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囊肿的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

2009-11-16

吴洁文(综述)曾庆馀(审校)

强直性脊柱炎(AS)肺部受累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自1.5%~30%不等

〔1〕,但典型病变多见于疾病后期,Rosenow等〔2〕报告其发病率仅

1.3%。临床上部分患者胸、肺X线检查病损已明显,但呼吸系统的症状仍

少,缺乏特异性,易被病人及医生所忽视。值得注意的是AS死于呼吸系

统疾患是正常人的2倍~3倍。因而充分认识AS肺部病损,研究有效

的防治措施,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1949年Hamilton首先描述2例AS病人双上肺慢性渗出性病变及

肺纤维化,此后临床医生对AS的肺部表现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AS肺部

受累的主要表现有:①胸廓硬变。②肺上部囊性纤维化。

1

1.1

胸廓硬变

症状:主要症状为胸痛,发病数年甚至十数年才开始出现,但也有

少数病例早期就有胸痛。疼痛常发生于双侧胸上部,以胸锁关节、肋胸关

节、柄胸联合以及胸骨上段多见,有因前胸痛以“心绞痛”就诊者。疼痛

深吸气时加重,也可因咳嗽或喷嚏时胸痛加剧而被误诊为“胸膜炎”。患

者上胸壁、胸骨、锁骨头及肋软骨感觉过敏,诉有触痛和压痛,柄胸联合

受累时局部肿胀发热。上述胸、锁骨所处三角区的关节痛极少见于其他关

节病,是诊断AS胸廓受累硬变的可靠依据。

1.2体征:柄胸联合红肿,有触、压痛,有时胸锁关节、肋胸关节也肿

痛;上胸壁感觉过敏,可有触痛;胸骨、肋软骨有压痛,须同白血病及

Tietze′s病鉴别。随着病情进展,受累锁骨头有小凸起,柄胸联合也可

摸及有触痛的粗隆。病人胸廓扩张度均≤2.5cm

1.3X线检查:胸廓受累的X线征象往往先于临床症状,胸廓变扁、平。

多数病人首次就诊胸透可见肋间呼吸活动受限,肋骨吸气时的提升度及提

升角不同程度减少,膈肌运动则基本正常,二者形成鲜明对照。二次曝光

技术即令患者取直立后前位,在同一X线软片,分别于肺总量(TLC)及残

气量(RV)位置按常规条件曝光。于锁中线测量同一肋骨以及膈肌在二次曝

光成像的距离,可见肋骨移动受限甚至缺如。我们将AS患者的肋骨呼吸

提升度和提升角与150名正常人从性别、年龄上配对对照,发现其差异非

常显著,并随病程和AS的严重程度加大。X线尚可见AS患者柄胸联合关

节间隙变窄,最终消失,使柄胸融合,其发生率4倍于无脊柱关节病者。

有报道AS患者超过35岁以后,几乎百分之百可见柄胸联合异常。

1.4肺功能检测:肺总量(TLC)肺活量(VC)下降,约为预计值的70%~

80%,残气量(RV)增加30%,补呼气量(ERV)变化不大,1秒量(FEV1)及1

秒率(FEV1/VC)也达预计值82%~85%。肺容量中改变最明显为补吸气量

(IRV

),Hart测量21例AS,其IRV均值为1.93L,

比预计值下降71%。提示AS使胸廓活动尤其是吸气运动受限。最大吸气

压(PImax)和最大呼气压(PEmax)的下降比肺容量的变化更加明显,仅及预

计值的56%〔3〕,清楚地说明AS呼吸肌肌力的减退要明显大于肺容量的

损失,这是因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肋间肌萎缩所致。有作者使用震

荡技术(FOT)测知AS患者总呼吸阻力(Rrs)和呼吸阻抗(Xrs)均随胸廓顺应

性下降而增加〔4〕。

2肺囊性纤维化

肺囊性纤维化比胸廓硬变发生较晚,多数于病程15年~20年以上,

发生率约1.3%~10%〔5〕。但也有在AS早期发病的报告〔6〕。

2.1症状:起病缓慢,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渐觉胸

闷、气短,劳累加重。时伴零星咳嗽,间有少量白粘痰,但因缺乏特异性

易被认为慢性支气管炎。部分病人病变发展较快,双上肺纤维化,出现囊

性变,甚至有空洞形成。此时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气促明显,可有咯血,

临床上有难以同肺结核鉴别的例子。晚期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加重,

肋椎、肋胸关节融合固定,肋间肌萎缩,胸廓活动受限,肺功能进一步受

损,此时易继发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治疗较一般肺炎困难,

病程也长,部分可致而死亡,也有因咯血致死的报道。

2.2体征:开始体征不明显,胸廓扩张度减少,环状软骨至胸骨切迹距

离增大,常大于患者自身三横指,肺界下移,双上肺呼吸音低,合并感染

及出血时上肺可闻中、小水泡音和痰鸣音,感染严重时有紫绀、气促等表

现。

2.3X线检查:透视见上肺呼吸运动减弱,吸气相上肺透亮度低于下肺,

呼气相反之,多数病人横膈运动相对增强。胸片见双上肺有程度不同的纤

维条索影和絮状影,密度中等,边缘多数清晰,其中可有小囊状透光区,

偶可出现空洞,壁薄,规则,圆形或椭圆形,除非合并感染,周围一般无

点状阴影,并无钙化影及播散灶。

2.4发病机制:肺是结缔组织丰富的器官,含大量弹力蛋白(elastin)纤维、

胶原和网硬蛋白(reticulin),这些物质在炎症机制的影响下,其化学成分

和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即可引起水肿、纤维变性、血管病变,最终导致纤

维化。AS病人肺活检以及尸检标本,可见早期为非特异性的肺胞间质炎

症,有巨噬细胞(AM)、淋巴细胞(L)、浆细胞(P)和中性细胞(N)浸润。这些

炎症细胞释放重要的体液产物,其中有与肺纤维化有直接关系的纤维细胞

(Fc)趋化因子和游走因子。近年发现肺间质Fc可产生和合成透明质酸和Ⅲ

型胶原肽,活检标本见Ⅲ型胶原明显增加和胶原沉积,这是肺组织对免疫

损伤所产生纤维化反应的重要

病理特征。其结果是肺囊性纤维化。

但为何AS肺囊性纤维化几乎完全仅累及上肺呢?长期以来,大部分作

者认为AS由于肋胸、肋椎关节等部位的附丽性病变,肋间肌萎缩导致双

上肺通气不良,而中下肺由于膈肌的良好代偿未受影响,因而上肺对多种

损伤因子抵御和清除功能减退导致病变。但Farquhar等对8例AS胸廓

硬变患者,吸入锝99气溶胶后进行闪烁扫描,发现微粒沉积从肺尖至肺

底逐渐增加,24小时衰减绝对计数与志愿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7〕,说

明AS患者肺部的微粒清除功能并无异常变化,故单以胸廓硬变来解释双

上肺易受病损并不令人满意。

近年国内外不少研究认为AS的发病可能与克雷白杆菌(KP)有关〔8〕。

克雷白杆菌除存在于肠道外,也是肺部感染,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肺部

感染的常见细菌。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肺上叶,特别是右上叶。引起肺

炎的病理特点主要在于组织的破坏性,肺泡受累后迅速破坏,4天内即可

形成空洞或多发性小脓腔。同时,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

AS肺囊性纤维化也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其部位和形态与克雷白杆菌肺

炎后残留的纤维增生及空洞十分相似,因此,有理由推测AS患者肺部感

染KP后,其原有高滴度的血清抗克雷白抗体(AKPA)在病灶不但与KP,而

且同HLA-B27有关的抗原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导致局部肺组织病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