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脂肪性肝炎诊疗常规汇总

-

2022年4月20日发(作者:眼睛近视多少度)

中医内科非醇性脂肪性肝炎专病诊疗常规

一、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

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

(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牲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二、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指南制定)

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男性每周小于140g,女性每周<7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三、临床分型标准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肝生物化学检查基本正常;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l-3项或第l和第4项者即可诊断。

l.具备临床诊断标准l-3项;

2.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

3.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三)NASH相关肝硬化

55

凡具备下列第l-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l-3项;

2.有多元代谢紊乱和(或)脂肪肝的病史;

3.影像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4.肝组织学表现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包括NASH合并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以及隐源性肝硬化。

四、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否

存在显性肝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NASH,且难以检出<33%的肝细胞脂肪变。应

注意弥漫性肝脏回声增强以及密度降低也可见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

(一)B超诊断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4.彩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

肝;其备上述第1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二)CT诊断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或等于l。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

CT比值≤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

重度。

五、组织病理学诊断

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NAFLD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ASH、NASH

相关性肝硬化。

(一)单纯性脂肪肝

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F0<5%肝细胞脂肪

变;F15%-30%肝细胞脂肪变;F231%-50%肝细胞脂肪变性;F351-75%肝细胞脂肪变;F475%

以上肝细胞脂肪变。

(二)NASH

NASH的脂肪肝程度与单纯性脂肪肝一致,分为4度(F0-4);依据炎症程度把NASH分为3级

(G0-3):G0无炎症;G1腺泡3带呈现少数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G2腺饱3

56

带明显气球样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门管区轻-中度炎症;G3腺泡3带广泛的气球样

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门管区轻-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

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把NASH肝纤维化分为4期(S4):S0无纤维化;S1腺泡3带局灶性或

广泛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

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周围,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S4肝硬化。

NASH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

NASH-F(0-4)G(0-3)S(0-4)

注:F:脂肪肝分度;G:炎症分级;S:纤维化分期

*儿童NASH组织学特点,小叶内炎症轻微,门管区炎症重于小叶内炎症,很少气球样变,小叶

内窦周纤维化不明显,门管区及其周围纤维化明显,可能为隐原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肝细胞核糖原化是“静态性NASH”的组织学特点。

(三)NASH相关肝硬化: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

性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六、治疗

(一)最初评估

1.相关危险因素的存在,并证实NAFLD的诊断;

/NASH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3.代谢综合症累及的其他器官的病变状态;

4.其他,对包括家族史、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服药史、医患之间配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

估。

(二)治疗对策

1.防治原发病或相关危险因素。

2.基础治疗: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中等量有氧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

行为。

3.避免加重肝脏损害:防止体重急剧下降、滥用药物及其他可能诱发肝病恶化的因素;

4.减肥:所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以及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NALD患者,都需通过改变生

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腰围。基础治疗6个月体重下降每月<0.45kg,或体重指数(BMI)>27kg/m2

合并血脂、血糖、血压等两项以上指标异常者,可考虑加用西布曲明或奥利司他等物,

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1.2kg(儿童不超过0.5kg);BMI>40kg/m2或BMI>35kg/m2合并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疾病者,可考虑近端胃旁路手术减肥。

5.胰岛索增敏剂:合并2型糖尿病、糖耐量损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内脏性肥胖者,可考虑应用

57

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血糖。

6.降血脂药:血脂紊乱经基础治疗和(或)应用减肥降糖药物3-6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

高脂血症合并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考虑加用贝特类、他汀类或普罗布考等降血脂药。

7.针对肝病的药物:NARLD伴肝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经基础治疗3-6月仍无效,以及肝活体

组织检查证实为NASH和病程呈慢性进展性经过者,可采用针对肝病的药物辅助治疗,以抗氧

化、抗炎、抗纤维化,可依药物性能以及疾病活动度和病期合理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

水飞蓟素以及熊去氧胆酸等相关药物,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8.肝移植:主要用于NASH相关终末期肝病和部分隐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治疗,肝移

植前应筛查代谢情况(Ⅲ)。BMI<40kg/m2为肝移植的禁忌证。

(三)中医药治疗

(1)脂肪性肝炎可以参考的中医病症:古书记载有关“肝积”“肝痞”“肝著”“胁痛”“黄

疸”“乏力”以及“征瘕积聚”等,可供参照,并作为单病种构思的依据。同时要根据脂肪异

常聚集于肝脏的病理特征,综合通融,全盘考虑,结合辩证论治的长处,进行干预。

(2)脂肪性肝炎中医常见证型可以分为:

A、气虚痰湿型-表现为形胖、时时肝区胀痛、或不可名状的右上腹不适,体乏无力、精神不振、

便溏,自感四肢面目有绷紧浮肿样。脉细弱,苔腻/白腻/垢腻。

B、痰淤互阻型-胁痛明显,或刺痛、揪痛,或转折加剧,或夜半胁肋疼痛明显,体型偏胖,伴

有恶心、乏力纳呆、头晕痛或头部沉重感。脉细滑/细玄/细涩。苔腻,舌质偏暗,舌下脉络有

青紫。

C、肝阴亏耗、阴阳两虚型-面暗或显红丝,语弱声羸,多数呈躯体肥胖型,相对四肢较弱而不

对称。胁痛如刺如锥,或隐隐擢擢,口微渴,不甚喜饮,脉涩/玄细/细而芤。苔少、滑苔,舌质

红/深红/黯红,局部可见青紫。

(3)脂肪肝单病种干预治疗选方用药

A、气虚痰湿型:采用补气祛痰法,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半夏、陈皮、茯

苓、竹茹、枳实、大枣(温胆)。辩证加减:茶树根、平地木、黄芪、黄精、金雀根、白芥子、

泽泻、狼把草、泽漆、土茯苓、砂仁。

B、痰淤互阻型:用行淤化湿法,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芍药、生地(桃红四物);杞

子、当归、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生姜(暖肝煎)。辩证加减:茵陈、半夏、化

桔红、平地木、制川军、红梅消、水红花子、田基黄、莱菔子、虎仗、芊芊活、赤芍、丹参、

茶树根、白介子。

C、肝阴亏虚型:拟桃仁、红花、当归、生地、枳壳、柴胡、赤芍、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58

(血府逐淤);大黄、黄芩、甘草、杏仁、桃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芒虫、水蛭、蛴螬、

蛰虫(大黄蛰虫丸)。辩证加减:龟板、鳖甲、三棱、莪术、玉竹、首乌、鹿角、熟地、肉苁

蓉、枸杞子、南北沙参、沙苑子、垂盆草、水红花子、阿胶、地必虫、山参粉、仙鹤草、半枝

莲、半边莲;有血溢者,加防风碳、白芨、藕节碳、三七粉等。

(4)耳穴治疗:肝、胃、脾、胰、胆、交感、耳背肝等。

(5)中药塌渍:协定方,红花赤芍路路通茵陈虎杖;随证加减。如痰淤互阻型加

用苍术、川芎等;肝阴亏虚型加用女贞子、墨旱莲等。

七、疗程

(1)设定30天为一个疗程,3-6个月治疗结束,评定治疗结果,确定进一步方案。

(2)方法:每日一剂,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后以旺火,至沸点,减火势,续煎熬15分钟,取

药汁200ml,温服。

(3)观察:每个疗程前后分别做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

变学、B超/CT/MR检查,作为治疗前后,评定效果的依据。同时做好对中药复方应用中,出现

的毒副反应的观察,并作客观纪录。

(4)疗效评价:

治愈: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获得完全缓解,B超/CT/MR复查提示脂肪肝消失。

有效: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降幅〉50%,症状显著好转,B超/CT/MR提示由中、重度脂肪肝

转变为轻度脂肪肝或肝内脂肪浸润。

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肝功能降幅〈30%,症状改善轻微。

八、治疗的监测

1.自我验效及监测,设置能让患者就自己的饮食、运动、睡眠、体重及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观察

指标,例如作简单的图表化记录,以供医患之间进行评估;

2.原发疾病和肝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需警惕体重下降过快(每月体重下降大于5kg)

导致亚急性NASH和肝功能衰竭的可能;

3.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程度的实用目标及治疗控制目标的观察;

4.肝脏酶学和肝功能储备的评估,后者可采用Child-Pugh分级和(或)MELD评分系统;

5.影像学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及分布类型;

6.肝脏炎症和进展性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的动态观察,包括血清纤维化标记物以及其他相关实

验室指标;

7.肝活体组织检查评估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的改变,监测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评估预后;

8.基础治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59

九、医疗费用

(1)根据以往经验,脂肪肝每剂中药的价格可以控制在7-12元之间,每个疗程单纯中药费用控

制在300元左右,3-6个疗程耗资控制在1000-2000元,如果在3个疗程内获效,费用将进一步降

低在1000元以内。

(2)当TG≧4.5mmol/L时(正常为1.7mmol/L),适当加用贝特类药物;在TC≧6.8mmol/L(正

常为5.7mmol/L),LDL≧4.9mmol/L(正常为3.36mmol/L)时,适当加用他丁类药物。因为脂

肪肝形成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一定联系,部分患者会加用维生素类的辅助方法。

(3)在严重肝损者,当明显发生黄疸,ALT≧180以上,可能给与静脉用丹参、甘利欣、泰特,

以防肝功能进一步损伤。

(4)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因而有“糖脂病”一说,

故中药治疗脂肪肝,当血糖、血脂早期上升,单纯使用中药干预,在脂肪肝取得效果之际,血

糖、血脂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节省了潜在的医疗费用。

6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