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心身疾病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抑郁质的典型特征是)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

提出。而“心身疾病”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

目录

一、心身疾病

1、概念的发展

2、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3、临床上表现

4、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

5、身心反应──躯体疾病的心理后果

6、心身疾病的分类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

1、导言

2、心理动力理论

3、心理生物学理论

4、学习理论

三、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诊断原则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3、心身疾病的预防

五、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六、案例

展开

一、心身疾病

1、概念的发展

2、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3、临床上表现

4、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

5、身心反应──躯体疾病的心理后果

6、心身疾病的分类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

1、导言

2、心理动力理论

3、心理生物学理论

4、学习理论

三、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诊断原则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3、心身疾病的预防

五、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六、案例

展开

编辑本段一、心身疾病

1、概念的发展

“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

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

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

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

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diseases),是介

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2、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

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

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s),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显然,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了狭义的

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本书基本上采用这种广义的概念。为帮助理解,作为一种直观

的思维方式,图7一l列出了心身疾病概念的相关关系,仅供参考。

顺便指出,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在目前文献中有时被混合使用。心身疾病和心身障得之

间本身也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些著作中提到的心身障碍有时还会笼统包括一部分心身疾病和

一部分神经症,故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对此读者不必深究。

3、临床上表现

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一直有所变化,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

(DSM)来看,DSM-Ⅰ(1952)设有“心身疾病”一类;DSM-Ⅱ(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

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分类则按

累及器官,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DSM-Ⅲ(1980)及DSM-ⅢR(1987)均

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诊断标准为:①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

间相关;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

的诊断。

4、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

Alexander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是:溃疡病,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

喘,并认为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Qurbas则认为冲突是非特异性的,而人格类型则有重

要发病意义。现在则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均有作用。

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主要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各家的归纳

不一,用现代心身医学观点来看,更难概括完全。本章以下各节所述是各科各系统中常见的

心身疾病。

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所以报道数据差异甚大,国外调查人

中为10-60%;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约为1/3左右。

5、身心反应──躯体疾病的心理后果

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往往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

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反应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

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

⑴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除了疾病的性质、轻重

相关书籍《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及病程等因素外;病人的个性特征、年龄、社会角等也均影响其感知。

⑵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包括:①自我意识转变;②对疾病的理智反应;③情绪

反应。(参见第八章)

⑶躯体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分为两种:①原发性心理障碍,是指机能障碍引起的

心理后果,如视力或听力或运动机能的丧失,任何机能障碍都可对个体心理带来限制,有人

以“投石入水”譬喻,石头入水溅起的水花是机体障碍后的功能丧失,水面的层层涟漪则是一

系列心理问题;②继发性社会后果,是指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如患病后与家人

的关系,对学习工作的影响等。

⑷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如脑血管意

外或心脏并引起的脑缺氧;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的心理障碍,如高血钾可致意识障碍和知觉

异常;高血钙可致淡漠、幻觉等。

本章后面各节在讨论“心-身”问题的同时,对临床上一些常见或重要的“身-心”问题也

作必要的介绍。

6、心身疾病的分类

1、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功能性早搏、原发性青光眼。

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3、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

压食。

4、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

6、泌尿系统:夜尿症、神经性尿频。

7、皮肤:神经性皮炎、搔痒症、过敏性皮炎、荨麻症、湿疹、多汗症。

8、耳鼻喉:美尼耳病、过敏性鼻炎、耳鸣、晕车。

9、生殖系统:月经期不正、无月经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阳萎、早泄、阴痹、不

孕症。

10、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书写痉挛、痉挛性

斜颈、颈腕综合征、面部痉挛。

11、恶性肿瘤:在有的心身疾病分类中,未将恶性肿瘤列入,但据许多临床体会,恶性

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曾对245例癌症住院病人作过调查,66.9%的

病例在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仅有15.5%。格瑞等对30例癌病例进行研究后指出,

癌症的发生与刺激性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将癌症列入

心身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吸烟、环境污染等都能致癌[1]。

编辑本段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

1、导言

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是目前医学心理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就目前的

水平而言,有多种理论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这里介绍主要的三种。

2、心理动力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早期,Alexander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

相关书籍《现代心身疾病治疗学》

起特定的心身疾病。例如,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

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此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躯体症状灶哮喘来表达;

溃疡病是由于病人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病人

对自己的攻击性决断的潜意识压抑等等。

后来的一些心理动力学学者修正了这种理论。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的。例如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

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

状腺机能亢进等。因而他们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

心理动力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3、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包括:有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

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十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积累的资

料也非常丰富,但由于机制的复杂性,至今尚无法完全阐明心理生物学详细发病机制。

根据心理生物学研究,从大体角度来看,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

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对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反应、以及不同生物反应过程涉及不同

的器官组织,因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心理生物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劳动和抑郁情绪,可能产生的

的不同心身反应过程。这方面也有许多研究成果,因而不同心身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与特定的

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心理生物学理论还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遗传素质个体上的致病性的差异,例如,有

证据证明,高胃蛋白酶原血症的个体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更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从而确认个

体素质上的易感性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对于心身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是,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

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心身医学》

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

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

都可以此做出解释。

通俗的讲:在记忆当中,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失败,困难等伤心的回忆。对于美好的回

忆,谁都希望重新体会一次。对于不愉快的经历,谁都不想在回忆起来。这种“不想有第二

次伤心回忆”的想法,就会使我们防患于未然,成为吸取教训的契机。另一方面,当遭遇类

似的情况,就会使我们联想去“之后可能会发生倒霉的事情”或是“发生了倒霉的事情

了吧”这种过度的不安使人总背负着“预期不安”的包袱。另外,忧郁这种不安,总是暗

示自己“一定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于是,上升为更高层次的不安,便成为精神的紧张,

有时甚至引起身体异常的改变。通过进一步的预期不安和暗示引起了身体异常改变,这种体

验不断的叠加,像声音,气味,颜的微小的因素都会成为诱因,导致身体条件反射,引起

异常改变。

行为学习理论对疾病发生原理的理解,虽然缺乏更多的微观研究的证据,但对于指导心

身疾病的治疗工作已显得越来越有意义。

编辑本段三、心身疾病患者的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

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长久,

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

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

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

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刺激

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

5、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治疗效果较差。

编辑本段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诊断原则

1.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⑴明确的躯体症状;

⑵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⑶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2.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l)病史采集:除与临床各科病史采集相同外,还应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

料,例如心理发展情况、个性或行为特点、社会生活事件以及人际关系、家庭支持等,从中

初步寻找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一些因素。

(2)体格检查:与临床各科体检相同,但要注意体检时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有时

可以从病人对待体检的特殊反应方式中找出其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特点,例如是否过分

相关书籍《心身疾病——心理生理障碍》敏感、拘谨等。

(3)心理学检查: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

观察、心理测量直至使用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

以确定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内容和在疾病发生、发展、恶化和好转中的作用。本书许多章

节已就这些心理学方法作过专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4)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结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对是否心身疾

病、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

当的估计。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身同治原则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

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例

如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综合的生物性救助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对那些有严

重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病人实施床前心理指导;又如对于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在症状发作期

必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阻断恶性循环,否则将会使症状进一步恶化,呼吸性碱中毒加重,

出现头痛、恐惧甚至抽搐等。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

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例如更年期综合征和慢性消化

性溃疡病人,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应重点作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应视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而决定,支持疗法、环

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均可选

择使用。这将在以后各章分别讨论。

2.心理干预目标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例如对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指导其对A型行为和其

它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逆转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

这属于治本,但不容易。

(3)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

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能改善循

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3、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

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

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

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

★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

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

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

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

工作的重要内容

编辑本段五、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这两个词乍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其实,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

人类的疾病,就病变实质来讲,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又可分为心

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类不同的疾病,对它的研究、处理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

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

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

控制。

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它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

激),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从而使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身体的生理变

化,出现了心身变化的转换,导致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症。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按照中医学说,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

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二者均可用疏肝解郁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心身疾病一般用谷维素、

维生素B1或小剂量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以精神、心理上

的疏导。由此可见,对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患者,只有明确诊断,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法,

才能使其早日康复[2]。

编辑本段六、案例

女性男性型脱发:过分坚持不愿意输给男性而不得不努力工作,导致相关书籍《消

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研究与临床》

女性激素分泌减少

慢性疲劳综合症:非常收欢迎的广播主持人小j,主持这几个热门节目,因为都放

映尖锐,敏感的话题,所以受到听众的广泛支持。由于要承受在节目中不能出现漏洞的

精神压力和“既然是尖锐敏感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作详细的调查和丰富的取材”这种责任感,

她从清晨至深夜都在忙碌着。有一天,她有些低热,同时感到头脑不清醒。因为不能延误现

场的直播,她认为只是轻微的感冒,因此随便吃一些药就坚持上班。然而持续的低热,全身

的疲劳感,倦怠感变得越来约严重。她想:“不能在这样休息下去,只好坚持上班”。但症状

没有改善,结果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认认真真的完美主义者,对工作有强烈责任感,

不是自己做就不能放心,这种性格的人发病较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