏是同一水平的,不要太高也别太低,否则量出来的都有误差。
  • 10.可以连续测量2次,但是测量间隔要达到一分钟,然后取两次血压的平均值,这样往往更准确。

总结。

这些都是非常细节的问题,其实测量血压的操作看似很繁琐,但是如果操作两遍,大家都会习惯的。

一定要重视血压问题,只有把血压控制好,才能有效地预防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才能有效地提高寿命。

别拿血压问题不当回事,否则容易吃大亏。

参考文献
[1]吴兆苏,霍勇,王文,赵连友,朱鼎良.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03):78-110.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