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抬臀训练在髋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煅牡蛎)

抬臀训练在髋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5-07-09T10:45:29.180Z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李惠梅张建芳

[导读]既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又可使患者减少疼痛,提高舒适度,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

李惠梅张建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科355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抬臀训练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髋部骨折患者,

随机选取108例病例,观察组54例在传统的护理方法外增加抬臀训练,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情

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疼痛感受度、躯体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

患者增加抬臀训练,可改善术后疼痛,减轻静脉血栓,减少卧床时间,提高康复率。

【关键词】髋部;骨折;抬臀【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35-01

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多为中老人,此类病人治疗期间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皮肤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骨质疏松、肌肉萎

缩和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因此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风险相对增加。

2010年来,针对髋部骨折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在制定落实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等正确的抬臀训练等正确的康复功能

训练,从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骨科收治髋部骨折病人随机抽取108例,男53例,女55例,年龄

18-93岁,平均年龄55.5±4.6岁,住院天数10~23天,平均住院16.5±3.2天,所有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所选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

察组54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外增加抬臀训练。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9例;股骨颈骨折的有26例,

粗隆间骨折的有28例,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54.5±5.3岁。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股骨颈骨折的有29例,粗隆间骨折的有25例,年龄20-

93岁,平均年龄56±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前牵引期及术后早期增加抬臀训练。

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他护理措施均按髋部骨折常规进行。

1.2.1对照组护士应用传统的翻身法协助变换体位,每2小时一次。操作方法如下:(1)单人法:护士站在病人健侧,病人仰卧健腿屈

曲,双手置于胸腹部,护士一手扶肩,一手扶膝,将病人轻轻推向患侧,腰臀部垫软枕。(2)双人法:一名护士站在病人健侧将病人患侧

手放在胸前,一手扶肩,一手扶髋,另一名护士保持患肢牵引状态,同时轻轻翻转病人向健侧卧位,固定牵引,腰臀部垫软枕。

1.2.2观察组护士指导患者利用肩膀、腹肌、健肢进行翻转身体及抬高臀部动作。(1)两手拉住牵引架上的拉手,同时用健侧腿蹬在

床面上,将整个上身和臀部抬起来。(2)患者双肘支撑床面,患肢保持牵引状态,健肢屈膝曲髋足蹬床面,利用三个支点同时用力,挺腰

抬臀,以下肢,臀,腰部肌肉绷紧,并同时用双手掌,其中一手掌轻托患髋(手不可用力),另一手用力托住骶尾处,每1-2小时一次[1],抬

臀高度以自己耐受为限,持续20-30秒后,缓慢放松腰臀部回床面,每次活动4-5回即可。

1.3观察指标1.3.1疼痛指标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10)1)0分为无痛2)3分以下为轻度疼痛;3)4分一6分为中度疼痛;4)7分-10

分为重度疼痛;1.3.2躯体移动指标情况[2]优:能自行变换体位;良:指导下能变换体位;一般:协助下变换体位;差:拒绝变换体位。

1.3.3护理并发症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感觉。骶尾部皮肤有无压疮,呕吐、腹胀程度,便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3.1表1中观察组的重度疼痛,中度疼痛均少于对照组,轻度疼痛,无痛均多于对照组,采取秩和检验P=0.00772<0.05说明两组

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骨折病人常伴有骨折端的疼痛,牵引的病人怕翻身后骨折端移位使疼痛加剧而拒绝翻身,尤其是在二人协助翻

身时,如果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不一,加重患者翻身时患髋疼痛而拒绝翻身。

3.2表2中观察组躯体移动的优、良均多于对照组,一般、差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病例采取秩和检验P=0.00767<0.05说明两组数据之

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人伤后躯体移动度障碍,突发事件后角的变化及惧怕移动时疼痛等原因,使病人往往拒绝移动,而正确的抬臀训

练指导,使患者舒适度及躯体移动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护患关系融洽。

3.3根据表3结果表明术前牵引期及术后早期增加抬臀训练可减少腹胀、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髋部骨折

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创伤性疾病之一,真正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并发症。常见的不适及并

发症有腹胀、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往往与骨折后长期卧床密切相关,因此,骨折治疗期间给予一定的翻身,转换体位等

护理便显的至关重要,然而有的患者在翻身,而且在配合度方面,因害怕疼痛,大多都有抵触情绪,这在翻身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对抗

力,而使翻身更加困难。首先,术后患者通常由于疼痛、麻醉药物影响以及引流管道等原因需要卧床休息。因此肠蠕动慢,患者易出现腹

胀、恶心、呕吐等不适,而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或多或少存在药物不良反应[3]。其次在相关并发症中,压疮具有首发、多发、易

发的特点,压疮发生的原因:①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高温与潮湿。相关资料表明: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

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概率高出5倍[4]。②疼痛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导致局部长

期受压的主要原因,由于移动不当导致的疼痛加剧让老人对移动躯体产生过度恐惧心理,致其不愿移动,拒绝移动。

4结论术前牵引期及术后早期增加抬臀训练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疼痛感受度、躯体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意

义。对髋部骨折患者增加抬臀训练,既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又可使患者减少疼痛,提高舒适度,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

治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1]陈小花,陈小,陈雪娥,等.髋部骨折患者翻身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5):1239.[2]孙向.髋部骨折患者

体位护理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99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