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对脂肪肝中医证型及治疗的探讨

-

2022年4月20日发(作者:南昌不孕不育医院)

维普资讯

光明中医2007年6月第22卷第6期 CJGMTCM June 2007.Vol 22.6 。85。 

1 方法 

2.2土豆又名马铃薯,属茄科植物,其块茎内含有少 

量的龙葵碱,是胆甾烷生物茄碱,具有杀菌、消炎、补 

气、活血、健脾、软坚、散结之功效,可减轻肌纤维的病 

变程度,促进肌纤维的恢复。通过热敷治疗可促进血 

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因此我们在炎症早期使用 

此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此法经济、方便、无毒副作 

用。 

(收稿日期:2007—01—12) 

用新鲜土豆500g,制成土豆汁100ml,用纱布浸湿 

敷于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分钟,早晚各 

1次,3天后炎症面积基本消退。 

2体会 

2.1 中医认为,炎症为气滞血瘀,西医认为药液的吸 

收不良或长期静脉注射的刺激使局部血管和肌肉损 

伤、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静脉炎症。 

对脂肪肝中医证型及治疗的探讨 

高丽华 河北承德市第五医院(067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的观察进一步探讨中医证型及治疗。方法: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药 

学会肝病专业技术委员会制订的脂肪肝辨证标准,按照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情况分别进行观察,记录120例B超诊断为脂 

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得出各个症状及各个证型所占得比例。结果:脂肪肝的患者临床以胁肋发胀,腹胀,纳呆, 

便溏,身倦乏力,尿黄,舌暗,舌淡,苔黄腻或苔白腻,脉弦等症状、体征为多见,既有肝郁脾虚之证,又见痰瘀阻络之证。结论:多数 

脂肪肝患者属肝郁脾虚挟痰挟瘀证型,故我们在应用疏肝健脾、活血祛痰中药治疗时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脂肪肝,证型与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 

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若 

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 

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近年来,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过食脂肪及慢性酗酒的居民越来越多,脂肪肝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达5%一9%。故我们对 

120例以B超作为诊断依据的脂肪肝患者进行l临床观 

察,进一步观察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类型,以便更好 

地指导中医治疗。 

1临床资料 

及舌象、脉象情况分别进行观察列表1、表2。 。 

表1 120例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情况 

辨证分型临床症状、体征喜 

胁肋发胀 

腹胀 

61(50.8) 

39(32.5) 

75(62.5) 

51(42.5) 

15(12.5) 

誓 

(32.5—62.5) 

肝郁脾虚 

身倦乏力 

便溏 

胁肋脘闷 

湿热痰 

浊中阻 

恶心、厌油 

纳呆 

尿黄 

14(11.7) 

20(16.7) 

18(15.0) 

12(10.0) 

15(12.5) 

12(10.0) 

(4.2—12.5)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 

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 

41.2岁;病程3月一15年,平均病程4.25年;化验:肝 

功能异常者(ALT或/和AST升高)70例,总胆固醇 

(TC)异常者52例,甘油三酯(TG)异常者60例,HBsAg 

(12.5—16.7) 

胁肋隐痛 

头晕目涩 

腰膝酸软 

肝肾阴虚 

(+)者13例;酗酒者(每日饮酒量80—150g,连续6年 

5例)。 

1.2诊断标准:B超诊断脂肪肝的标准①肝脏轻、中 

五心烦热 

少寐多梦 

5(4.2) 

14(11.7) 

7(5.8) 

3(2.5) 

7(5.8) 

4(3.3) 

5(4.2) 

4(3.3) 

(2.5—5.8) 

抑郁烦闷 

两胁刺痛 

面晦暗 

度肿大,轮廓整齐平滑,边缘圆钝;②肝内回声增强,前 

半细而密,呈云雾状改变,深部回声衰减;③肝内血管 

欠清晰。 

2观察与结果 

淤血阻络 肝掌 

蜘蛛痣 

肝脾肿大质硬 2.1观察: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技 

术委员会制订的脂肪肝辨证标准,按照临床症状、体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