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

2022年4月22日发(作者:雪花啤酒代理)

2011年1月第49卷第2期 ・临床探讨・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王金凤 

(浙江台州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浙江温岭317511) 

【摘要】目的分析tl,Jl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血清CRP、IL一6和TNF—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 

异(P<0.05);63例患儿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好转2例,有效率96.8%。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要及时查找 

病原菌,一旦确诊,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重症者根据病情在早期的治疗过程应用激素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一般预后良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1 1)02-1 15-02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MP 

【中图分类号】R725.6 

肺炎支原体(MP)是造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 

体,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多,多数患儿的症状较轻,少数患儿 

发展为重症肺炎。现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诊治的重 

痊愈: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呼吸系统以外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实验 

室检查均阴性,胸片肺部无异常;②显效: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呼 

吸系统以外临床表现明显好转,大部分体征消失,胸片肺部阴影 

大部分吸收,肺纹理略增粗增强;③有效: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呼 

吸系统以外临床表现减轻,部分体征消失,但病原学检查仍为阳 

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 

道如下。 

性,胸片肺部阴影部分吸收;④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63例,均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诊治 

胸片无改善。以痊愈、显效及有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常规行血尿便及胸部x线片检查。采用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OL、IL一6含量,C反应蛋 

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男45例,女18例,年龄1.5~9.0 

岁,病程8—50d。均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头痛45例, 

恶心、呕吐34例,精神萎靡4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3例,意识 

障碍29例,惊厥22例,双巴氏征阳性14例,膝反射减弱23例, 

颈强直18例。 

1.2室验室检查 

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上检测。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 

问采用t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血清CRP、IL一6和TNF一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有统计学差异(P<O.05);63例患儿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 

5例,好转2例,有效率96.8%。X线检查:间质性肺炎通常在2 

周内吸收,大叶性肺炎则需要3~6周才能恢复正常,7例肺不张 

经治疗4~6周基本处于良好状态。见表1。 

表1治疗前后血清CRP、Ik一6和TNF—a水平( ±s J 

血白细胞计数(6.2~21.5)×109,rL,其中9例白细胞分类中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ELISA法测血支原体IgM均为阳性。脑脊液 

检查:颅压增高9例,蛋白及细胞数增多15例,糖及氯化物正 

常。脑脊液支原体IgM检查显示35例呈阳性。脑电图主要表现为 

弥漫性慢活动,头颅CT均正常,胸片检查显示43例呈异常改变。 

1.3胸部x线检查 。 

全部患儿均予以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间质性肺炎l7 

例,8例为单侧,9例为双侧,年龄均小于3岁;大叶性肺炎46 

例,单侧37例,双侧9例;合并肺不张8例,胸腔积液11例,气 

胸3例。 

1.4治疗方法 

当患儿住院治疗后,需要结合其具体的病情采取多方面的 

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降温、强心、平喘、镇咳、镇静、降颅压 

等,在病原学未确定之前采取头孢拉定或头孢曲松钠等治疗,但 

3讨论 

间质性肺炎和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造成重症支原体肺炎等 

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音粗、减低,少数患者 

效果通常较差。在确定病原学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其治疗周期 

为2~6周。并且配合运用(0.3—0.5)mg/kg的地塞米松和400mg/ 

(kg・d)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时问一般为3d。 

1.5观察指标 

能够听到湿性哕音,而少数患儿可有胸腔积液、胸膜肥厚,有的 

可合并其他肺外症状,通常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理7d内,重 

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有所缓和。 

C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115 

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分为:① 

・临床探讨・ 2011年1月第49卷第2期 

3.1发病机制 (TNF一理),两者可以促使肝脏中CRP合成增加,从而释放到血 

液里的CRP也增多,而且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CRP的合成呈正 

肺炎支原体属于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细菌、病毒中。导 

致发病的因素包括:(1)病原的直接侵犯;(2)神经毒素介导的损 

害;(3)免疫机制带来的损伤l1l。本组资料的35例脑脊液支原体 

IgM抗体阳性,表明病原体能对中枢神经直接侵犯。脑组织具有 

与肺炎支原体抗原同样的抗原,机体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产 

生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导致神经系统 

改变。 

3.2小儿重症MPP的临床特征 

相关 。因此检测患者血清中TNF—O/.、II,_6与CRP的含量,可以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 

及时多次地检测患者血清中TNF一0【、IL-6与CRP的含量可以 

判断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发现,患儿 

治疗后IL一6、TNF一仅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具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阿奇霉素使用可有效控制机体的 

炎症反应。目前认为MPP的发病机制有两种,一种为病原体本身 

的致病作用,另一种是病原体产生的抗原和机体产生的免疫反 

应,两种途径共同作用,所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MPP的发病速度一般较慢,主要症状为中毒、缺氧、呼吸困 

难等。MPP呼吸系统体征往往较少,但本组资料结果提示重症患 

儿的症状重、病程偏长、肺外症状多等。出现这种特征,考虑原因 

可能和本组患儿年龄偏小有关,呼吸系统症状、体征越明显,引 

起肺外系统受损越多、越重。年长儿多表现为顽固性咳嗽,虽然 

肺部体征不明显,但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系统受损,导致病情 

迁延。 

发挥其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效果【引。本组资料显示运用糖皮质激 

素和人免疫丙种球蛋白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是导致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因素,故凡 

是住院患儿都要及时查找病原菌,一旦确诊,及时应用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重症者根据病情在早期的治疗过程应用激素或大剂 

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赵顺英,马云,张桂芳,等.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11例临床分析阴.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7):414—415. 

3.3诊治体会 

目前重症MPP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常出现下列表现: 

起病急、喘息、发热、剧咳、呼吸困难等;肺外多系统受损或出现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x线观察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婴幼儿 

多),或大叶肺实变(年长儿多)及肺不张或胸腔积液;患儿患病 

时间过久,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基层医生在诊 

断过程中应该参照患儿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率,抗生素首选阿 

奇霉素12]。应在剂量、周期方面有足够的认识,部分病情恢复缓慢 

者予阿奇霉素3d后停药4d,然后再予阿奇霉素继续治疗,可以 

[2]史端明,雷春莲.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叨.国外医学・妇幼 

分册,2002,13(2):78—80. 

[3]杨莉,李海浪,李丽.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发病及临床分析m.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2):976—977. 

(收稿日期:2010—08—17) 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单核巨噬细胞在机体感 

染或组织损伤时分泌白介素6(IL一6)和肿瘤坏死因子 

(上接第114页) 

到心电活动的,引起心电图的改变 。对于这种因精神紧张等非器 

质性因素或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应加以鉴别。 

3.2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本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也增 

加。惠亚玲等【3研究表明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规律一致。其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 

加,心肌纤维逐渐萎缩,胞核增大,瓣膜钙化,心脏的收缩功能减 

束支传导阻滞也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在老年人中,房 

室传导阻滞也较常见,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Ⅱ度、Ⅲ度较 

少见[41。本组研究的检出率为11.6%,临床上以右束支传导阻滞较 

为常见,多见于冠心病或束支退行性病变。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 

率位于第三位,其检出率为9.8%,可能与窦房结纤维化有关。 

综上所述,对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的心电图分析发现,异 

常心电图的检出率较高,通过定期的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变, 

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红,王文波.近年我院中老年体格检查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比 

较『Jl_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24(2):87—88. 

弱,心脏的传导功能及供血系统也呈退行性改变。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和慢性病变累及心脏也是重要原因。如老年人的心律失常 

可因为传导系统周围的胶原纤维增厚和脂肪组织浸润导致起搏 

细胞数目减少,心脏功能的化学和压力感受器的反应性和应激 

能力下降,在情绪突然改变等其他诱导因素的情况下发生。 

3.3心电图异常改变分布 [2]顾晓红,羊镇宇.健康体检不同年龄段心电图结果分析叨.中国民康 

医学,2004,16(10):610—612. 对于本研究中心电图异常改变最常见的是sT—T改变,但是 

对于sT_T改变者不可轻易地诊断心肌缺血,这会给被检者带来 [3】惠亚玲.中老年职工1969例心电图普查结果分析[J】.首都公共卫 

生,2007,1(2):87—89. 很大的精神压力,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被检者的生活质量。医生 

必须详细地询问被检者的病史,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全面细致的 

分析后方可给出结论。心肌缺血在中老年人中较多,是心律失 

常、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早地发现该病并予以针 

对性治疗可很大程度上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116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4]李露.3000例离退休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们.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09,3(20):186—187. 

(收稿日期:2010—08—2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