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大蓟、小蓟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港珠澳大桥什么时候通车)

维普资讯

・中药-7方齐lJ・ 

大蓟、小蓟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魏彦 邱乃英 欧阳青 

【摘要】临床用药大蓟、小蓟,多写成“大小蓟”为并开药,但在一些药店、医院多混淆为 

一味药,并没有按大蓟、小蓟分别调剂。本文对大蓟、小蓟的性状、功能主治进行了比较、阐 

明。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大蓟、小蓟两药混用实为不妥。 

【关键词】大蓟; 小蓟; 中药鉴别; 安全有效 

临床用药大蓟、小蓟,多写成“大小蓟”为并 

开药,但在一些药店、医院多混淆为一味药,并 

没有按大蓟、小蓟分别调剂。大蓟、小蓟两药混 

用实为不妥,现分析如下。 

1 来源不同 

大蓟、小蓟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中,历代 

许多医家也分别论述过这两味药的区别,在《新 

修本草》、《本草图经》等书中均有记载。在《中 

国药典》中也明确大蓟、小蓟为两种不同的品 

种,从《中药调剂规程》中也可以看出大蓟、小蓟 

应分别付给。大蓟来源于菊科植物(Cirsium 

japon icum DC)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小蓟 

来源于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willc1.)MB]的干燥地上部分。 

2性状及有效成分不同 

2.1 大蓟 

全草,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0.5~ 

1.2cm,表面绿褐或棕褐,有数条纵棱,被 

丝状毛,断面灰白,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 

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 

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 

面灰绿或黄棕,下表面较浅,两面有白 

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圆球形或椭圆形,总苞 

枯黄,冠毛羽状,黄白。根呈长纺锤形,常 

簇生而扭曲,长5~15cm,直径约1cm,表面暗 

褐,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粗糙, 

皮部薄,棕褐,有细小裂隙,木部白,气微味 

作者单位:1.100045,北京儿童医院中药房 

2.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 

甘,微苦涩。有效成分:全草含有生物碱、挥发 

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a一香树脂醇 

等。 

2.2 小蓟 

茎呈圆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长5~30cm, 

直径0.2~0.5cm,表面灰绿或微带紫棕, 

有纵棱和白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 

互生,无柄或有柄,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 

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2cm,宽 

0.5~3cm;全缘或微齿裂至明状深裂,齿尖具 

针刺,上表面绿褐,下表面灰绿,两面均有 

白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总 

苞钟状,苞片黄绿5~8层,花紫红,气微, 

味微苦。有效成分:含生物碱、皂甙、刺槐素、7 

鼠李葡萄糖甙、芸香甙、原儿茶酸、咖啡酸等。 

3功能主治不同 

3.1 大蓟 

味苦、甘,性凉。主归心、肝经。本品苦泻 

凉清,其性下行,人心肝血分,既能清血热而凉 

血,又能散瘀滞而消肿,且能利尿,故有凉血止 

血、散瘀消肿、清热利尿的功能。适于血热妄行 

所致的多种出血证及火热毒邪蕴结而致的痈疽 

疮毒等症。 

3.2 小蓟 

味微苦、甘,性凉。主归肝、脾、膀胱经。功 

效与大蓟相似,亦能清热凉血、行血散瘀、洁净 

府。故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利尿的作用,适 

用血热性出血,痈肿疮毒等证,尤长于治尿血、 

血淋。 

4药理研究不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