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钩校

-

2022年5月11日发(作者: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哪)

◎ 。C蓬lNEM为ODER 现DISTA代NCE D远UCAT程iONO教FCH育INA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钩校※ 

郭会军 杨建宇2, 水李彦知2,3 白桦 木 

关键词:慢性肾炎;经方;中医药疗法;文献综述 

doi:10.3969 ̄.issn.1672-2779.2011.18.10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8-0160—03 

第2091卷1年第190期月・・总上第半12月3刊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 

多医家以实邪为患论:郑建功[5】提出,赵绍琴的 慢性 

肾炎非单纯虚论”,即热郁血分,湿阻不化,脉络瘀阻 

为本病基本病机,其属实非虚,多热多瘀为其病机特 

简称慢性肾炎,肾小球基本病变部位在系膜和毛细血管 

以及肾小球壁层上皮细 ”。发病机制主要与肾实质减 

少及健存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改变、 

进行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高代谢等因素有关[2]。是一 

组起病隐蔽、病程迁延、有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的 

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 

血尿;大多数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后期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固缩肾和尿毒症。本病可 

有多种病理类型,如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 

肾炎、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 

炎等。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 

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国 

内有资料表明,在引起终末期肾衰的各种病因中,慢性 

。肾炎占64.1%,居于首位。本病与中医学的“石水”相 

似,可归属于“水肿~‘虚劳 ‘腰痛”“尿血”等范畴。 

本文从近代有关专家的认识、中医辨证论治、单方验方 

等方面予以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1病因病机 

征。同时檀金川等【6】提出赵玉庸认为肾络瘀阻是贯穿慢 

性肾炎始终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导致慢性肾炎发展 

和加重的根本病机。 

2分型论治 

临床辨证分类以正虚为主,治疗多采用扶正与祛邪 

兼顾,标本同治【 1。中华中医药学会将本病辨证分型为 

“四本”:脾肾气虚证型、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四标”:水湿、湿热、血瘀、湿浊[8】。脾 

肾两虚证以健脾益肾,化痰通络[9】利水化饮为主。肝肾 

阴虚宜滋养肝’肾,养阴清热【l们,同时还需疏肝、平肝(乙 

癸同源)【¨】。脾肾不固应补益脾肾[12】益气固本。阴虚内 

热证以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为主。虚热瘀滞证以滋肾清 

利湿热,活血化瘀【1引。在治法中一定要注意调和阴阳、 

标本兼顾[14]。王国三[15]遵循 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 

采用脏腑辨证分型理论,将该病分为脾肺气虚湿阻证、 

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 肾虚衰证。蔡宏宇[】6]归纳 

本病分为肺脾肾气虚(基本方选补中益气汤,肾气虚明 

显者加用水陆二仙丹)、脾肾阳虚(方选右归饮合水陆 

二仙丹加减)、气阴两虚(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味)、阴阳 

两虚(常用桂附地黄汤合龟鹿二仙胶)、阴虚火旺(以 

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味)、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常 

用杞菊地黄汤加减)6型。杨宝成[17]把本病分成3型, 

以黄芪12g,白术、茯苓、山萸肉、山楂、芡实、五味 

子、女贞子各10g,山药15g,玉米须15 ̄20g,乌梅 

炭3~5g(另包冲服)为基础方。脾虚湿困型基础方合 

参苓白术散、五苓散加减;脾肾阳虚型基础方合真武汤、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脾、 

肾三脏虚损为本,湿热、水湿、疫毒、血瘀、痰瘀蕴 

结于肾为标,虚实夹杂,病程迁延,病势缠绵,渐至 

肾劳p]。刘明[ 】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正 

虚邪实有关,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是一种虚实夹杂 

的病证。正虚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之虚,而以 

脾肾亏虚最为常见。邪实是指诱发因素和病理产物, 

可分为湿、热、毒、瘀四种。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 

又常因风邪外袭,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损伤肺脾肾 

三脏功能所致,这是因邪实而致虚。同时,根据水与 

血不可分割的关系,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瘀。还有很 

※基金项目: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州450000) 

2北京同仁堂中医院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 

作室(北京100051) 

五皮饮加减;肝肾阴虚型药用基础方合六昧地黄汤或知 

柏地黄汤加龟板、牛膝、丹参、赤芍、女贞子、车前子 

等药。兼夹外感者选用蝉蜕、紫苏叶等;湿困者用苍术、 

槟榔、砂仁、薏苡仁等;湿热内蕴者选用石韦、泽泻、 

白茅根、大蓟根、车前草等;瘀滞者用牛膝、益母草等; 

固肾涩精选用金樱子、益智仁、煅龙骨、煅牡蛎、乌梅 

炭等;血压高者加夏枯草、珍珠母等;偏寒者加桂枝等。 

周仲瑛【l8]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分之为瘀热水结证,方选 

泻下通瘀合剂(自拟方,药用生大黄、芒硝、枳实、桃 

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4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北京102100) 

¥通讯作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