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支链氨基酸的作用)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骨盆生殖器

官的所在地,且与分娩有密切关系。

一、外生殖器

(一)阴阜隆起的脂肪垫(女性第一性征)

位置耻骨联合前面

青春期开始生长,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女性第二性征

(二)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位置邻近两股内侧,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前端:子宫圆韧带终点

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形成大的后连合。

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

内侧面:皮肤湿润似粘膜

皮下脂肪层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

血肿

(三)小一对薄皱襞,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敏感

位置:大内侧。

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前叶形成包皮,后叶与

对侧结合形成系带

后端:与大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横皱壁――系带经产妇

受分娩影响,不明显

(四)性组织(与男性海绵体相似)

位置两小顶端的联合处分三部分:

前端: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仅头露见,其直径6~8mm。

中:体,后:分为两个阴脚,附着于各侧的耻骨支上。

(五)前庭两小之间的裂隙前:后:系带

在此区域内:前方尿道外口,后方口

舟状窝(前庭窝):口与系带之间一浅窝,经产妇无

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前庭两侧,由性的静脉丛构成

精选文档.

.

前部与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浅层为球海绵体

肌覆盖

位于大后部,亦为球海绵体肌所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

长(l-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

分泌黄白粘液,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若因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

大腺脓肿,若仅腺管开口闭塞使分泌物集聚,形成前庭大腺囊肿,则两者均能

看到或触及。

3.尿道口尿道的开口,略呈圆形,位于头的后下方及前庭前部,尿道旁

腺或斯基思腺:尿道口后壁上一对并列腺体,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作用,

亦常为细菌潜伏所在

4.口及处女膜(vaginalorificeandhymen)口位于尿道口后

方、前庭的后部,为的开口,其大小、形状常不规则。口周缘覆有

一层较薄粘膜称处女膜。膜的两面均为鳞状上皮所覆盖,其间含结缔组织、

血管与神经末梢,有一孔多在中央,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二、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一)为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1.位置和形态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

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

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

上端包围宫颈,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穹隆(穹),按其位置分

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为盆

腔最低部位,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下端开口于前庭后部。

2.组织结构

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有很多横纹皱襞,故有较大伸展

精选文档.

.

粘膜呈淡红,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粘膜受性激素

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及绝经后妇女的粘膜上皮甚薄,皱襞少,伸展性

小,容易创伤而感染。

肌层由两层平滑肌纤维构成,外层纵行,内层环行,在肌层的外面有

一层纤维组织膜,含多量弹力纤维及少量平滑肌纤维。壁因富有静脉丛,

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壁厚、腔小、以肌肉为主的器官。

腔内覆盖粘膜称子宫内膜,青春期后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改变并产生

月经;后,子宫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孕期为胎儿发育、成长的部位;

分娩时子宫收缩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形态成年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

5cm厚2~3cm;宫腔容量约5ml。

子宫峡部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解剖

学内口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

组织学内口其下端困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

宫颈管宫颈内腔呈梭形称成年妇女长约2.5~3.0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

宫颈部宫颈下端伸人内的部分;

宫颈上部在以上的部分。

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形成大小不等的

横裂,而分为前唇和后唇。

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l)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外层为浆膜层(脏层腹膜),中间层

为肌层,内层为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为一层粉红粘膜组织,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

功能层: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女性生殖系统层,余下l/3靠近子宫肌层的内膜无周期性变化

子宫肌层:厚,非孕时厚约0.8cm。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所

组成。肌束纵横交错如网状,大致分3层: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各

方交织。肌层中含血管,子宫收缩时血管被压缩,能有效制止产后子宫出血。

精选文档.

.

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腹膜,与肌层紧贴,但在子宫前面

近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较疏松,向前反折以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

凹。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

宫颈管粘膜上皮细胞呈单层高柱状,粘膜层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碱性粘液,

形成宫颈管内的粘液栓,将宫颈管与外界隔开。

宫颈部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

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粘膜受性激素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

3.位置腹膜间位器官。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

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

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活动度大,与膀胱、直肠的充盈度有关,与妊娠

有关。

4.子宫韧带共有4对

(l)圆韧带:有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的作用。

(2)阔韧带:覆盖在子官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到骨盆壁,

形成一对双层腹膜皱壁。

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

(3)主韧带:起固定宫颈位置的作用,为保持子宫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

结构。

(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若上述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位置异常,形

成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

(三)输卵管: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间质部,峡部,

壶腹部,伞部

(四)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以及分泌性激素。

三、邻近器官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四、骨盆

女性骨盆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态对分娩有直接

影响。

精选文档.

.

(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骨盆由骶骨:5~6块骶椎、尾骨:4~5块尾椎、髋骨:2

块,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耻骨融合而成

2.骨盆的关节

耻骨联合:两耻骨之间有纤维软骨,形成耻骨联合,位于骨盆的前方

骶髂关节:骶骨和髂骨之间,在骨盆后方

骶尾关节:骶尾关节为骶骨与尾骨的联合处

骶尾关节活动度与分娩有关。

3.骨盆的韧带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中有两对重要的韧带

一对是骶结节韧带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

一对是骶棘韧带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

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妊娠

期受激素影响,韧带较松弛,各关节的活动性亦稍有增加,有利于分娩时

胎儿通过骨产道。

(二)骨盆的分界

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

真骨盆两部分

假骨盆(大骨盆):分界线以上,前:腹壁下部,两侧:髂骨翼,后:第

五腰椎

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但假骨盆某些径线的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

测量假骨盆的这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详见骨盆测量)。

真骨盆(小骨盆,骨产道):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真骨盆有上、下两口:骨盆入口

骨盆出口

骨盆腔的后壁:骶骨与尾骨

(三)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分为4种类型。

精选文档.

.

1.女型:骨盆人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人口横径较前F径稍长,

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在我国妇女

骨盆类型中占52%~58.9%。

2.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

骶坐切迹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呈漏斗形,易至

难产。较少见,1%~3.7%。

3.类人猿型:骨盆人口呈长椭圆形,骨盆人口、中骨盆和骨盆的出口横径

均缩短,前后径稍长。

4.扁平型:骨盆人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耻骨宽,骶骨失

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型,故骨短而骨盆

浅。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女性从新生儿到衰老是渐进的生理过程,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发育、成熟和衰退的过程。妇女一生根据其生理特点可按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

但并无截然界限,可因遗传、环境、营养等条件影响而有个体差异。

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

儿童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

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

性成熟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萎缩向衰退变更。曾称为

更年期,此期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老年期一般60岁后妇女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

(二)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1.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精选文档.

.

2.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多在13-15岁之间,但可能早在

11~12岁,或迟至17-18岁。

3.月经周期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

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8-30日为一个周期。

4.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多数为3-6日。

多数学者认为每月失血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

月经血一般呈暗红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

上皮细胞。

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

月经血内缺乏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主要是由于纤维蛋白的溶解。开

剥落的子宫内膜中含有活化物质混入经血内,使经血中的纤溶酶原激活转变为

纤溶酶,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裂解为流动的分解产物。同时内膜组织含

有其他活性酶,能破坏许多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l、V、W、W、皿),也妨碍血

液凝固,以致月经血变成液体状态排出。

6.月经期的症状下腹及腰散部下坠感,个别可有膀恍刺激症状(如尿频)、

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于激动)、胃肠功能紊

乱(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以及鼻粘膜出血、皮肤座疮等,但

一般并不严重,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学习。

(三)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1.卵巢功能卵巢是女性生殖内分泌腺,有两种主要功能:一为产生卵

子并排卵;另一为合成并分泌淄体激素和多肽激素。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

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精选文档.

.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其对照列表如下)

雌激素

促使子宫发育;使肌细胞的增生和

肥大;增强子宫收缩力;增加子宫

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使子宫内膜增生。

孕激素

使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

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内膜

使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

幅。

使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宫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

输卵管

质变稀薄。

促进输卵管发育

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增强局部的抵抗力;使发育、丰

满。

使腺腺管增生,头、晕着。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

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促使卵泡发育;有助于卵巢积储胆

固醇。

正负反馈调节

促进钠与水的潴留

可降低总胆固醇;降低胆固醇与磷

脂的比例,有利于防止冠状动脉硬

化。

进腺腺泡发育成熟。

负反馈作用

孕激素能促进水与钠的排泄。

卵巢

下丘脑

体温

水钠的

代谢

脂肪代

钙、磷的足够量的雌激素可使钙盐及磷盐在

代谢骨质中沉积来维持正常骨质。

精选文档.

.

上述生理功能,显示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女性

综述

生殖器和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可见二者有协同作用;另一方

面,雌激素和孕激素又有拮抗作用,表现在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

宫颈粘液变化、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和水的潞留与排泄等。

(四)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

的周期性变化最显著。

1.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其组织形态的周期性改变可分为3期:

(1)增生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称增生

期。

(2)分泌期: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称分泌

期。

(3)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

形成月经血。

2)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研究

2.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粘膜的周期性变化

2)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净后,宫颈管分泌的粘液量很少。排卵期粘

液分泌量增加,粘液稀薄、透明。若将粘液作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

叶状结晶。排卵后,粘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地变粘稠而混浊,拉丝度差,易

断裂。涂片检查时结晶逐步模糊,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

排列成行的椭圆体。

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保证受精卵在输卵管

内的正常运行。

(五)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l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性腺轴的功

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

活动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性调节作用。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性激素作用的反应

精选文档.

.

性不同。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增多者称正反馈;反之,使下丘脑抑制,

分泌性激素减少者称负反馈。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

同时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对LH-RH抑制作用(负反

馈)。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神经内分泌活动还受到大脑高级中枢调控。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

制下,腺垂体分泌FSH和LH,卵巢性激素依赖于FSH和LH的作用,而子宫

内膜的周期变化又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调控。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卵

泡刺激素释放激素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二者可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

间的门静脉系统迸人腺垂体,垂体在下丘脑所产生的激素控制下分泌FSH与

LH。能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

激素。

精选文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