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精华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设计方案

-

2022年4月17日发(作者:妊娠合并淋病)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精华及其制备方法。包含

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活性多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

衍生物、神经酰胺3。本技术以合适的比例进行配伍,使所得的产品具有补水保湿、抗氧化

抗皱、提亮肤的多重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活性多

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神经酰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

生物0.001-1份、活性多肽0.001-1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1-0.5份、水解透明质酸和/

或其衍生物0.01-0.5份、神经酰胺30.001-1份;优选为叶酸和/或其衍生物0.01-1份、透明质

酸和/或其衍生物0.2-0.5份、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5-0.5份、活性多肽0.01-1份、神

经酰胺30.05-1份;优选为叶酸和/或其衍生物0.01份、活性多肽0.01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

生物0.2份、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5份、神经酰胺30.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多肽为乙酰基六肽-8、棕榈酰寡

肽、棕榈酰四肽-7、寡肽-1、六肽-2、棕榈酰三肽-5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含叶酸的精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组合物、保湿

剂、增稠剂、螯合剂、皮肤调理剂和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华,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权利要求1-3任一所

述的组合物0.023-4%、保湿剂1.7-18.65%、增稠剂0-4.2%、螯合剂0.01-0.08%、皮肤调理剂

0-10%和水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甜菜碱、双甘油、丁二

醇、1,2-己二醇、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辛甘醇、1,2-戊二醇、甘油聚醚-26中的一种或多

种;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卡波姆、纤维素胶、黄原

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聚丙烯酸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为EDTA

二钠盐、EDTA三钠盐、EDTA四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泛醇、烟酰胺、

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辛基十二醇聚醚-

16、对羟基苯乙酮、精氨酸、莲花提取物、龙头竹提取物、玫瑰茄花提取物、百合花提取

物、水解胶原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甜菜碱、甲基丙二醇、1,2-

己二醇、1,2-戊二醇、辛甘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和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

盐。

8.权利要求4-7所述的精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保湿剂、螯合剂混合,得混合物A;

(2)将增稠剂在水中预溶,加入至混合物A中,得混合物B;

(3)将组合物和皮肤调理剂加入至混合物B中,冷却脱泡即得精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混合后升温至温度为75-85℃

搅拌均匀至溶解,优选为80℃;溶解后降温至40-50℃,优选为45℃;所述步骤(3),冷却脱

泡温度为30-35℃;优选为33℃。

10.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组合物、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精华或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

制备方法得到的精华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技术说明书

一种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季节转换带来的温度变化与压力,以及紫外线辐照、年龄增长、代谢减缓等因

素,都会造成肌肤水分流失,失去弹性,令肌肤粗糙、黯哑,形成皱纹,引发诸多肌肤问

题。对于广大的爱美女性来说,水分是维持美丽肌肤的第一要素,美白、防晒、淡斑等均是

在补水保湿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对肌肤进行补水,保持或改善肌肤的弹性,进而达到保

湿、抗皱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对肌肤进行补水、抗皱,改善肌肤的弹性,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使用具有补水抗皱功能的护肤品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途径。在护肤品中添加一定的活性成分,可达到补水保湿、抗皱、

延缓衰老的目的。这些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如维生素及其衍生物、辅酶、植物多肽、合成多

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生物碱等等。通过护肤品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改善皮肤

弹性,其优点在于使用方便。

(2)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

对人的容貌和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和广大人民众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整形美容行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每年有

几十万人接受各类医疗整形美容手术,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水光针、注射肉毒杆菌、玻尿酸

针、紧致提拉术等等。

医疗美容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也吸引了广大爱美女性的目光。但正是因为医疗美容的良好

效果与高额利润,一些没有资质的机构也纷纷参与,目前市场上关于医疗美容的医疗事故不

断发生,轻则对容貌造成影响,重则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医疗美容的收费高昂,往往一次

治疗费用就高达上千元,这也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3)内服调理

该法是通过中药、品、食品等的内服延衰驻颜或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多具

有滋润肌肤、防皱除纹、悦增白、护发增辉、护肤防裂等作用,如古代本草文献中所

谓“好颜”、“悦泽人面”、“白丽”等功效,传统的药材如银杏、当归、白芨等;现代则有胶

原蛋白、果蔬粉、酵素、青汁等,通过服用一些日常可能摄入不足或者摄入不到,但对身体

有益的成分,调理体质,进而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内服调理类对于皮肤的改善效果,见

效较慢。

因此,需要一种作用范围大、适用人广泛,可以调理肌肤状态、补充肌肤水分、改善皮肤

弹性的组合物。技术专利申请CN105878170A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嫩肤

精华液的生产工艺,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其配方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如下:水70-

76.5%、丙二醇5.2-6.3%、烟酰胺3.6-4.3%、甘油2.6-3.4%、甜菜碱1.7-2.3%、甘油聚甲基

丙烯酸酯1.8-2.2%、泛醇1.75-2.15%、酵母发酵产物提取物2.6-3.5%、抗坏血酸磷酸酯钠

0.85-1.2%、苯氧乙醇0.7-0.9%、叶酸0.6-0.95%、尿素0.45-0.55%、山银花提取物0.45-

0.65%、无花果提取物0.45-0.65%、黄瓜提取物0.45-0.65%、透明质酸钠0.07-0.12%、卡波

姆0.07-0.12%;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可控,环保天然,以及保温、护肤和调理肤质三

而合一等优点。但是此产品仅对于皮肤有调理作用,而没有修复作用,对于受伤角质层没有

修复保护作用。

目前,还没有一种成本较低、既可以补水抗皱,又可以修复皮肤屏障、修复细胞等功效的产

品。

技术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功效单一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包含

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活性多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

衍生物、神经酰胺3。

进一步地,所述叶酸和/或其衍生物优选为叶酸和5-甲基四氢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多肽为乙酰基六肽-8、棕榈酰寡肽、棕榈酰四肽-7、寡肽-1、六肽-2、

棕榈酰三肽-5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多肽优选为乙酰基六肽-8、寡肽-1和棕榈酰三肽-5的混合物,所述乙

酰基六肽-8、棕榈酰三肽-5、寡肽-1的质量比为4:1:5。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多肽优选为棕榈酰寡肽、棕榈酰四肽-7、六肽-2的混合物,所述棕榈

酰寡肽、棕榈酰四肽-7、六肽-2的质量比为4:1:5。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优选为透明质酸钠和乙酰化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

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选自透明质酸钠和乙酰化透明质酸钠的混合物,

其质量比为0.15:0.05。

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优选为水解透明质酸。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0.001-1份、活性多肽0.001-1

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1-0.5份、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1-0.5份、神经酰胺3

0.001-1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0.01-1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

生物0.2-0.5份、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5-0.5份、活性多肽0.01-1份、神经酰胺30.05-

1份。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叶酸和/或其衍生物0.01份、活性多肽0.01份、透

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2份、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0.05份、神经酰胺30.05份。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计,包含以下组分:叶酸0.01份、透明质酸钠0.15份、水解透明质酸

0.05份、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5份、乙酰基六肽-80.004份、寡肽-10.005份、棕榈酰三肽-5

0.001份、神经酰胺30.05份。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含叶酸的精华,包括上述的组合物、保湿剂、增稠剂、螯合剂、皮肤调理

剂和水。

进一步地,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的组合物0.023-4%、保湿剂1.7-18.65%、增稠剂

0-4.2%、螯合剂0.01-0.08%、皮肤调理剂0-10%和水余量。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为甘油、甜菜碱、双甘油、丁二醇、1,2-己二醇、1,3-丙二醇、甲基

丙二醇、辛甘醇、1,2-戊二醇、甘油聚醚-26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为甘油、甜菜碱、甲基丙二醇、1,2-己二醇、1,2-戊二醇、辛甘

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计,所述保湿剂为甘油4.5%、甜菜碱3%、甲基丙二醇1%、1,2-己二醇

0.9%、1,2-戊二醇0.02%、辛甘醇0.01%、丁二醇0.4%。这里所述的百分含量为保湿剂各组

分占精华总重量的百分含量。下同。

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卡波姆、纤维素

胶、黄原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聚丙烯酸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纤维素胶和卡波

姆。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计,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0.2%、纤维素胶0.05%和卡波姆0.1%。

进一步地,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盐、EDTA三钠盐、EDTA四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盐。

更进一步地,按重量计,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盐0.03%。

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泛醇、烟酰胺、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聚甘油-10

肉豆蔻酸酯、辛基十二醇聚醚-16、对羟基苯乙酮、精氨酸、莲花提取物、龙头竹提取物、

玫瑰茄花提取物、百合花提取物、水解胶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精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保湿剂、螯合剂混合,得混合物A;

(2)将增稠剂在水中预溶,加入至混合物A中,得混合物B;

(3)将组合物和皮肤调理剂加入至混合物B中,冷却脱泡即得精华。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混合后升温至75-85℃搅拌至溶解。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混合后升温至80℃搅拌至溶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溶解后降温至40-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溶解后降温至4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冷却脱泡温度为30-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冷却脱泡温度为33℃。

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的组合物、上述的精华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精华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本技术加入叶酸和/或其衍生物、活性多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水解透明质酸和/或其

衍生物、神经酰胺3为主要原料,同时以合适的比例进行配伍,有补水保湿、抗氧化抗皱、

提亮肤的多重功效。

成分特点及作用:

透明质酸钠:系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及

的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是皮肤组成成分之一。它像“分子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和保

持自身重量上千倍的水分,是国际公认的最好的保湿剂,被称为“天然保湿因子”。高分子量

的透明质酸钠,通过分子间的相互缠绕作用,形成分子网络,在皮肤表面形成粘弹性膜,具

备优异的保湿性能。

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是特的透明质酸衍生物,由于其两亲性质,易于使用,高柔软度角质

层,并提供高保水能力(比常规透明质酸高2倍以上)。对皮肤有很强的亲和力,并且牢固的

保持在皮肤的表面,以防止水从皮肤蒸发。

水解透明质酸: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深层渗透到皮肤的真皮层,改善和调节皮肤中间代

谢。与蛋白结合形成分子量更大的蛋白多糖分子,它是保持疏松结缔组织中水分的重要成

分,形成的透明质酸钠-蛋白质-水的组合凝胶将细胞粘合在一起,发挥正常的细胞代谢作用

及组织保水作用,并保护细胞不受病原菌侵害,防止感染,使肌肤具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

性。

大小分子量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的复配使用,达到了优异的补水保湿性能。可此类成分的使

用,会带来粘腻感,因此通过叶酸的加入,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可降低其使用量,在达到

相同保湿效果的同时,得到清爽的肤感。

叶酸:维生素B的复合体,存在于绿的蔬果、柑橘类、酵母、肝脏等中。叶酸是制造红血

球不可缺少的物质,可帮助蛋白质代谢,为十分重要的辅料。的红血球约每四个月更新

一次,若缺乏叶酸,会干扰红血球生成,使红细胞体积变大,变少,进而出现脸苍白等症

状。同时,外用叶酸时,表现出优异的保湿、修复性能。叶酸,能够结合高达5000倍自身重

量的水分,具有很好的保湿性能。可以活化皮肤表皮细胞,促进角质中天然保湿因子NMF

的产生,促进水分的保养及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形成保护膜;并能在不改变皮脂分泌的情

况下减少经皮水分流失,减轻皮肤的角化速度,让肌肤恢复水嫩弹滑。叶酸对DNA合成、

细胞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可促进DNA断链再次结合,从而有效修复

因紫外线造成的皮肤损伤,让肌肤回复平滑,重获柔软弹性。

活性多肽:不限于某一种或几种多肽。多肽,是指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

化合物。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却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

10-7mol/L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自然界中多数的化学反应、生物反应和进化过程一定

程度上是由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多肽)调控,多肽的生物学活性已经开创了在皮肤学和皮肤护

理领域新的分子应用。多肽应用到美容化妆品中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1)超强的活性。多肽的最大特点是活性高,极低的用量就能发挥美容的功效,一般用于终端

产品的含量都在微克级。

2)作用平缓确切。多肽区别与其它原料如激素类和注射类产品的重要特点就是作用缓和但确

切。

3)极高的安全性。由于多肽与机体物质的同源性,保证了其作为脸部抗皱和抗衰老具有极佳

的相容性,另由于其良好的透皮性,避免了由于注射带来的安全隐患。

4)活性多样性。由于皮肤的生理过程是由各种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环节构成,依据各种不同的

生化机制,利用现代基础医学理论,可以合理设计庞大的活性多肽分子库,因此也造成了多

肽用于美容的活性多样性。

5)易于吸收。相对于胶原蛋白,多肽的分子量更小,更能深入肌肤发挥作用。

6)机制明确。每一种活性美容多肽的产生都离不开一种生化生理机制,多肽的作用原理让我

们能够“看得到”,“看得清”。

7)质量可控。每一种应用的活性多肽都为单一的物质,相比植物提取物,其质量易于控制,

纯度都可以达到99%以上。

本配方精选:

乙酰基六肽-8:乙酰基六肽-8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美容多肽之一。它通过抑制SNARE接受

体的合成,抑制肌肤的儿茶酚胺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过度释放,局部阻断神经传递肌肉

收缩信息,使脸部肌肉放松,达到平抚细纹目的。特别适合应用于表情肌集中的部位(眼

角、脸部、额头)。

棕榈酰三肽-5:皮肤上的ECM(细胞外基质)长期在紫外线照射下会改变,导致皮肤变得脆

弱、缺乏弹性和出现皱纹。胶原蛋白是ECM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生成涉及一个复杂的过

程:TGF-β(组织生成因子)是胶原蛋白合成中一个重要的参与成分,多功能蛋白血小板反应

素Ⅰ(TSP)与非活性的TGF-β复合物的片段序列Arg-Phe-Lys结合,从而诱导产生了活性TGF-

β,后者诱导产生新的胶原蛋白。因此具有激活TGF-β能力的小分子,可以成为修复皱纹的

有效产品,从而加速新的胶原蛋白的形成。棕榈酰三肽-5具有特定的序列与机体自身机

理相似,通过激活TGF-β产生胶原蛋白,补充皮肤胶原蛋白的缺失从而使肌肤更加年轻。

寡肽-1:为甘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等3种氨基酸组成的合成肽。寡肽-1对于细胞有着多方面

地正向作用。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变性,增强免疫功能,减少胶原蛋白地流失,从而改善松

弛;还能激活细胞活性,帮助清除对有害的自由基,减少素沉积等问题;帮助受损细

胞修复,提升细胞新陈代谢,减少肌肤地氧化,淡化皮肤皱纹。

不限于以上一种或三种多肽分子。

神经酰胺3:神经酰胺的酰胺和羟基部分具有极性,使神经酰胺具有亲水性,两条长链烷基

具有非极性,使神经酰胺具有亲脂性,因此神经酰胺具有双亲性。从而可以对皮肤的双脂层

具有渗透性,非常容易被皮肤吸收,同时可以对水层形成屏障,通过在角质层中形成网状结

构维持皮肤水分,具有保水能力。尤其对老年性皮肤保湿率达80%。表皮角质层中神经酰胺

含量为50%,神经酰胺含量减少,可以导致角质化细胞间黏着力下降,皮肤干燥、脱屑。补

充神经酰胺能使表皮角质层中神经酰胺含量增高,可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等状况。神

经酰胺能增加表皮角质层厚度,提高皮肤保水能力,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

老。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并通过合理搭配,使得产品具有持久补水保湿、抗氧化、抑

制衰老、刺激细胞再生、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

2.本技术加入叶酸和/或其衍生物、活性多肽、透明质酸和/或其衍生物、水解透明质酸和/或

其衍生物、神经酰胺3为主要组合物原料,同时以合适的比例进行配伍,有补水保湿、抗氧

化抗皱、提亮肤的多重功效;

3.本技术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组分添加顺序和温度等条件,使得得到的精华有效成分活性

较高、保湿抗皱、修复皮肤、提亮肤功效较好。

4.本技术中,利用叶酸与水解透明质酸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保湿抗氧化、修

复皮肤屏障等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

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4含叶酸的护肤组合物

配方见下表: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叶酸和水解透明质酸含量不同。叶酸含量为1.5重量份,水解透明质酸含量

为0.005重量份。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将等重量份的叶酸替换为维生素B12。

测试样品的制备

将97.7重量份水、2重量份甘油、0.3重量份黄原胶混合,得混合物A,升温至80℃搅拌均匀

至溶解,溶解后降温至45℃;分别将1重量份实施例1-4、对比例1-2组合物加入至100重量份

混合物A中,冷却至33℃后,脱泡过滤后即得测试样品。

效果例1保湿效果测试

根据轻工行业标准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所记载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将

7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7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1-4、对比例1-2产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化妆

品,受试组每天早晚涂抹相应样品2次,在连续使用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抹部位洗

净,由测试者使用皮肤水分含量测试仪测定涂抹部位的皮肤含水量。每点测5次,取平均

值,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如下:

使用前使用4周后

空白组28.35±1.2028.01±1.00e

实施例128.53±1.0748.05±1.39*a

实施例228.55±1.1345.98±2.20*b

实施例328.63±1.2138.33±2.24*c

实施例428.00±1.1339.04±1.63*c

对比例127.7±1.6232.01±2.25*d

对比例228.13±1.4931.01±2.50*d

*表示自身使用4周后与使用前存在显著性差异;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效果例2抗衰老测试

对7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7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1-4、对比例1-2产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化

妆品,受试组每天早晚涂抹相应样品2次,在连续使用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抹部位

洗净,由测试者使用MicroSkinII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涂抹部位的皮肤纹理粗糙

度。每点测5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

皮肤纹理粗糙度

空白组12.30±0.83a

实施例14.01±0.51e

实施例25.22±0.60d

实施例37.95±0.92c

实施例47.35±0.51c

对比例111.82±0.81ab

对比例211.20±0.91b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时,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测定受试区域弹性和空白对照区域的皮肤弹性值,每点测

取平均值,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弹性相对变化率,

弹性相对变化率=(受试区域弹性-空白对照区域弹性)/空白对照区域弹性

5次,

结果如下:

弹性相对变化率

空白组-0.02

实施例10.35

实施例20.28

实施例30.14

实施例40.17

对比例1-0.01

对比例20.01

效果例3修复及强化皮肤屏障

研究对象:70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志愿受试者,年龄20-50岁,排除处于怀孕或哺期者、患

有皮肤疾病或曾对某些药物、化妆品或一些化学物质有高度敏感者。对7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

7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1-4、对比例1-2产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化妆品,受试组每天早晚

涂抹相应样品2次,分别在使用样品前、使用样品第1、2、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抹

部位洗净进行测试。

使用封闭式经表皮失水率测定仪进行测试,选择常用的胶带粘贴皮肤损伤模型,比较使用样

品前、使用样品第1、2、4周后皮肤水分散失量的差异。实验结果如下: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论:

上述试验表明,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需要将各组分的用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如,经过对比

实施例1-4与对比例1的实验结果发现,改变叶酸和水解透明质酸的用量会明显影响本技术的

效果。

通过比较实施例1-4与对比例2的护肤效果可知,虽然维生素B12与叶酸同为B族维生素中具

有较佳护肤效果的物质,但在本技术中,使用叶酸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由此可知,正确选

择原料的种类,是实现较佳护肤效果的重要前提。

进一步比较实施例1-2及实施例3-4可知,多肽选择乙酰基六肽-8、棕榈酰三肽-5和寡肽-1组

合使用效果更佳,而各组分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进行配比使用,则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实施例5-7、对比例3含叶酸的精华

配方见下表:

实施例5-7的制备方法:(1)将水、保湿剂、螯合剂混合,得混合物A,升温搅拌均匀至溶

解,降温;(2)将增稠剂在水中预溶,加入至混合物A中,得混合物B;(3)将组合物和皮肤调

理剂加入至混合物B中,冷却脱泡即得精华。

对比例3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参数见下表:

对比例4

与实施例5相比,制备方法不同。

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混合,80℃条件下加热,溶解后降温至45℃,33℃条件下冷却

脱泡即可。

效果例4保湿效果测试

测试方法按照轻工行业标准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所记载的测试方法进行

测试,将6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6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5-7、对比例3-4产品,空白对照组不

涂抹化妆品,受试组每天早晚涂抹相应样品2次,在连续使用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

抹部位洗净,由测试者使用皮肤水分含量测试仪测定涂抹部位的皮肤含水量。每点测5次,

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

*表示自身使用4周后与使用前存在显著性差异;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效果例5抗衰老测试

对6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6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5-7、对比例3-4产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化

妆品,每天早晚涂抹相应样品2次,在连续使用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抹部位洗净,

使用MicroSkinII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涂抹部位的皮肤纹理。每点测5次,取平均

值,结果如下:

皮肤纹理粗糙度

空白组12.18±0.92a

实施例53.85±0.62d

实施例65.02±0.58b

实施例74.62±0.56c

对比例311.26±0.78a

对比例411.84±0.86a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同时,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测定受试区域弹性和空白对照区域的皮肤弹性值,每点测5次,

取平均值,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弹性相对变化率。

弹性相对变化率=(受试区域弹性-空白对照区域弹性)/空白对照区域弹性实验结果如下:

效果例6修复及强化皮肤屏障

研究对象:60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志愿受试者,年龄20-50岁,排除处于怀孕或哺期者、患

有皮肤疾病或曾对某些药物、化妆品或一些化学物质有高度敏感者。对60名受试者平均分为

6组,受试组涂抹实施例5-7、对比例3-4产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化妆品,受试组每天早晚

涂抹相应样品2次,分别在使用样品前、使用样品第1、2、4周后,同一时间将受试者的涂抹

部位洗净进行测试。

使用封闭式经表皮失水率测定仪进行测试,选择常用的胶带粘贴皮肤损伤模型,比较使用样

品前、使用样品1、2、4周后皮肤水分散失量的差异。实验结果如下:

标有不同字母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论:

通过对比实施例5-7及对比例3可知,添加本技术的精华可以取得较好的护肤效果,而进一步

比较实施例5-7可知,通过添加特定组分和配比的增稠剂有利于提高本技术效果,而按照实

施例5进行制备的精华效果最佳。

通过对比实施例5-7及对比例4可知,本技术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添加顺序和温度等条件,

使得得到的精华有效成分活性较高、保湿抗皱、修复皮肤、提亮肤功效较好。

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

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也将

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