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一个退休老医生的感言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6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一个退休老医生的感言

医改前后

最近无论在网上或华人报纸,都登载了中国大陆医疗改革的有关

文章。做为一名医生,亲身经历了整个医改的全过程。我是1961年

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省最贫困地区之一,朝阳专区(后

改制为朝阳市)。60年代尽管天灾人祸致使人民生活很苦,但在人

民看病方面,还真不是太困难。我记得我在儿科门诊给重患儿看病,

即使住院押金一时筹集不上,也可以先住院抢救,后补交住院押金。

我还记得医院财会科成立催款小组,专门去已欠医院住院费但又已出

院的病人家中去催缴欠医院的住院费。(这就说明在60年代,即使

没钱,也能住院治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朝阳还成立一个和医院平

级的医疗组织——朝阳市医疗队。在这个医疗队工作的医护人员,一

年365天在农村定点医疗,农民看病得到很大的方便。有些小病,真

的不出村就看好了。那时不但有一个专门的医疗队常年在农村为农民

看病,各个医院每年还组织巡回医疗队,定期下到农村为农民防病治

病。尽管当时的生活水平与现在相差很多,但占中国人口2/3的农民

并没有感到象现在看病这样难,没有象现在由于没有钱而看不起病,

甚至是出现坐家等死的悲惨局面。因为在60年代和70年代不但有医

疗队经常下乡巡回医疗,而且还有数十万尽管医疗技术水平不太高,

但农民能养得起的赤脚医生。事实上这批赤脚医生在农村的防病治病

上还真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历史功劳。60年代到

70年代的医护人员,工资也不高,也没有奖金,也没有各种名目繁

多的提成,但他们都能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他们把注意力

完全放在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业务学习风气十分浓厚。60年代由于

医院的购置医疗仪器的经费全由国家拨款,因此医院每年都能有计划

的进行医疗仪器的购置。当时的医院院长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把医院

的医护人员的素质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我是那个

时代的医生,我深深体会到当时的医护人员真是一心想着病人,一切

行为都不与金钱挂钩。那时的院长可比现在的院长“好当”因为不愁

没有钱而发不出来工资,也没有天天进行经济核算的紧迫感,脑袋里

只有一个“把医术提高、把医德医风搞好”。80年代以后是一个改

革的年代,有些改革很成功而使我们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总

体来讲人民的生活水准提高了,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在医疗改革上,

现在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医疗改革失败;有的认为医疗改革成“夹生

饭”。不管什么议论,现在的事实是,人们的看病是越来越难了,看

不起病的人越来越多了。60年代70年代,看不起病的主要在农村,

而现在看不起病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更多的下岗工人和越来越多的

退休老人。他们也进入了看不起病的大军中。

症结所在

为什么国家富强了(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情况相比)

外汇储备也比以前增多了许多,怎么还出现看病难,无钱治病的普遍

现象呢?我认为是国家的决策错误。把医院无情的推向了市场。按当

时一开始医改时的一句很流行的话是给医院“断奶”。也就是医院的

一切经费,国家一点也不给了,硬是让医院自己“创收”也就是自收

自支。这个错误政策,造成了这20年来无可挽回的损失。首先医院

的性质变了,不完全是救死扶伤了,而是千方百计的想法“创收”。

因为只有“创了收”医院有了钱,才能给医院职工发工资,再多点钱

再发奖金,再再多点钱可更新医疗仪器。只要医院有了钱,医院便可

以评成“先进医院”当然院长便可以评成“劳模”了。可是,20年

的医改结果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医院从院长到各科主任,一直

到医护人员成天得为医院的“创收”服务。上上下下天天都在琢磨怎

样才能完成卫生局下达的经济指标、院内下达给科室的经济指标。对

如何提高医疗质量,有了很大的分心。甚至由于经费不足而不敢外派

进修而使医院的后劲不足。由于医院要自收自支,就得在钱上打交道。

致使许多错误措施纷纷出台。“药品回扣”;“检查费提成”;“化

验单提成”;等等其后果是:严重的加大了病人的负担。真是出现过

这种情况那就是病人还没有等到买药,钱已被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给

“创收”走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医生的医德医风迅速下滑。有些医

生为了自己多得些提成,辜负了患者对医生的绝对信任而欺骗患者,

盲目的开大药方;(越贵的药提成越多)不根据病情而开各种检查和

检验。其结果是肥了医生苦了病人(可以这样讲:有的没有职业道德

的医生,一个月的各种提成的钱,远远超过他的工资)这是多么严重

的时代扭曲。这也是大陆当前医患关系急剧恶化的根源之一。现在有

一些医德医风很差的医生,已被老百姓骂成是“白眼狼”。实在是可

悲!可叹!尽管这样的医生是少数,但影响是极坏的。

医院一般来讲应该算是一个福利和慈善的机构。救死扶伤吗。但

现在由于让医院自收自支,使医院面临一个很大的困境。如果一切从

病人出发,不讲经济效益,医院也真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危险,甚至有

倒闭的危险。这是每个医院院长最为头疼的问题。

有病需就医,就医需有钱(而且是一笔不少的钱),没钱看不起

病,以致小病拖成大病,癌症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就恶性循环,

致使许多家庭由于有病、看病、而造成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由于有病没钱看不起病的弱势体和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花天酒

地的腐乱生活,高级豪华的别墅,一掷千金的阔少作风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与反差。据华夏时报报载:“中国贫富差距突破合理限度对高收

入缺乏限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

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

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

50%。”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对立,不仅是贫富之间的对立,严重

的可以导致人民与主导政策的政府对立。从而引发不可收拾的社会动

-乱。最近福州一个患癌症晚期的农民自己在公共汽车上引爆一颗土

制,造成两死30伤的恶性事件,就是一个非常要引以为戒的事

例。一个政策的失误可以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这可不是小事,而是

国家是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大事。也是能否保持社会稳定的大

事。

期待

从海外各种媒体对国内的医疗改革失败的众多报道可见海外华人

都十分关注国内的医疗改革的走向。我们期待我们的政府能虚心学习

一下我们的近邻——印度。学习一下印度是如何做到让10亿多人口

看病都不要钱的?我们都期待着一个有利于占国内人口80%的农民和

经济还不富裕的弱势体的医改方案尽早出台。只有大多老百姓能过

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社会才能稳定。才能逐步走向国富民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