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骨折的分型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支气管扩张)

骨折的治疗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中医骨伤科在骨折复位、固定、练功活动和药

物治疗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病因病机]

1.外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外来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打倒、压伤、伤、炸伤及撞击份伤

等。这类骨折多为横断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教较严重。若发生在前臂或

小腿,两骨骨折部位多在同一平面。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因打击物由外向内穿破皮肤,故感

染率较高。

(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于外来暴力作用的部位。间接暴力包括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停。

多在骨质薄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邀轻若发生在前臂或小腿,

则两骨骨折的部位多不在同一平面: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多因骨

折断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故感染率较低。

(3)筋肉牵拉:由于筋肉急骤地收缩和牵拉可发生骨折,如跌倒时股四头肌剧烈(>0.8)收缩可导

致髌骨骨折。

(4)疲劳骨折:骨骼长期反复受到震动或形变,外力的积累,可造成骨折。多发生于长途跋沙

后或行军途电以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1/3疲劳骨折为多见。这种骨折多无移位,但愈合

缓慢。

2.内因

(1)年龄和健康状况:年轻体健,筋骨坚韧,不易受损;年老体弱,平时缺少运动锻炼或长期废

用者,其骨质脆弱、疏松,遭受外力作用容易引起骨折。

(2)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幼儿骨膜较厚,胶质较多易发生青枝骨折;18岁以下青少年,

骨骺未闭合易发生骨骺分离;老年人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大,最易发生骨折。又如肱骨下

端扁而宽,前面有冠状窝和后面有鹰嘴窝,中间仅一层较薄的骨片,这一部位就容易发生骨

折。在骨质的疏松部位和致密部位交接处也易发生骨折。

(3)骨骼病变:如先天性脆骨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感染和骨肿瘤等常

为导致骨折的内在因素。

外力作用于,可由于年龄、健康状况、解剖部位、骨结构、骨骼是否原有病变等内在因

素的差异,而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不同的致伤暴力又可有相同的受伤机理。例如,屈

曲型脊椎压缩性骨折可因从高处坠下,足跟着地而引起,亦可因建筑物倒塌,重物自头压下

而发生,但两者都要具备同一内在因素:脊柱处于屈曲位。因此,致伤外力是外因,而骨折

则是外因和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3.骨折移位骨折移位的程度和方向,一方面与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搬运情况等外在

因素有关,另方面还与肢体远侧段的重量、肌肉附着点及其收缩牵拉力等内在因素有关。

骨折移位方式有下列5种,临床上常合并存在。

(1)成角移位:两骨折段之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图

6-1①)。

(2)侧方移位:两骨折端移向侧方。四肢按骨折远段、脊柱按上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

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图6-1②)。

(3)缩短移位:骨折段互相重叠或嵌插,骨的长度因而缩短(图6-1③)。

(4)分离移位:两骨折端互相分离,且骨的长度增加(图6-1④)。

(5)旋转移位:骨折段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图6-1⑤)。

[分类]

对骨折进行分类,是决定治疗方法、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环节。分类的方法甚多,兹

将主要的分类方法介绍如下:

1.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

(1)闭合骨折:骨折断端不与外界相通者。

(2)开放骨折:有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

2.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可分为:

(1)单纯骨折:无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2)复杂骨折: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3)不完全骨折:骨小梁的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者。此类骨折多无移位。

(4)完全骨折:骨小梁的连续性全部中断者。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

此类骨折断端多有移位。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可分为:

横断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图6-2①)。

(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斜交成锐角(图6-2②)

(3)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形(图6-2③)。

(4)粉碎骨折:骨碎裂成三块以上,称粉碎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型

或“Y”型骨折(图6-2④)。

(5)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儿童。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或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

曲畸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况相似(图6-2⑤)。

(6)嵌插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密质骨嵌插人松质骨内,

可发生在股骨颈利脑骨外科颈等处(图6-2⑥)。

(7)裂缝骨折:或称骨裂:骨折间隙呈裂缝或线状,形似瓷器上的裂纹,常见于颅骨、肩胛骨等

处清盈)

(8)骨骺分离:发生在骨骺板部位,使骨骺与骨干分离,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故骨骺分离亦属骨折的一一种(图6-2⑦)。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9)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脊椎骨及跟骨等(图6-2⑧)。

4.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可分为:

(1)稳定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旅插骨折、黄

形骨折等。第二次骨折不适宜首发复位,一般成弹人不打局麻药.(2)工稳定骨折:复位后易于

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興旋形骨折、粉碎贯折等。5.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可分为:

(1)新鲜骨折:伤后1一3周以内就诊者。

(2)陈旧骨折:伤后2-3周以后就诊者。

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可分为:

(1)外伤骨折: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骨折者。

(2)病理骨折:骨质原已有病变(如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经轻微外力作用而产生骨折

者。

[诊查要点]

在骨折辨证诊断过程中,既要在看表浅伤,又要注意是否骨折;避免只查看一处伤,不注意

多处伤:切总只注意骨折局部,不顾全身伤情;防止只顾检查,不顾患者痛苦和增加损伤。

通过询问受伤经过,详细进行体格检在查,必要时作x线摄片检查,以及综合分析所得资料,

即可得出正确诊断。

1.受伤史应了解暴力的大小、方向、性质和形式(高处跌下、车撞、打击、机器绞轧等),

及其作用的部位,打击物的性质、形状,受伤现场情况,受伤姿势状态等,充分地估计伤情。

2.临床表现

(1)全身情况:轻微骨折可无全身症状。一般骨折,由于瘀血停聚,积瘀化热,常有发热(体温

约38.5C),5~7天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无恶寒或寒战,兼有口渴、口苦、心烦、尿赤、便

秘、夜寐不安等症状,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如合并外伤性休克和内脏损伤,

还有相应的表现。

(2)局部情况

1)一般情况

①疼痛:骨折后脉络受损,气机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故骨折部出现个问程度的疼痛、

直接压痛和间接压痛(纵轴叩击痛和骨盆、胸廓挤压痛等)。

②肿胀:骨折后局部经络损伤,营血离经,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理,而出现肿胀。若骨

折处出血较多,伤血离经,通过撕裂的肌膜及深筋膜,溢于皮下,即成淤班,严重肿胀时还

可出现水泡、血泡。

③活动功能障碍:由于肢体失去杠杆和支柱作用,及剧烈疼痛、筋肉痉挛、组织破坏所致。

一般来说,不完全骨折、嵌插骨折的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完全骨折、有移位骨折的功能障碍

程度较重。

2)骨折特征

①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撒运不当而使断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

变,而产生畸形。

②骨擦音:由于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而感觉

到。

③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如同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

称假关节活动。

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征,这三种特征只要其中一种出现,即可初步诊断为

骨折。但在检查时不应主动寻找骨擦音或异常活动,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局部损伤或导

致严重的并发症。若骨折端移位明显而无骨擦音,则骨折断端间可能有软组织嵌入。

3.X线检查诊断骨折,借助X线检查对于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X线摄片检

查能显示临床检查难于发现的损伤和移位,如不完全骨折、体内深部骨折、脱位时伴有小骨

片撕脱等。

有些无移位的腕舟状骨、股骨颈骨折早期,或肋软骨骨折,X线片不容易发现。当X线片与

临床其他诊断有矛盾,尤其是临床上有肯定体征,而X线片显示阴性时,必须以临床为主,

或是再作进一步检查,从而发现问题,如CT、MRI检查,或是加摄健侧X线片,予以对比。

若临床仍不能排除骨折,应定期随诊,再行摄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证实或排除。

临床检查应与X线等影像学检查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使诊断更为确切可靠。在急救现场,

缺乏X线设备时,主要依靠临床检查来诊断和处理骨折。

骨折的并发症]

受暴力打击后,除发生骨折外,还可能合并各种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

可于短时间内影响生命,必须紧急处理;有的需要与骨折同时治疗;有的则需待骨折愈

合后处理。因此,必须做周密的全身检查,确定有无并发症,然后决定处理方法。

1.早期并发症

(1)外伤性休克:多见于遭受严重损伤的病人,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若不及时

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2)感染:开放性骨折如不及时清创或清创不彻底,有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大氧性感染的可能。

(3)内脏损伤:①肺损伤:肋骨骨折可合并肺实质损伤或肋间血管院裂,引起血胸或闭合性气

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气胸。②旺、脾破裂?!暴方打击胸壁下段时,除可造成肋

骨骨折外,还可发生肝或脾破裂,特别在有脾大时更易破裂,形成严重内出血和休克。膀脱、

尿道、直肠损伤:耻骨和坐骨支同时断裂时,容易导致后尿道损伤,若此时膀胱处于充盈状

态,则可被移位的骨折端刺破,这种膀胱损伤多为腹膜外损伤。骶尾骨骨折还可并发直肠损

伤。(4)重要血管损伤:多见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和移位较大的闭合性骨伤。如肱骨髁上骨

折伤及肱动、静脉(图6-3),股骨髁上骨折伤及胭动、静脉,胫骨上段骨折伤及胫前或胫后

动、静脉。动脉损伤可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开放性骨折合并动脉破裂则鲜血从伤口喷射流出。

②由于骨折压迫或刺伤可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不畅或完全不通,导致血栓形成。③动脉被

骨折端刺破,形成局部血肿,后期可形成假性动脉瘤,若动、静脉同时被刺破,可形成动、

静脉瘘。重要动脉损伤后,肢体远侧疼痛麻木、冰冷、苍白或紫绀、脉搏消失或减弱。

(5)缺血性肌挛缩:这是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肢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或前臂

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股骨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上、下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血液供应不足

或因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前臂或小腿的肌因缺血而环死。由于神经麻痹,以及肌肉

坏死经过机化后形成瘢痕组织,肢体逐渐李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一爪形手、爪形足,可造成

严重的残废(图6-4)。

(6)脊髓损伤:多发生在颈段和胸、腿段資柱骨折脱位时(图6-5),形成损伤平面以下截瘫。

(7)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可因骨折时神经受牵拉、压迫、挫伤或刺激所致。后期可因外固定压

迫、骨痂包裹或肢体畸形牵拉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腓骨小头

上端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肢体范围即可发生感觉障碍、运动

障碍,后期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图6-6~图6-9)。

(8)脂肪栓塞:是少见而严重的骨折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复杂损伤增多而发病率有所增加。成

人骨干骨折,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脂肪侵入血流,形成脂肪栓塞堵塞血管,可以引起

肺、脑等重要脏器或组织的缺血,因而危及生命。

2.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下肢和脊柱骨折,须长期卧床,致肺功能减弱,痰诞积案,咳出困难,引

起呼吸系统感染。老人常因此而危及生命,故患者在卧床期间应多作深呼吸,或主动按胸咳

嗽帮助排痰,注意练功活动。

(2)褥疮:严重损伤昏迷或脊椎骨折并发截瘫者,某些骨突部(如骶尾、后枕和足跟等处)受压,

而致局部循环障碍,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经久不愈。故应加强护理,早作预防。对褥疮好

发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给予定时翻身、,或在局部加棉垫、毡垫或空气垫圈等,以

减少压迫。

(3)尿路感染及结石:骨折长期卧床或合并截瘫者,长期留置导尿管,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逆

行性尿路感染,发生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故要在无菌条件下,定期换导尿管和冲洗膀胱,

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

(4)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后,因损伤严重、急救固定不良、反

复施行粗暴的整复手法和被动活动,致使血肿扩散或局部反复出血,渗入被破坏的肌纤维之

间,血肿机化后,通过附近骨膜化骨的诱导,逐渐变为软骨,然后再钙化、骨化。在X线照

片上可能见到骨化阴影。临床上以时关节损伤多见,常可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5)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整复不良或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愈合,以致关节面不平整或关节

面压力状况改变,可引起关节软骨面损伤,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6)关节僵硬: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可引起关节骨性僵硬。长期外固定可引起关节处周围软组

织粘连和肌腱挛缩,而致关节活动障碍。因此,对关节内骨折并有积血者,应尽量抽净。固

定的范围和时间要恰到好处,并早期进行关节的练功活动。

(7)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的血供障碍可发生缺血性骨坏死。以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

腕舟骨腰部骨折并发近侧段坏死为多见。

(8)迟发性畸形:少年儿童骨骺损伤,可影响该骨关节生长发育,日后逐渐(常需若干年)出现肢

体畸形。肱骨外髁骨折可出现肘外翻,因尺神经受牵拉而出现爪形手畸形。

在治疗骨折时,对这些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已经出现则应及时诊断和妥善治疗,这样,

大多数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或治愈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