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

-

2022年4月21日发(作者:北京同济医院男科)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

初秋暑热雨多湿气重

九大穴位祛湿健脾保安康

根据中医理论,从立秋到秋分即为长夏,这时余暑未消,又因降雨

频繁而湿气重,故有秋老虎发威一说。

湿重可能导致脾脏受损,所以长夏养生,一定要健脾。通过穴位

疗法,帮助我们降服秋老虎。

1

、健脾要穴照顾好脾胃(足三里、阴陵泉)

长夏主湿,而脾喜燥恶湿,所以就要健脾防湿。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出现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等

病症。而脾胃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脏腑,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出都

是在脾胃的作用下协同其他脏腑完成的。

说到健脾养胃,有两个穴位不得不提,它们就是足三里和阴陵泉。

足三里

阴陵泉是健脾的主要穴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

而足三里归属于胃经,刺激它可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激发胃部功能。

长夏不,秋必宣泄。

比如说你这段时间暴饮暴食,凉啤酒喝多了,伤了脾胃,可能你现在

没什么急性的问题,但到秋天的时候邪气就要宣泄出来了。所以长夏要尽

量少饮冷酒,因为酒亦主湿,而且冷啤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

过了长夏,就算是秋了。秋主肺,肺与脾相反,它喜润恶燥。

秋天风干物燥,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疾病,故应

该慎防秋燥。秋天养生就要多吃点梨,吃点滋润的东西。养肺要先增强脾

胃功能,五行中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也。

中医里有个重要养生原则“虚则补其母”,所以要解决肺部的问题就先补

好它的“母亲”——脾胃。

补肺气润肺阴的主要穴位有肺俞、膻中、天突、中脘、足三里和气海。

所以秋季穴位养生既要照顾好脾胃,又要保养好肺部。

2、护肺要穴祛燥润肺(鱼际、曲池、迎香)

秋季的养生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秋天的主要邪气是燥,但有温燥

和凉燥之分,在由夏季转为秋季的时候,湿气虽然退了,但气温并没有降

下来,我们都知道有“秋老虎”之说,民间都说:“秋后还有一伏”。

这时如果不注意的话,肺特别容易受伤,人就容易出现鼻腔血块、咳

痰带血丝,埋下呼吸系统的重大隐患。

所以,在秋季的前半期我们要像春天那样养生,不同的是不用把重点

放在平肝上面。

穴位主要选择肺经上的鱼际和大肠经的曲池、迎香。

两侧鱼际每天不拘时地掐揉3分钟。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每天阳气最盛的时

候即中午1~3点时按揉两侧穴位2分钟即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每天做。

迎香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从它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

使人“闻香逐臭”的,可以治疗各种难愈的鼻炎、鼻塞。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功能:可以湿润鼻腔,两鼻腔湿润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尤其

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

秋季的后半期凉燥横行,每天坚持按揉鱼际、迎香、合谷,可以将肺

炎等秋季易发病统统挡在身外。

3、自带去火穴位按按能解秋燥(太冲穴、内庭穴、合谷穴)

入秋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

专家指出,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有三

个穴位,每天经常,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

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

好。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

那更要多这个穴位。

具体做法:

在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

揉3分钟即可。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

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

多按内庭穴。

具体做法: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

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

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

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

穴来消消火。

具体做法:

由于这个穴位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

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4、秋季要穴4个穴位防感冒(风池、大椎、肩井、足三里穴)

秋季是流感肆虐的季节,人们很容易染上感冒,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种

常见病、多发病,但通过合理的措施,感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其中自我特定穴位,可激发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减轻感冒的

发生。下面为您推荐预防感冒穴位法。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手法: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手法: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

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手法:

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

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手法: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

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

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

免疫力,预防感冒。

以上自我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时或自觉有感冒症状时,可

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