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

2022年4月22日发(作者:痢疾)

・240・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月第11卷第2期Lab Med Cli旦! 

! , : : !: 

临床研究・ 

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I临床诊治分析 

张 利(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641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o例肺炎支原 

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常表现出肺部阳性体征少,临床症状重,胸部x线片 

异常检出率高等特点。本组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茵药物,一期治愈率为9O ,对一些难治性病例酌情加用糖皮质激 

素以抑制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免疫炎性反应,30例患儿的症状均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 

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应重视胸部影像学检查,对难治性病例可考虑适当的糖皮质激素干预。 

【关键词】肺炎; 肺炎支原体; 儿童,大环内酯类 

DO]:10.3969/j.issn.1672—9455.2014.02.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14)02—0240—02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 

原体肺炎一般起病缓慢,临床症状多样,病程长,且易并发多系 

统、多脏器的肺外并发症,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但近年来幼 

小儿童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但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 

状缺乏典型性,且病原体的分离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 

敏感性的差异,以致患儿的预后可能会出现迁延,甚至出现严 

重的并发症 。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 

阻滞。血清心肌酶学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检测未见 

异常。 

2.3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 

疗,具体方法:首选红霉素,用量为15~30 mg/(kg・d);红霉 

素不耐受者改用阿奇霉素,用量10 mg/(kg・d)静脉滴注,连 

用3~5 d为一疗程,5~7 d后给予第2疗程,在病情得到控制 

后改为口服用药。一般总的疗程为2~3周。同时对患儿给予 

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治疗措施。 

2.4转归 经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2~3周后,所 

2月收治的3O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临床治疗资料,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的体会。 

1资料与方法 

有患儿均有明显好转,其中27例患儿已痊愈,一期治愈率为 

选择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 

9O 。另外3例:1例人院后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连用3~5 

d为一疗程,5~7 d后给予第2疗程,间隔期予静脉滴注头孢 

曲松钠治疗;1例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连用5 d后先 

后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3 d,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10 d;1例患儿人院后经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4 d无效,患 

儿仍有反复发热,并有少量胸膜腔积液表现,加用甲泼尼龙静 

脉滴注,连用3 d,用药2 d后热退,热程10 d。随访2~3个月 

肺部炎性反应吸收,总有效率为100 。 

3讨 论 

1.1 一般资料

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3o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 

年龄0.5~9岁,平均(1.3±1.9)岁;<1岁5例(16.67 ),1~ 

4岁16例(53.33 ),5~9岁9例(30.O0 )。所有患者完全 

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3]。 

1.2方法所有患儿均行常规胸部X线片检查,7例肺门结 

构不清的患儿行CT检查,未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以及支气管激 

发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 

体,IgM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8O为阳性。常规检测心电 

图、血清心肌酶谱、外周血常规及痰细菌培养。 

2 结 果 

肺炎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尢细胞壁的原 

核细胞微生物,也是导致儿童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所敛的 

肺炎临床上可占儿童肺炎的20 ~3O ,流行期甚至可高达 

5O ~6O 。其特点主要是冬季发病较多,约每隔3~7年 

2.1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表现出咳嗽,起病初期为干咳,随 

后加重,15例(50.0 )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8例 

(26.7 )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患儿均有发热体征,其中体 

温高于38 C者28例(93.3 ),低于38℃者2例(6.7 )。此 

发生1次地区性流行,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既往认为 

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多见于年长儿童,病程有自限性,病情轻 

且预后好。但近年来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向低龄儿童扩散 

的趋势,且重度肺炎的发病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增 

加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如下一些特征,即肺部阳 

性体征较少,但临床症状重,胸部x线片异常率高,因此对疑 

似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早期x线片检查对该病的鉴别诊断 

意义重大;其次,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的异常升高多 明显,而 

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的峰值通常在病程的2~4周,在病程的 

初期(1周内)及较晚时候(4周以上)抗体滴度反而较低,因此 

外,有1 2例(40.0 )出现肺呼吸音变粗的现象,13例 

(43.3 )表现为干性哕音,5例(16.7 )表现为湿性哕音。病 

程一般持续7~20 d。 

2.2实验室检查 3O例患儿入院后均检测肺炎支原体IgM 

滴度大于或等于1:8O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正常患儿2O例(66.7 ),白细胞略有升高者10例 

(33.3%)。痰培养结果均为正常菌,未发现合并致病菌生 

长。经胸部X线片检查,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的肺部 

间质浸润性阴影患儿1O例(33.33 );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肺段 

呈条索状或斑点状肺实质浸润性病变的患儿2O例(66.67 )。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应重视抗体检测的时机,有条件时最 

好能动态观测;再则,此病的肺外并发症多,合并其他病原体 

(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因此应重视临床筛查和及时的 

痰培养。临床治疗上,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其 

中以红霉素为首选药物,一般使用剂量为30 rag/(kg・d),f1 

其中3例有胸膜改变,表现为肋膈角变钝或消失,局部胸膜变 

厚,有少量胸膜腔积液等现象,7例患儿因伴有肺门淋巴结肿 

大,肺门结构不清而另行肺部CT检查。3O例患儿中仅2例出 

现心电图异常,1例表现为心动过缓,1例表现为左前分支传导 

服每天3次,即可改善临床症状,疗程应控制在2~3周。此 

坠堕兰量堕盎 ! 箜 鲞箜 塑Lab Med Clin,January 2014,Vo1.11,No.2 

EJ2.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5(4):235—238 

.241. 

外,阿奇霉素、美欧卡霉素、利福平和乙酰螺旋霉素的疗效也比 

较显著 ]。对难治性或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目前尚无统一诊 

断标准,有学者将病情重或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或单用大环 

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1周无效,或病程超过6周仍迁延不愈 

者,视为重症病例[5]。此外,对难治性患儿应考虑存在支原体 

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可能性,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无效的重症病例,可考虑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组1例加用 

甲泼尼龙治疗,病情很快控制。鉴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常伴有一 

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肺脓肿甚至肺坏死等,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204—1205. 

孙肇琴,罗孝华.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与糖酸红霉素治疗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EJ].实用临床医学。2007,8 

(7):81—82. 

Chiang WC,Teoh OH,Chong CY,et a1.Epidem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 

tern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1702 hospital— 

因此临床治疗手段上应重视及时的外科干预和定期的随访复 

查,以避免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ized children in Singapore[J].Respirology,2007,12(2): 

254—261. 

吕宏禄.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LJ].临 

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0):766—767. 

[1]韩秋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 

代医生,2009,47(14):142—143. (收稿日期:2013 05—22 修回日期:2013—10一lO) 

[2]董晓艳,陆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 ] ] ] ・I临床研究・ 

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杨天平(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215600) 

【摘要】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75例急性冠 

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发作前以及健康体检者的体内血清 

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等。当观察组患者出现 

急性胸痛时.监测3 h内患者体内的以上4项指标。结果 当观察组患者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时,以上4项指标均升 

高明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观察组内的比较发现,当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时,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其他3项指标,脂肪酸结合蛋白、cTnI、CK—MK、MYO的升高率分别为 

97%、65%、22 、21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发作3 h内升高幅度显著,与其余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在短时间内升高,其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均较其他心 

肌酶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关键词1心肌梗死; 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酶 

D0l:10.3969/j.issn.1672-9455.2014.02.0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14)02—0241-02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l1 J,心电图常由于病例 

以及疾病过程的复杂性,不能特异性的诊断为心肌梗死[2 。随 

海单抗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cTnI的检测采用美国PBM公 

司提供的固相层分析免疫法试剂盒。 

1.3检测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在发作前以及健康体检者进 

着科技的进步心肌酶谱的检测得到快速发展,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的升高往往提示心肌发生病变,以cTnI为主的多方位 

检测心肌特异性物质,而此方法已作为一种常规检测方法 ], 

行静脉血采集,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分别取3~5 mL的血 

液,检测患者血液的心肌酶谱,其中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cTnI、MYO和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 

测原理为双抗体夹心法。在检测板血样孔中加入约75 I 血 

但其时间间隔较长,不能早期诊断心肌梗死;肌红蛋白(MYO) 

能够较早期发生改变,其特异性较差,很少在临床中应用_4];脂 

肪酸结合蛋白作为一种新的心肌酶已被人们广泛认识。本次 

研究主要致力于在早期心肌梗死时检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意 

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清进行观察,其阳性指标为检测线和对照线均变,为紫红。 

MYO的检测方法与脂肪酸结合蛋白相同;CK-MB的检测的 

方法为酶联免疫荧光法,cTnI的检测采用固相层分析免疫法。 

在患者急性发作心肌梗死后3 h采集患者体内的血液,并对血 

清中的以上4项指标进行详细检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1例,女2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问比较t检验,检验标准为a= 

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例,年龄3O~71岁,平均(58.1±4.2)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 

合中华医学会在2003年制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疗指 

南》 中的诊断标准,均排除其他能够引起胸痛的疾病。选择 

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5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4O 

例,年龄31~73岁,平均(55.1±3.8)岁。 

1.2仪器与试剂 脂肪酸结合蛋白、MYO检测试剂盒由上 

2.1两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发作3 h后,cTnI、 

CK—MB、MYO及脂肪酸结合蛋白均出现明显上升,与健康对 

照组及未发作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