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临床--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手心发热出汗是怎么回事)

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级应用心理学

2009年12月9日

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摘要:】焦虑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为主的的神经症反映,焦虑症是人们生活中

常见的精神症,人的焦虑反映可能发展为恐怖症、疑病症等,所以是焦虑被看成

是这些神经症的基础。本文从焦虑症的产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

介绍焦虑症。

【关键词:】焦虑症诊断治疗

1焦虑症概述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指以广泛和

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PD)

和广泛性焦虑(GAD)。焦虑的特征是增强的激发状态,如躯体紧张,呼吸急迫、

担心、害怕等情感反映有时在症状上与正常害怕相似,但它绝不等于正常害怕。

我国大陆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焦虑障碍(主要为焦虑症)年患病率上海和北京分

别是2.4%和3.2%[2]。

2焦虑症的病因

2.1生物学因素①遗传因素:焦虑的产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包括从动

物的选择性饲养到家庭研究和孪生子的研究都得到证明。研究发现,大约有15%

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和同胞兄弟姐也具有焦虑的特点。焦虑症患者的一

级亲属较其他人患焦虑症的可能性高4~8倍。②酸盐:焦虑症患者运动后血中

酸盐较对照组为高,如果给患者注射酸钠可诱发惊恐障碍(PD)。③肾上腺

素能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蓝斑核起警惕作用。电刺激蓝斑,可引起恐惧

和焦虑反应,蓝斑神经冲动发放增加,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更新加速。④神经解剖:

Corman等基于Klein现象学模型及研究发现,认为惊恐发作可能与脑干特别是

蓝斑的功能异常有关。

2.2心理因素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是一种未能解决的无意识冲突的转化形

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某个环境的线索与个体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导致

个体出现焦虑情绪的事件相关联时,个体便产生了焦虑障碍。焦虑常由一些突发

诱因,使人产生心理和机体应激造成。如遇到突发事件时,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更

容易产生焦虑。症焦虑状态诱发因素往往是:青春期,终止学业,离开父母家庭,

结婚,子女离家,退休,等。稳定的关系是远离焦虑很好的保护伞。

3临床表现

3.1惊恐障碍(PD)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发作、难以预料、自主出现的迅速持续时

间短的强烈的焦虑发作。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发作时常出现强烈的心慌、出

汗、呼吸困难和震颤、眩晕、剧烈头痛、发冷发热、胸部不适,患者担心自己得

了心脏病,怕呼吸就要停止,有时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发疯。惊恐障碍临床急性表

现为患者常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占92.3%),剧烈的心跳、心慌、

呼吸困难(占84.6%)、胸闷、胸痛、四肢发麻,甚至不能控制的发抖出汗。

因为强烈的恐惧和濒死感、失控感,患者常常大声呼救或者反复到急诊室就诊。

大部分患者每次发作短暂,5~10min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h缓解,发作后

可有疲乏、无力感,发作间隙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仅担心再次发作。有的人

一生中只数次发作,有的可以反复发作。

如未经治疗,惊恐发作可持续出现,急诊成了家常便饭。患者会回避处在既

往曾有惊恐发作的环境中。特别是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交车、商场。还有患

者怕在无人的环境,不敢独自在家。主要是怕发作时难以逃脱、让人看到自己出

丑的表现,或发作时无人救助自己。DSM-Ⅳ的诊断标准还有惊恐障碍伴和不伴广

场恐怖两个亚型。后者多发作轻微,或真正自行发生时才可见到。但大多数惊恐

障碍者会找到某个特定的引发环境。因此避开引发环境他们才会感到安全。

3.2广泛性焦虑(GAD)广泛性焦虑是以缺乏明确客观对象的持续的紧张不安、

提心吊胆为主要表现的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①精神性不安:患者经常或持续存

在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担心、紧张和害怕,常有恐慌的预感,整天

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但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因自

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而苦恼。伴有易激怒、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

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②运动性不安:常见搓手顿足、来回踱步或不能静坐,

小动作增多,常有肌紧张症状,如头痛,表现为顶枕区的紧压感;肌肉紧张痛

和强直,特别在背部和肩部;手有轻微震颤,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另外有不安

宁、易疲乏。③躯体症状: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上

腹不适、恶心、吞咽困难、胀气、肠鸣、腹泻、胸闷、呼吸困难或呼吸迫促、心

悸、胸痛、心跳过速、尿频、尿急、阳痿、性感缺乏月经时不适或无月经,此

外还可有头昏头晕、出汗、面潮红等。④过分警觉:表现为惶恐,易惊吓,对

外界刺激出现惊跳反应;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常诉有恶

梦、夜惊,醒后恐惧。

临床实际工作中,明确地把自己的心情描述为没有对象和内容的恐惧和担心

的患者很少,可能是因为人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心情或痛苦是没有对象和内容的,

他必须为此提供些内容和对象,这样焦虑附着在各种偶然事件上,似乎有了现实

的可接受性。有的人为睡眠障碍而担忧,有的则为身上的各种不适感觉而焦虑。

显然,患者焦虑严重程度和持久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是不很相符的,焦虑的内

容完全取决于生活环境中的变动,没有中心因素。

4焦虑症的诊断

4.1惊恐障碍(PD)诊断①PD发作时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景,发作不可

预测;②PD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为强烈

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临恐惧,

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到达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

可以清晰回忆;⑤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

再发作的焦虑1个月;⑥排除躯体疾病和药物所致的焦虑恐惧反应,以及恐怖

症、强迫症和抑郁症等。

4.2广泛性焦虑(GAD)诊断①(GAD)以持续的焦虑为原发的主要临床依据,主要

表现在无明确对象和固定的内容的恐惧和担心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呼吸急促、心

率加快、口干、手冷、头昏)或运动不安(疲乏、颤抖、坐立不安、肌肉紧张),

但无惊恐发作;②病程在3个月以上(DSM-Ⅳ诊断标准为6个月);③排除疑病

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④职业和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

4.3鉴别诊断焦虑症中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

妄想、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伴发的焦虑,也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GAD可以见于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PD需与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嗜

络细胞瘤、心血管病(特别是二尖瓣脱垂)甚至是冠状动脉疾病、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症、自发性低血糖、药物戒断反应和颞叶癫痫等鉴别。详细询问病史,细致

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排除躯体疾病。需要鉴别的精神疾病包括抑

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恐怖症、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虽然这些疾病

都可伴有焦虑症状,但各类疾病有其本身的特征,焦虑不是它们的主要症状,可

资鉴别。如强迫症与焦虑有时可以混淆,强迫症患者焦虑的出现是由于头脑中反

复出现的冲动、欲念,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摆脱的矛盾体验所致。这是患者可

以意识到的。仔细的病史询问可以鉴别。在一些药物开始使用或减停期出现焦虑

症状,比如抗精神病药物皮质激素。甲状腺粉和中枢神经兴奋剂,仔细询问用药

情况可以帮助判断。

5焦虑症治疗

5.1药物治疗①苯二氮卓类:其中长效类如佳乐定、氯硝对控制惊恐

发作有很好的疗效,肌肉或静脉注射氯硝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严重焦虑患者的

烦躁、紧张不安。BDZ在焦虑症患者中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治疗初始阶段。

但其依赖、镇静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②三环类抗

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以丙咪嗪、去甲咪嗪和氯丙咪嗪治疗焦虑的效果较好,

不论对广泛性焦虑或惊恐发作都有效。但起效比苯二氮卓类慢。优点是不会形成

依赖。③5-羟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类药的帕罗西丁、舍曲林有较强的

抗焦虑和抗惊恐作用。但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样起效慢,故早期应与苯二氮卓类

合用。这类药特点是对心血管系统没有毒副作用,然而早期时部分患者可能有坐

立不安、神经

过敏、恶心、腹胀或失眠反映,会使焦虑症状加剧。④芳香族哌嗪类:这类药代

表是丁螺环酮。主要用于广泛性焦虑症。优点是不成瘾、不影响认知和运动功能,

缺点是起效慢,不能改善睡眠。

5.3心理治疗①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者对患者不是直接用药物而是亲切关

怀,注意倾听,持续鼓舞,积极服务,也能使一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者让患

者认识到他们的症状符合已知的类型,许多病人有共同的症状,而已有的治疗技

术可使其恢复康复,同时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认知治疗:焦虑症患者长期

处于一种高警觉中,势必对真实的环境和事实产生歪曲的认知,这是疾病迁延不

愈的主要原因,所以认知治疗是被证实为焦虑症有效的心理治疗。认知治疗通过

改变个人的评价和思考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③行为治疗:通过调节行为

本身来直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行为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回避性行为和预期

焦虑有明显的疗效,技术上使用系统脱敏较好。④放松疗法:放松训练是消除紧

张,减轻焦虑的一种最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方法,其诱导肌肉放松的技术有许多,

如渐进性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催眠和沉思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波焦虑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药物与临床】2009,30(8)

2章迎春陈炜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3)

3娄冉,牛森林抑郁症与焦虑症的临床辨析【甘肃中医】

4刘新民【变态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李新旺【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9,20(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