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Gilbert综合征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lsp 什么意思)

(一)、Gilbert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又称为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属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

胆红素血症,1901年Gilbert首先报告。Gilbert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间

歇性轻度黄疸,多无明显症状。Gilbert综合征为常染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

人主要为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率大约为5%左右。

临床表现

1.可无明显症状;

2.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

3.部分病例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4.肝脾无肿大或轻度肿大。

2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随年龄增加,黄疸逐渐减退,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黄疸,疲劳、饮酒、感染或月经期黄疸加重。

3.苯巴比妥或导眠能可使黄疸减轻或消退。

4.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含量正常。无显性或隐性溶血

性黄疸。

5.肝功能试验、溴磺太钠试验、肝脏活检正常。

治疗原则

t综合征无需特殊治疗。

2.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有降低血胆红素的作用。

用药原则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血胆红素的降低。

(2)、Dubin-Johnson综合征

Dubin-Johnson综合征又称为慢性特发性黄疸,为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Ⅰ型,

1954年Dubin等首先报告。Dubin-Johnson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性或间歇

性黄疸。多数研究表明Dubin-Johnson综合征血缘相近比率很高,属常染体隐

性遗传性疾病,一家可多人发病,病人是Dubin-Johnson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纯合

子,但也有些病人并无家族史。常见于青年人,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1临床表现

1.可无明显症状;

2.轻中度黄疸、尿加深;

3.右上腹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黄疸、肝脾轻度肿大或轻微压痛。

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轻中度黄疸、尿深黄、乏力、肝脾轻微肿大。饮酒、饥饿、

过劳、感染或妊娠时加重。

3.血清结合胆红素轻-中度增高,尿胆红素阳性。

4.溴磺太钠试验45分钟时正常或稍高,120分钟时潴留显著,呈双峰曲线。其

他肝功能试验基本正常。

5.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静脉胆管造影可显影,无肝内外胆管梗阻。

6.肝组织深呈绿或黑褐,肝实质细胞内明显的脂褐素颗粒。

7.尿中粪卟琳排泄障碍。

治疗原则

-Johnson综合征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

2.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血胆红素。

用药原则

黄疸较深时可加用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血胆红素的降低。

(三)、crigler-najjar综合征

crigler-najjar综合征(crigler-najjarsyndrome,CNS)又称为先天性葡萄糖

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

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伴有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

缺乏程度,又分为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和Ⅱ型。Ⅰ型罕见,新生儿出生

2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疾病中文名称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

血性黄疸

2疾病描述

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先天性葡萄

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伴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根

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程度,又分为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和

Ⅱ型。

3症状体征

Ⅰ型罕见,由Crigler-Najjar于1952年首先报道。患者是致criglel-najjar

型基因的纯合子。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出现黄疸,多在出生后1~4天即有显著黄

疸,胆红素浓度可高达289~816μmol/L,90%为非结合胆红素;由于非结合胆

红素对脑组织有亲和力,新生儿出生2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

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患者无溶血现象,胆汁呈无、无胆红素,胆囊造影

正常。Ⅱ型少见,但较Ⅰ型多见,于1962年发现,是致Grigler-Najjar型基

因杂合子。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也有在幼年或成年期发病。病情较Ⅰ型相

对较轻,无神经系统症状,智力发育亦正常。黄疸程度较Ⅰ型稍低,血清胆红素

波动于85~374μmol/L,胆红素脑病少见。胆汁有素,粪便中也有相当量的

尿胆素。仅有少数病人因血中非结合胆红素较高,从而引起锥体外系的损害。其

他肝功能检查皆正常。

4疾病病因

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首先由Crigler等于1952年报道,系常染体

隐性遗传,父母多为近亲婚配。患儿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完全缺乏,不能

形成结合胆红素,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过高的脂溶性非结合胆红素,

经尚未发育成熟的血-脑脊液屏障,扩散入脑脊液及脑实质内,引发胆红素脑病。

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由Arias于1962年发现,故又称Arias综合征

(AriasSyndrome)。一般认为系常染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父母罕有近

亲婚配。患儿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部分缺乏,致胆红素结合障碍,引起非

结合胆红素增高。因仍可产生少量结合胆红素,故较少发生胆红素脑病。

5病理生理

由于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的编码区域不同部位的基因突变,

UGT1Al酶活力减少甚至缺如;crigler-najjar综合征根据UGT1A1的缺乏程度

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常染体隐性遗传型,肝内UGT1完全消失;Ⅱ型,常

染体显性遗传,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减少但不消失。由于UGT1A1酶活力

减少甚至缺如,从而造成胆红素结合功能障碍。病人肝脏组织病理学无特殊改变,

仅可见毛细胆管内有胆栓。在伴有核黄疸的病人,可见到大脑的基底节神经核被

非结合胆红素所深染。

诊断检查

诊断:Ⅰ型诊断主要根据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且无溶血证据。肝功能及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Ⅱ型:因肝内BGT部分缺乏,用苯巴比妥治疗可降低

血清胆红素浓度,临床上可视其对酶诱导剂的治疗反应,来鉴别Ⅰ型或Ⅱ型

Crigler-Najjar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340μmol/L,伴有胆红素脑病、苯巴比妥

治疗无效者,诊断为本病Ⅰ型;黄疸较轻,血清胆红素<340μmol/L,神经系统

症状不明显,苯巴比妥治疗有一定效果者,诊断为本病Ⅱ型。

其他辅助检查:肝活检光镜下正常,偶有胆栓存在。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大致正常。

Ⅰ型可见肝细胞内质网较为突出,肝细胞内偶见不规则小泡,细胞质内有特殊颗

粒存在。Ⅱ型可有肝细胞滑面内质网肥大和增生等改变。伴有胆红素脑病时,可

见脑皮质、丘脑和基底神经核被胆红素深染。肾头、肠黏膜、心内膜等处

鉴别诊断

需与感染、新生儿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鉴别。

6治疗方案

Ⅰ型

(1)出生后1周内应采取血浆置换疗法,以降低血浆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防

止脑组织损伤和胆红素脑病发生;能暂时改善症状。

(2)因肝内无BGT,故对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无效。

(3)光照疗法:每天须保持15h光疗方能维持血清胆红素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可

使黄疸降低,胆红素脑病减少,能暂时改善症状。

(4)用锡原卟啉静脉注射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锡原卟啉为一种血红素加氧

酶的抑制剂,使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的过程被抑制,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Ⅱ型

(1)因肝内BGT部分缺乏,用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诱导剂苯巴比妥治疗可

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应坚持长期持续治疗,适当改善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从而使部分病儿生存到成年。苯巴比妥(鲁米那)衍生物之类的药物,副作用较

小。

(2)光照疗法也有一定效果,利用日光或一定波长的人工灯光照射患儿。光照能

改变胆红素的有关异构体,加速非结合胆红素的排出而减轻黄疸。波长430~

470nm的光波,可促使间接胆红素氧化,产生无的水溶性物质,直接分泌入胆

汁或从肾脏排出。随着年龄增长光疗的效果越来越差。

(3)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等药物,因该药能同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竞争与白蛋白结合,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诱发胆红素脑病。目前正在实验

的新的治疗方法是肝脏移植和肝细胞移植。

并发症

Ⅰ型可出现嗜睡、惊厥、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和强直、昏迷。Ⅱ型可有智力异常、

感觉缺陷、紧张性震颤。

预后

Ⅰ型病人预后不良,大多数在出生后18个月内死于胆红素脑病或后遗症。少数

黄疸持续终生。Ⅱ型预后比Ⅰ型好,轻型患者或可存活至成年。

预防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8相关药品

苯巴比妥

9相关疾病

感染ABO溶血病Rh溶血病

(四)、Rotor综合征

Rotorsyndrome

Rotor综合征(RS)是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Ⅱ型,于1948年由Rotor首先报

告,当初认为是DJS的亚型,但通过有机阴离子清除试验和尿中粪卟啉异构体分

析,证实RS是独立的疾病,比DJS少见,亦属常染体隐性遗传。

RS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与DJS很相似,预后良好,也一样无需治疗。但在

实验室检查上,下述4方面与DJS显然不同:①BSP潴留试验45min显著升高,

常达20%-40%,90-120min无再次上升曲线;②肝脏外观不呈现黑褐,肝细胞

内无特异素颗粒沉着;③24h尿中粪卟啉总排泄最明显增加,但粪卟啉异构体

的分布如常人;④口服胆囊造影显影良好。

Rotor综合征的病因

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

增高为主,吲哚箐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

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素颗粒.

所谓结合胆红素,是正常红血球代谢的结果。正常人血中红血球的寿命大约为

100-120天,的红血球每天有1%衰老死亡,这些死亡的红血球就被吞噬细胞

清除及分解,形成胆绿素(biliverdin),然后迅速被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

(unconjugatedbilirubin),再转为结合胆红素。肝细胞把它运转和排泄到毛

细胆管,成为胆汁主要成分之一。

Rotor综合征的疾病常识

Rotor综合征是一种隐性基因(autosomalrecessive)遗传病,虽然父母带有

隐性致病基因(recessivegene),他们表面上都是正常无恙。可是母亲每次怀

孕时,胎儿就有25%的机会从父母双方各自获得致病基因,而患上遗传病。胎儿

有50%的机会,一如父母一样,带有隐性致病基因。胎儿只有25%的机会完全正

常。

Rotor综合征临床表现

本综合征几乎均见于发病在20岁以下者,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黄疽,一般

没有其他症状,有时易疲劳、食欲不振,腹痛。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血清

胆红素平均6毫克(4—20毫克)%,其中直接反应部分占50%以上。45分钟之

溴磺酞潴留率可高达50—60%。应用131I-溴磺酞肝脏时间扫描可见肝摄取染

料延迟,可有胆红素尿但尿胆原排出正常,其他肝功能均正常,口服胆囊造影正

常。肝活检无异常,没有素沉着肝细胞中,故与Dubin-Johnson综合征有所区

别。预后良好。

Rotor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这种病没有特效药物,也许有人使用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来促进胆红素

运转及排泄。Rotor综合征是不会演变为肝癌或肝脏硬化的。

Rotor综合征的预后护理

Rotor综合症的预后(prognosis)良好,肝功能正常,肝酶(liverenzymes)

没有上升,也没有肝脏肿大。不像很多别的肝脏病,病人会有发痒的现象。Rotor

患者寿命也正常,病情不会恶化。不过可能因为感染、怀孕、服用口服物、

喝酒(酒精)等等而出现黄疸。所以应该避免上述所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