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茵陈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蔷薇花什么时候开)

维普资讯

・399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7 Sep,16(27) 

茵陈三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舒信显,郜丽笑 

(浙江省永康市妇幼院,浙江永康321300) 

[关键词] 茵陈三黄汤;灌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7—3994—02 

用,使湿热从三焦而解。现代药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病,笔者应用茵陈三黄汤保 

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 

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3年7月一2()(】5年8月我院收治足月新 

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7例,所有病例均无需换血,表现为间接 

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值不超过1.5 mg/L,分成实验组71 

例,对照组56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新生儿在性别、孕周、出 

生体质量、入院日龄、出现黄疸时间、黄疸的病因、黄疸的程 

度、疾病谱、血液谷丙转氨酶及白蛋白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 

前试验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307.35±64.73) 

“mol/L和(296.48±53.29)bt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303± 

58.69) mol/L和(289.96±51.47)tlmol/L)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P均>0.05)。 

1.2胆红素监测 入院用药前先抽静脉血2 mL以日立 

7060全自动生化测血生化指标;此后每天早上8:()(】一 

9:00应用宇宙牌BIL一100型快速微量血胆红素测量仪进行 

胆红素监测,采血部位为足跟部毛细血管;同时记录每例患者 

的总光疗时间及胆红素下降到102.5 tlmol/L所需时间,并把 

其作为治疗时间。 

1.3 治疗方法 2组新生儿均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新生儿学组2000年9月在广州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 

方案进行干预治疗 1]。实验组同时予以茵陈三黄汤保留灌 

肠,方药:茵陈9 g、黄芩4.5g、黄柏4.5g、黄连1.5g、制大黄 

3 g、山栀3 g,浓煎过滤后约3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共3~ 

5 d;灌肠方法:用一次性吸痰管(8F)与注射器衔接,患者取膝 

胸卧位,插入距门约10 CN,缓慢注入后保留一定的时间, 

促使药液吸收。 

2 结 果 

实验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治疗时间及光疗时间明 

显优于对照组,但也发现试验组于入院时首剂应用茵陈三黄 

汤后的次日胆红素下降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 

0.05),于入院第2天后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加快。具体结 

果见表1与表2。 

3讨 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常见病,如不及时退黄对婴儿影 

响较大。中医认为黄疸成因是湿热交蒸于肝胆,胆汁不循常 

道所致,其治则多拟清热化湿退黄,选用的茵陈三黄汤在茵陈 

汤的基础上加用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加强了清热化湿之作 

表1 2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效果比较( ±S) 

表2 2组新生儿治疗期间每日胆红素下 

降均值比较( ±S,btmol/L) 

理证明:茵陈、栀子、黄芩、大黄等煎剂有降低奥迪括约肌张 

力,促进肝脏对胆红素摄取、结合,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作用; 

此外大黄尚有泻下攻积,通利二便的作用,可减少胆红素的肠 

肝循环,加速胆红素从肠道排出,从而达到退黄的目的。 

从本次试验看,试验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治疗时间 

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近来研究发现,光疗过程中 

胆红素、血卟啉、细胞素、维生素K等在光疗下可产生单线 

态氧(single oxygen),同时还可产生超氧阴离子,两者均可造 

成DNA损伤[ ,光疗时间越长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淋巴细 

胞DNA损伤越重[ ,使用茵陈三黄汤组所需的光疗时间大 

大缩短,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对减少光疗引起的细胞损伤 

有帮助。同时笔者逐日观察每天胆红素下降均值发现,试验 

组在入院次日胆红素下降均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退黄 

优势于入院第2天开始显现,说明中药退黄起效较缓,对需快 

速降低胆红素的病例以茵陈三黄汤灌肠作为急救措施的临床 

意义不大。 

新生儿脏腑稚嫩,以茵陈、大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 

大量苦寒药直接口服恐有伤及脾胃之虞,会影响正常的营养 

摄入,笔者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疗效显著,且可避免口服的缺 

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下转第3996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