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疗指南

-

2022年4月20日发(作者:吻痕怎么消除)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

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

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

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

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

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

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

决NAFLD诊疗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

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

疗方案。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5]

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小于140g/wk(女性<70g/wk);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

4.可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转氨酶

(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二、临床分型标准[4,6,7]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1~3项或第1和第4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

3.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三)NASH相关肝硬化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有多元代谢紊乱和(或)脂肪肝的病史;

3.影像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4.肝组织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包括NASH合并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以及隐源性肝硬化。

三、影像学诊断[4,5,8,10,13]

影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显性肝

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NASH,且难以检出<33%的肝细胞脂肪变。应注意弥漫性肝脏回声增强

以及密度降低也可见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

(一)B超诊断

⑴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⑵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⑶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⑷彩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⑸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二)CT诊断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或等于1。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

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

四、组织病理学诊断[2,3,5,9]

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NAFLD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ASH、NASH相关性肝硬

化。

(一)单纯性脂肪肝

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F0<5%肝细胞脂肪变;F15%~

30%肝细胞脂肪变;F230%~50%肝细胞脂肪变性;F350%~75%肝细胞脂肪变;F4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

(二)NASH

NASH的脂肪肝程度与单纯性脂肪肝一致,分为4度(F0-4);依据炎症程度把NASH分为3级(G0-

3):G0无炎症;G1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G2腺泡3带明显气

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门管区轻~中度炎症;G3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

灶状坏死明显,门管区轻~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

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把NASH肝纤维化分为4期(S0-4):F0无纤维化;S1增腺泡3带局灶性或广

泛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纤维化扩展

到门管区周围,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S4肝硬化。

NASH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

NASH-FN(N=0-4)GN(N=0-4)SN(N=0-4)

*儿童NASH组织学特点,小叶内炎症轻微,门管区炎症重于小叶内炎症,很少气球样变,小叶内窦周纤维

化不明显,门管区及其周围纤维化明显,可能为隐原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肝细胞核糖原化是“静态性NASH”的组织学特点。

(三)NASH相关肝硬化: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根据纤维间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五、治疗

(一)最初评估[3,5,6,7,10,11]

1.相关危险因素的存在,并证实NAFLD的诊断;

2.NAFLD/NASH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3.代谢综合征累及的其他器官的病变状态;

4.其他,对包括家族史、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服药史、医患之间配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二)治疗对策[3,5,7,11,12-17]

1.防治原发病或相关危险因素(Ⅲ)。

2.基础治疗: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Ⅲ)。

3.避免加重肝脏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

4.减肥: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NAFLD患者,都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

制体重、减少腰围。基础治疗6个月体重下降每月<0.45kg,或体重指数(BMI)>27kg/m2合并血脂、血

糖、血压等两项以上指标异常者,可考虑加用西布曲明或奥利司他等物,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

1.2kg(儿童每周不超过0.5kg);BMI>40kg/m2或BMI>35kg/m2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疾病者,

可考虑近端胃旁路手术减肥(Ⅱ-1,Ⅱ-2,Ⅱ-3,Ⅲ)。

5.胰岛素增敏剂: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损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内脏性肥胖者,可考虑应用二甲双

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Ⅱ-1,Ⅱ-2,Ⅱ-3)。

6.降血脂药:血脂紊乱经基础治疗和(或)应用减肥降糖药物3~6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

血症合并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需考虑加用贝特类、他汀类或普罗布考等降血脂药物(Ⅱ-1,Ⅱ-2,Ⅱ-3)。

7.针对肝病的药物:NAFLD伴肝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经基础治疗3~6月仍无效,以及肝活检证实为

NASH和病程呈慢性进展性经过者,可采用针对肝病的药物辅助治疗,以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可依药

物性能以及疾病活动度和病期合理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水飞蓟素以及熊去氧胆酸等相关药物

(Ⅱ-1,Ⅱ-2,Ⅱ-3,Ⅲ),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8.肝移植:主要用于NASH相关终末期肝病和部分隐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治疗,肝移植前应筛

查代谢情况(Ⅲ)。BMI>40kg/m2为肝移植的禁忌征(Ⅲ)。

(三)治疗的监测[6,11,13]

1.自我验效及监测,设置能让患者就自己的饮食、运动、睡眠、体重及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观察指标,例

如作简单的图表化记录,以供医患之间进行评估(Ⅲ);

2.原发疾病和肝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需警惕体重下降过快(每月体重下降大于5kg)导致亚

急性NASH和肝功能衰竭的可能(Ⅲ);

3.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程度的实用目标及治疗控制目标的观察(Ⅲ);

4.肝脏酶学和肝功能储备的评估,后者可采用Child-Pugh分级和(或)MELD评分系统;

5.影像学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及分布类型(Ⅲ);

6.肝脏炎症和进展性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的动态观察,包括血清纤维化标记物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

(Ⅲ);

7.肝活检评估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变,监测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评估预后(Ⅲ);

8.基础治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Ⅲ)。

参考文献

,racticeguidelines:logy2004;

34:1225-1241.

lGC,GeorgeJ,dMcCulloughAJ,iverdisease:NASH

:BlackwellPublishing,2005,1-22.

anGastroenterologicalAssociationMedicalPositionStatement:Nonalcoholicfatty

enterology,2002,123:1702-1704.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

志,2003,11:71.

enterology,

2002,123:1705-1725.

S,ol,

2005;42:S2-S12.

H,GrundySM,,2005,365:1415-1428.

,LevineMS,LauferI,elphia:

Saunders,1994,1968-2017.

merJB,BehlingC,NewburyR,athologyofpediatricnonalcoholicfattyliver

logy2005;42:641-9.

lGC,GeorgeJ,PaulineMH,McCulloughAJ,iverdiseas:NASHandrelated

:BlackwellPublishing,2005,159-207.

wanderTetriBA,oholicsteatohepatitis:summaryofanAASLDsingle

logy,2002,37:1202-1219.

Med,2002,346:1221-1231.

,toxicityofdrugsusedfortreatmentofobesityanditscomorbidities.

SeminLiverDis,2004,24:389-397.

onSA,TorgersonS,HayashiP,nEandvitaminCtreatmentimprovesfibrosis

troenterol2003;98:2485-90.

stroenterolRep

2002;4:37-44.

16.胡国平,刘凯,赵连三.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系统评价.肝脏2005;

10:5-7。

lS,mentof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ananalyticreview.J

ClinGastroenterol.2002;35:253-6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