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痔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黄帝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研究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2020年立冬是几点几分)

201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1

JournalofBasicChineseMedicine1485

【理论探讨】

痔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黄帝内经》痔病

学术思想研究+

张飞春

(石家庄市中医院肠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痔病外治法重点研究室,石家庄050051)

摘要:痔病中医诊疗观最重要的模式变化是“辨病”向“辨病辨证结合”的转变,这种模式变化的确切机制是中医肠病学理

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代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痔病的论述看,造成痔病诊疗模式转

变的原因与中医痔病名逐渐增多和中医外科医事制度(疡医掌肿疡、溃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关,表现为痔病名的多样性(牡痔、

牝痔、脉痔、血痔)和痔病程演变规律(痔演变瘘)惟一性之间的矛盾。《内经》作者建立了基于痈疽类病传变病机的《内经》痔病学

术思想,为构建基于“辨病辨证结合”模式的痔病中医诊疗观奠定了理论基础。痔病观演变背景下的《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研究,

对中医肠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痔;学术思想研究;系统论方法论;辨病;辨证;传变;痈疽

中图分类号:R57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19)11-1485-0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

度下中医对肠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有关,表

论治[1]。虽然目前公认的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

现为《内经》时代痔病名的多样性和痒病理演变规

则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但纵观中医学的

律的惟一性之间的矛盾。

发展,“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并存的两种思维

1.1《内经》时代的外科医事制度

模式,且“辨病”早于“辨证”[2从古今痔病病证结

古代中医外科医生被称为“疡医’、《四库全

合模式演变规律[3]来看,痔病中医诊疗观也体现出

书》《周礼•天官篇》W对疡医的诊疗范围有详尽的

同样的规律。痔病中医诊疗观最重要的模式变化是

论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汉唐时期郑

“辨病”向“辨病辨证结合”的转变,因此这种模式变

玄注曰:“肿疡:痈而上生创者;溃疡:痈而含脓血

化的确切机制,是中医肠病学理论研究的关键科

者”,表明古代中医外科的主要治疗对象是化脓感

学问题之一。

染性疾病,这种情况一直可以追溯到现代中医外科,

从《内经》时代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痔病的

如中医外科的内治法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

论述来看,造成痒病诊疗模式转变的原因与中医痔

则[5],就是根据外科疾病(肿疡)发展过程中的三阶

病名逐渐增多和中医外科医事制度(疡医掌肿疡、

段分类方法确定的,即初起、成脓和溃后。

溃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关,表现为痒病名的多

1.2《内经》时代痔病理演变规律的惟一性

样性(牡痔、牝痔、脉痒、血痔)和痔病程演变规律

痔病属于疡医掌管的范畴,古代中医对痒病的

(痔演变瘘)惟一性之间的矛盾。《内经》作者建立

阐释始终以化脓性感染(痔演变为瘘)为主要线索,

了基于痈疽类病传变病机的《内经》痔病学术思想,

表现为痔病程演变规律的惟一性,无论是《脉书》对

为构建基于“辨病辨证结合”模式的痒病中医诊疗

痔的论述“痈如枣为牡痔,汁出有空为牝痔”,还

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是《内经》以后的多部外科文献对“痔演变为瘘”的

本文旨在分析《内经》痔病学术思想产生的学

论述来看,都体现出上述规律。如《诸病源候论》[4]

术背景、《内经》痔类病概念、《内经》痒类病传变病

《外科精义》[4]《外科理例》[4]《医宗金鉴》[7]均有关

机及其对中医痒病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的影响,深入

于“痔演变为瘘”的记载。

探讨痔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内经》痔病学

1.3《内经》时代痔病名的多样性

术思想。

《内经》问世前后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

1《内经》痔病学术思想产生的学术背景

于痔的命名问题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痔病名的

从目前已发现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来看,

多样性。

《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外科医事制

从出土文献的成书年代来看,《脉书》《五十二

病方》早于《内经》[6~,而隋代《诸病源候论》晚于

来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痔病外治法研

究室;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3200)-痔组织内微循环血流变

《内经》。《脉书》云:“痈如枣,为牡痔;其痈有空,汁

学特征初步研究;东直门医疗管理集团科研资助项目(20111010)•

出,为牝痔。”同时云:“左右血先出为脉”[6],从《脉

嵌顿痔组织内血管及淋巴管形态学变化初步研究

书》对痔概念的论述来看,《脉书》痔概念的病理学

作者简介:张飞春(1%7-),男,河北井陉人,主任医师,医学基础是化脓性感染,虽将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类

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疾病称为“脉”,但并未归入痒的范畴;《五十二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

1486JournalofBasicChineseMedicine

.11

方》[8]将痔分为牡痔、牝痔、脉(者)、血痔四类,虽将

“血痔”纳入痔的范畴,但仍未将“脉”(者)归入痔

的范畴。而隋代《诸病源候论》[4]则将痔分为牡痔、

牝痔、脉痔、血痔、肠痔5种,已将“脉痔、血痔”同时

归入痔的范畴。

表1显示,《内经》时代前的中医文献主要将化

脓性感染看作痔病的病理学基础,对是否将血液循

环障碍类疾病纳入痔病范畴存在争议。而《内经》

时代以后的中医文献已明确将“脉痔、血痔”归入痔

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

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

故死矣。”在这里,《内经》作者不但提到营卫失调,

还提到寒热邪气在五体的脉、筋、骨及五脏间的病性

转化和病位转移,从而提出《内经》痈疽类病传变病

机观。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篇》[1°]所云:“筋脉

横解,肠擗为痔”中的“筋”“脉”是不同性质的组织,

不但是生命活动系统中五脏之五体(皮肉筋脉

骨)的筋脉,而且是魄门藏象系统中的筋脉,而“脉

范畴,表现出痔病名的多样性和痔病理学基?ili惟一

性之间的矛盾。

表1《内经》时代文献中痔病相关论述的病理学基础分类一览表

文献名称

化脓性感染局部血液循环

类疾病障碍类疾病

其他

《脉书》

牡痔、牝痔

《五十二病方》

牡痔、牝痔

脉者、血痔

人州出

《黄帝内经》

???

《诸病源候论》牡痔、牝痔

脉痒、血痔

肠痔

2《内经》痔概念解析

《内经》时代痔病名的多样性和痔病理学基础

惟一性之间的矛盾违反了逻辑学痔概念内涵和外延

的同一律[9]。针对以上问题,《内经》作者遵循痈疽

类病传变病机观,从辨病辨证结合角度对痔概念进

行了阐释:“筋脉横解,肠擗为痔”[1°],其中“肠僻为

痔”是从辨病角度对“牡痔、牝痔”演变规律的阐释,

而“筋脉横解”是从痈疽类病传变病机角度对“脉

痔、血痔、牡痔、牝痔”痔类病间关系的阐释。

2.1肠擗为痔

从《脉书》对肠擗、牡痔、牝痔概念的论述来看,

“肠擗为痔”是《内经》作者根据中医痔病观辨病模

式对痔概念的阐释。《脉书》[6]对肠擗一词有明确

的阐释:“在肠,有农(脓)血,篡、脾(髀)、、少腹

痛,为肠辟(游)”,在这里,篡注为会阴部,髀《说

文》[11]解为股外,《说文》解为雅也,段玉裁注:

为沟子,雅为屁股,合言屁股,明确指出了肠擗是指

会阴部、臀部、少腹疼痛并有大肠脓血的疾病概念;

《脉书》对痔的概念也有明确论述:“在篡,痈如枣,

为牡痔,汁出有空,为牝痔。[6]’’可见《内经》所云:

“肠擗为痔”是对《脉书》以化脓性感染(痈疽)为病

理学基础痔概念的概括总结,这一论述完全符合当

时的医事制度,是《内经》作者从痈疽辨病模式对痔

概念的阐释。

2.2筋脉横解

“筋脉横解”是《内经》作者针对痔外延扩大的

问题,遵循痈疽类病传变病机观从辨病辨证结合角

度对痨概念的阐释。《内经》作者认为,痈疽类病的

病机与营卫失调、病性转化、五体五脏间病位传变有

关。《灵枢•痈疽》[1°]云:“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

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

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

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

痔、血痔”的病位在脉,“牡痔、牝痔”的病位在筋,

“筋脉横解”是遵循痈疽类病传变病机观从辨病辨

证结合角度对痔类病传变病机的阐释。

3《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的系统结构

《内经》“筋脉横解、肠擗为痒”的痔概念,是从

《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的系统结构出发,遵循痈疽类

病传变病机观从辨病辨证结合角度对痔概念的阐

释。《内经》作者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1°]中,

按照气机变化发生部位的层次,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分为天地系统、生命活动系统、九窍系统3

个层次,指出痔病肠游的发生部位与生命活动

系统中的筋脉有关,其依据阐释如下。

3.1天地系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体系中,天指七曜、二

十八宿,地指九州,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

指天下或宇宙,气指阴阳二气。如《素问•生气通

天论篇》[%云:“天地之间,之内,其气九州、九

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天、地、气三者在六

合之内的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联系和制约,构成了一

个密闭系统结构,由“七曜”和“二十八宿”构成的天

与“九州”构成的地之间随时间变化产生空间变化

(之内)产生了阴阳、五行变化,而天地的阴阳

五行变化制约着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变

化,而六气的变化影响着五脏阴阳气机变化。

3.2以五脏为中心的生命活动系统

《内经》认为,生命活动系统的结构由五

脏、九窍、十二节、阴阳二气等要素构成。《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

阳。天地之间,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

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六节藏象论篇》[1°]

云:“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内经》理论体

系将组成形体的各种脏器,按其功能特性概括为五

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并按其功能活动联系的规律,

分别构成了以五脏为主体的5个功能活动系统,包

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脾、胃、大肠、小

肠、三焦、膀胱)、五体(筋、血脉、肉、皮、骨髓)、五官

(目、舌、口、鼻、耳)、五华(爪、面、唇、毛、发)[13];九

窍指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

门;十二节,明•张景岳《类经》将十二节解为“四

肢各三节,是为十二节”[14],具体指左右各有肩、肘、

腕、髋、膝、踝六大关节;阴阳二气是按阴阳的性质分

类,根据部位不同可指荣(营)卫二气或清浊二

2019年11月第25卷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JournalofBasicChineseMedicine

.11

1487

气m[1D]。这些结构随“四(五)时阴阳”变化,五脏

系统阴阳气机产生“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变化,维持

的正常生命活动[13]。

3.3九窍之魄门藏象系统

在《素问•五脏别论篇》[1°]对魄门的功能进行

了阐释:“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根据

《六节藏象论》[1°]“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的以五脏所藏之气为五脏命名原则,魄门应为临时

储藏糟粕浊阴之气的器官,其结构由筋、脉、荣(营)

气、卫气、浊气5个要素构成,其功能是协助五脏阴

阳气机产生“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变化。

4《内经》痔类病传变病机解析

《内经》作者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从辨

病角度指出“肠擗为痔”,为遵循《内经》痈疽类病传

变病机阐释《内经》痔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传变

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从

本质上讲,即是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

不同层次上,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病

理改变的复杂联系和变化[1]。《内经》痈疽类病传

变病机观为痔病名的多样性和痔病理学基础惟一性

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即虽然脉痔、血痔与牡

痔、牝痔的病理学基础不同,但从痈疽传变病机来

看,两类疾病可以在《内经》痒病学术思想系统结构

内的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不同病位发生寒热病性的

转移。

4.1脉痔、血痔病机

根据《内经》痈疽类病传变病机观,出土文献

《五十二病方》中“脉者(痒)、血痔”的病位在九窍

之魄门藏象系统的“脉”,其病机可概括为“魄门卫

气不固,寒邪内生、寒入经络而为血泣,血泣则不

通”〇

4.2牡痔、牝痔病机

根据《内经》痈疽类病传变病机观,出土文献

《五十二病方》中“牡痔、牝痔”的病位在九窍之魄门

藏象系统的“肉和筋”,其病机可概括为“(血泣)不

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邪化为热,热

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在这里‘‘牡

痒、牝痒’’与“脉痔、血痔”之间不但发生了由脉向肉

筋的病位转移,而且发生了寒邪向热邪的病性转移。

5《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的传承创新与失传

《内经》“痔病类病传变病机”学术思想虽然在

古代得以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表现为古代中医痔

病名的多样性和病理学基础的惟一性[15]。但西学

东渐[16]以来,以西医学为代表的现代医学对中医痒

概念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中医痔概念体系完全由

西医痒概念体系取代。相应,中医痒概念体系所承

载的《内经》痔病学术思想传承创新的脉络也发生

了断裂。如现行中医痔病术语标准(WHO西太平

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17]、GB/

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8])已

完全采用了西医痔病术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19])均为内痔、外痔,其病理学基础是局部血液循

环障碍类疾病,属于《内经》痔病类病传变病机中

“脉痔”“血痔”范畴。

综上所述,痔病中医诊疗观最重要的模式变化

是“辨病”向“辨病辨证结合”的转变,这种模式变化

的确切机制是中医肠病学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

题之一。其原因与中医痔病名逐渐增多和中医外科

医事制度(疡医掌肿疡、溃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

关,表现为痔病名的多样性(牡痔、牝痒、脉痔、血

痔)和痔病程演变规律(痔演变瘘)惟一性之间的矛

盾。《内经》作者建立了基于痈疽类病传变病机的

《内经》痔病学术思想,为构建基于“辨病辨证结合”

模式的痔病中医诊疗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这一

学术思想在古代得以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但西学

东渐以来,以西医学为代表的现代医学对中医痔概

念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中医痔概念体系完全由西

医痔概念体系取代,而中医痔概念体系所承载的

《内经》痒病学术思想传承创新脉络也发生了断裂,

因此开展痒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内经》痒

病学术思想研究,对中医肠病学科的理论体系建

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12:9-10.

[2]陈可冀,蒋跃绒,谢元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31):437-443.

[3]张飞春.古今痔病病证结合模式演变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

基础医学杂志,2017,10(23):1355-1357.

[4]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文津阁四库全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34-727.

[5]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6-27.

[6]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

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

[7]吴谦,等.御纂医宗金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719-720.

[8]周德生,何清湖.《五十二病方》释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2013:1-2.

[9]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形式逻辑[M]•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0-214.

[10]佚名.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4-6.

[1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67.

[12]段逸山.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72-

374.

[13]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10.

[14]张景岳.类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0-72.

[15]张飞春.古今痔概念溯源及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23(1):15-17.

[16]马来平•关于“西学东渐”研究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107-112.

[17]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M].谢竹

藩,张学智,李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78.

[18]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S].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19]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M]•董

景五,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56.

收稿日期:2019-04-2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