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憩室炎:原因症状和治疗

憩室炎是一种影响消化系统的疾病。它可能导致排便问题,并可能导致腹部严重和突然的疼痛。

憩室炎:原因症状和治疗

原因

区分憩室病和憩室炎很重要。憩室病是憩室的简单存在,憩室是小的凸起或小袋,可以在消化系统内的任何地方形成,例如在肠,食道和胃中。它们最常见于下结肠。一个小袋称为憩室,多个小袋称为憩室。

憩室通常响应于结肠或消化道其他部位的弱点的压力而发展。这些非常普遍,绝大多数拥有它们的人都不会遇到问题。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它们变得越来

10%至25%的憩室病患者会出现憩室炎,4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多达1位患有憩室病。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数据,总共有大约一半的60岁以上的人患有憩室病。

憩室炎是炎症和这些口袋的感染。“憩室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炎症或感染的严重程度,”内镜检查主任兼宾夕法尼亚州丹维尔盖辛格医疗中心胃肠病科副主任Amitpal Johal博士说。“如果患者未接受治疗,感染和炎症可以发展成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脓肿(大感染)甚至肠穿孔(肠道穿孔)。“

根据2012年胃肠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曾经认为低纤维饮食可能导致炎症,但高纤维饮食和排便频率增加与憩室病的患病率增加有关。

但是,医生们并不确定这些药袋为什么会发炎或感染。根据一种理论,体内5-羟色胺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放松减少和结肠肌肉痉挛增加。当粪便被困在憩室的开口内时,也可能导致感染。各种类型的障碍物也可以阻挡小袋的开口。这会减少血液供应,引起炎症。其他研究表明,肥胖,吸烟和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炎症。

症状

憩室炎最明显的症状通常是腹部左侧剧烈疼痛。梅奥诊所(Mayo Clinic)表示,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右侧,尤其是亚裔人群。

憩室炎伴有许多其他症状,包括发烧,腹部压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和排便频率的变化。

治疗

虽然许多憩室炎病例易于治疗且不会造成重大健康风险,但有些病例可能更严重。Harlem Campus的Touro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临床医学助理教授Niket Sonpal博士说,腹腔感染如憩室炎是脓毒症的常见原因。严重的憩室炎也可能导致肠梗阻。

严重的憩室炎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在那里,医生可能会开静脉注射抗生素,甚至进行手术以清除受感染的肠道部分。

虽然2017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一篇论文表明它们可能没有必要,但通常那些患有复杂憩室疾病的患者会使用抗生素。对于轻微的憩室炎病例,人们通常只需改变他们吃的东西,并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憩室感染。他们的医疗专业人士也可能会建议非处方止痛药。梅奥诊所(Mayo Clinic)表示,对于并发憩室炎的人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在70%到100%的时间内都是成功的。

“如果患者患有憩室炎并且正在接受门诊治疗(在家中),大多数医生建议采用明确的液体饮食,直至看到症状改善,”Johal说。“如果病人在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最初不吃东西,然后在病人好转后开始清洁饮食。” 当患者明显好转时,在饮食中加入更多固体食物。

一旦愈合开始,通常鼓励患者食用高纤维食物。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的胃肠病学家尼尔·斯托尔曼博士说:“从历史上看,我们已经告诉所有这些患者避免种子,坚果,爆米花,这些可能会被困,恶化或引起感染。”表明这不是真的,并且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患者应该避免这样的事情。

“此外,”斯托尔曼说,“有很好的数据表明,服用高纤维饮食的患者憩室炎的并发症较少,并且提倡为这些患者提供高纤维饮食是合理的(除了在他们的直接感染期间,一两个星期,在急性事件消退之前,我们可能提倡暂时的低纤维平淡饮食。“

一个2016纸由美国医学国家图书馆发表声明,食用纤维,不可吸收的抗生素和益生菌似乎是有效地治疗症状和并发症的患者,。2008年8月27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支持了吃坚果,玉米和爆米花不会增加憩室炎或憩室出血风险的观点。

远离红肉也可能有所帮助。2017年1月9日发表在Gut杂志上的一项为期26年的研究发现,在分析的46,000名男性中,每周吃六份或更多份红肉的人发生憩室炎的可能性增加58%。[相关:对不起,牛排恋人:红肉与肠道状况有关 ]

如果憩室炎未得到治疗怎么办?“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历史上看,我们会回答:'灾难,'包括潜在的穿孔,腹部脓肿,败血症甚至死亡。因此,基本上必须治疗所有抗生素患者,”斯托尔曼说。

然而,两项大型研究,一项是乌普萨拉大学临床研究中心,另一项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对照组没有治疗。尽管有顾虑,没有真正的灾难发生在控制(无抗生素)的患者,或至少没有谁比那些任何更高的速度没有得到抗生素。“这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观点,即抗生素是有效的或者'坏'会随之而来。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似乎至少患有轻微疾病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治疗,他们都会好转,”斯托尔曼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