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一、引言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
20万例。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
足20%。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因此,在提高早
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
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为指导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筛查工作和规范食管癌临床诊疗实践,卫生
部和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治疗专业委员会先后颁布了相关技术方案及指
南。但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早期食管癌筛查和内镜诊治的共识意见,因此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
织我国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本共识意见。
二、定义和术语
1.食管癌前疾病(precancerousdiseases)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
癌前疾病指与食管癌相关并有一定癌变率的良性疾病,包括慢性食管
炎、Barrett食管、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
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良性狭窄等。癌前病变指已证实与食管癌发生密
切相关的病理变化,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是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
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则是腺癌的癌前病变。
2.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intraepithelialneoplasia,LGIN)相当
于轻、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则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国内学者多偏向使
用分类标准,建议病理报告中同时列出两种分级的诊断结论。异型增
生与不典型增生为同义词,处理原则相同。
3.Barrett食管: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
现象,可伴有肠上皮化生。
4.表浅型食管癌(superficialesophagealcancer):
指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T1a和T1b
期)。
5.早期食管癌(earlyesophagealcancer):
目前国内较为公认的定义指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伴有淋
巴结转移的食管癌。
6.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为鳞癌和腺癌,鳞癌包括基底细胞样鳞癌、疣状
癌、梭形细胞鳞癌等;其他少见类型包括神经内分泌癌、腺鳞癌、涎腺型
癌。鳞癌和腺癌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7.整块切除(enblocresection):
病灶在内镜下被整块切除并获得单块标本。
8.水平和(或)垂直切缘阳性:
内镜下切除标本,固定后每隔2~3mm垂直切片,若标本侧切缘有
肿瘤细胞浸润为水平切缘阳性,基底切缘见肿瘤细胞浸润则称为垂直切缘
阳性。
9.完全切除(completeresection/R0resection):
切除标本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为阴性称为完全切除。
10.治愈性切除(curativeresection):
切除标本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为阴性且无淋巴结转移风险。
11.残留(residual):
指术后6个月以内原切除部位以及周围1cm内发现肿瘤病灶。
12.局部复发(localrecurrence):
指术后6个月以上原切除部位以及周围1cm内发现肿瘤病灶。
13.同时性多原发食管癌(synchronousmultipleesophageal
cancers):
定义为内镜治疗后12个月以内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外发现的新食管
癌病灶,可能源自治疗时遗漏的微小癌灶。
14.异时性多原发食管癌(metachronousmultipleesophageal
cancers):
指内镜治疗后超过12个月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外发现的新食管癌病
灶。
三、流行病学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9年数据显示,食管癌是继胃癌、结直肠癌
和肝癌后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为22.14/10万,同期死亡率为
16.77/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超
过90%(鉴于我国食管癌多为鳞癌,在第四至九部分中如未特殊说明,食
管癌均指食管鳞癌,只在第十部分对食管腺癌进行简述),鳞癌新发病例数
约占世界的53%,腺癌则占18%。食管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高发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福建,最密集区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
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发病率与死
亡率比城市高约2倍;高发区患者发病和死亡年龄比非高发区提前10年
左右。近年来,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较为缓慢。我
国食管癌负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发病数和死亡数约占世界同期的
49%,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20.9%,早期食管癌所占比例低是预后不良的
重要原因。
四、危险因素
(一)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食管癌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以下因
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因素和生活方式:
食物真菌污染、腌制食品、红肉类、高温食物、辛辣和油炸食品可增
加食管癌发生风险。吸烟、饮酒、口腔卫生条件差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食
管癌发病相关。
2.人口学因素: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患者的诊断年龄早于
女性,且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
3.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
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食管鳞癌的发生、发
展可能与染体、基因异常有关。最新研究发现了多个易感位点,可与饮
酒协同影响食管鳞癌的发生。
4.感染因素:
人头瘤病毒感染者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比普通人升高近3倍。
5.其他因素:
贲门失弛缓症、胃黏膜萎缩及胼胝症患者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均高于
普通人。头颈部及上呼吸道鳞癌可与食管鳞癌同时或异时发生,对头颈
部鳞癌患者常规内镜筛查可提高食管癌的早诊率。另外,1%~4%的食管
癌患者有食管腐蚀性损伤史。
(二)食管癌的报警症状
食管癌可能的报警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不适、进食滞留感或哽噎感、
进行性吞咽困难、上腹部隐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等。
国内研究发现报警症状对上消化道肿瘤的预测价值有限,仅吞咽困难有重
要提示作用。但出现吞咽困难时肿瘤多已进展至中晚期,因此报警症状并
不能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必要性的决定因素。考虑我国内镜检查费用低
廉、普及率较高的国情,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行内镜检查以
提高肿瘤诊断率。
五、筛查
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已初见成效。在非
高发区,开展大规模人普查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肿瘤
机会性筛查的检出率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
1.筛查对象:
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建议作为筛
查对象。①年龄超过40岁;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③有上消化道症状;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⑥具有食管癌的
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2.筛查方法:
内镜下病理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
准。内镜下可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改变,并可结合染、放大等方法评估
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内镜下
食管黏膜碘染结合指示性活检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实用有效的筛查方
法。电子染内镜等内镜新技术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尚处评估
阶段。早期食管癌内镜筛查流程见图1。
图1
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精查流程图
六、内镜精查
(一)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应取得知情同意,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按要求禁食、禁水。
2.检查前可给予患者黏液祛除剂、祛泡剂、局部麻醉药物等,有条件
的单位可使用静脉镇静或麻醉。
(二)内镜检查过程
1.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进镜过程中仔细观察
黏膜泽、光滑度、蠕动及内腔的形状等。及时冲洗黏液、唾液或气泡。
如发现病变需摄片并详细记录其具体部位、范围及形态。
2.保证内镜图片数量和质量:国内学者较为推荐的摄影法认为完整观
察上消化道应留图40张。观察食管时每隔5cm至少摄片1张,病灶处
另需额外留图。同时,需保证每张图片的清晰度。
(三)内镜检查技术
1.普通白光内镜:
食管黏膜病灶可表现为红区、糜烂灶、斑块、结节、黏膜粗糙、局部
黏膜上皮增厚。内镜医师应提高对上述特征的认识,注意观察黏膜的细微
变化,锁定可疑区域是开展后续精查的基础。
2.素内镜:
利用染料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在颜上形成鲜明对比,可清晰显示病灶
范围,并指导指示性活检。最常用染料为碘液,可选染料还包括甲苯胺蓝
等,可单一染,也可联合使用。
3.电子染内镜:
通过特殊的光学处理实现对食管黏膜的电子染,突出病变特征,又
可弥补素内镜的染剂不良反应及耗时长等不足。电子染内镜和白光
内镜之间可反复切换,操作更为简便。
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食
管鳞癌筛查和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lexiblespectral
imagingcolorenhancement,FICE)可进行多种光谱组合,从而获得不
同黏膜病变的最佳图像。智能电子染内镜技术(I-Scan)在表面增强、对
比度、调处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蓝激光成像技术(bluelaserimaging,
BLI)可得到更大的景深并保证亮度。上述技术的应用尚需深入研究。
4.放大内镜(magnifyingendoscopy):
可将食管黏膜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进而观察黏膜结构和微血管形态
的细微变化,与电子染内镜结合可使显示更为清楚,进一步提高早期食
管癌诊断的准确性。
5.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y,CLE):
可将组织放大1000倍,从微观角度显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实时提
供早期食管癌的组织学成像且精确度较高,实现"光学活检"的效果。
6.自发荧光内镜(autofluorescenceimaging,AFI):
AFI可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自发荧光光谱的不同转换为成像颜的
差异,从而加以区分。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精查应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有条件的单位
可结合染及其他内镜技术进一步突显其内镜下表现,了解病变范围和层
次等,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早期食管癌内镜精查流程详见图1。
(四)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分型及病变层次
1.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分型:
一般采用巴黎分型标准。
2.病变层次分类:
病变局限于上皮内(epithelium,EP),未突破基底膜,为M1(原位癌/
重度异型增生)。黏膜内癌分为M2和M3;M2指病变突破基底膜,浸润
黏膜固有层(laminapropriamucosa,LPM);M3指病变浸润黏膜肌层
(muscularismucosa,MM)。黏膜下癌根据其浸润深度可分为SM1、
SM2、SM3,即病变分别浸润黏膜下层上1/3、中1/3及下1/3。对于内
镜下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以200μm作为区分黏膜下浅层和深层浸润的
临界值。
3.内镜下形态与病变层次:
黏膜内癌通常表现为0-Ⅱb型、0-Ⅱa型及0-Ⅱc型,病灶表面光滑
或呈规则的小颗粒状;而黏膜下癌通常为0-Ⅰ型及0-Ⅲ型,病灶表面呈
不规则粗颗粒状或凹凸不平小结节状。
(五)活检病理
参见《中国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草案)》。
提倡应用素内镜、新型内镜技术进行指示性活检。与术后病理相比,活
检病理存在一定比例的诊断误差,经评估后必要时可行内镜下诊断性切
除。
七、术前评估
(一)评估方法
准确的术前评估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和评估预后的先决条件。判断
肿瘤范围主要借助素内镜和电子染内镜,对病变层次的评估则主要依
靠超声内镜、食管上皮头内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capillaryloops,
IPCL)分型、病变内镜下形态等信息,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诊断结果易
受操作者经验水平的影响,准确评估仍依靠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
1.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
超声内镜可清楚显示病变浸润深度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但对浸润
深度的诊断易受病变大小及部位的影响。超声内镜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
度高于CT,但由于超声波穿透力有限,所以难以用于远处转移的评估。
2.食管病变微血管结构:
NBI联合放大内镜可清楚显示IPCL的形态变化。最常用的分型为井上
晴洋分型,另有表浅型食管病变微细血管分型(microvascularpatterns,
MVP)。日本食道学会结合二者提出了更为简洁的新标准,初步研究发现
其评估表浅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的准确度可达90%。
3.影像学检查:
CT是术前评估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常用于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及转移
部位,也可辅助超声内镜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MRI对食管癌TNM分期
的诊断效能与CT相当,但扫描时间长,易受心脏、大血管搏动及呼吸运
动影响产生伪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在检测远处转移方面具
有明显优势,但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考虑到成本效益,推荐应用超声内镜等内镜技术联合增强CT获得病变
层次、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信息,完善食管癌的术前分期。电子染
内镜联合放大内镜是较有潜力的术前评估方式,对其的深入研究有待开
展。
(二)病理分型标准及临床处理原则
参照维也纳消化道上皮肿瘤病理分型标准,根据内镜和病理诊断,选
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八、内镜下切除治疗
(一)治疗原则
原则上,无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残留和复发风险低的
病变均适合进行内镜下切除。
(二)内镜下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常用的内镜下切除技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
(multi-bandmucosectomy,MBM)、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
1.EMR:
①方法:常用技术包括传统的黏膜下注射-抬举-切除法及由此演变而
来的透明帽法(EMRwithtransparentcap,EMRC)、套扎法(EMRwith
ligation,EMRL)、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piecemealmucosal
resection,EPMR)等。上述技术基本原理相同,多是先通过黏膜下注射
将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分离,然后采用不同方法切除局部隆起的黏膜病
灶。EMRC是利用内镜前端安置的透明帽对病变进行吸引,再行圈套切除,
对操作技术要求不高,并发症少,但可切除的病变大小受透明帽的限制。
EMRL是先对病变进行套扎以阻断血流并形成亚蒂,再行切除,出血较少,
视野清晰。EPMR用于传统EMR不能一次完整切除的较大病灶,将病灶
分块切除,但难以评估根治效果,且易导致病变局部残留或复发。②疗效:
国外文献报道,EMR可根除57.9%~78.3%的T1a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整块切除率达46.0%~78.6%。国内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
整块切除率为44.1%~84.5%,完全切除率为44.8%~100%。
2.MBM:
MBM是使用改良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器进行多块黏膜切除的新技术。
与EMR相比,具有无需行黏膜下注射、耗时短、成本低、安全高效的优
点,便于在基层推广,但应注意规范化操作,避免病变残留。
3.ESD:①操作步骤:标记;黏膜下注射;环周切开黏膜;黏膜下剥
离,一次完整切除病灶;创面处理。国内学者对经典ESD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了隧道式黏膜剥离技术,简化了操作步骤,是治疗大面积食管病变的
理想方法。②疗效:早期食管癌ESD治疗在日本开展较多,其整块切除率
约93%~100%,完全切除率达88%以上。国内ESD整块切除率为80%~
100%,完全切除率为74%~10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内镜下切除治疗主要用于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且可能完整切除的食管癌
病变。但国内尚无统一规范的内镜下切除适应证,多以参考日本指南为主。
目前,国内较为公认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的绝对适应
证:病变局限在上皮层或黏膜固有层(M1、M2);食管黏膜重度异型增生。
相对适应证:病变浸润黏膜肌层或黏膜下浅层(M3、SM1),未发现淋巴结
转移的临床证据;大于3/4环周的病变可视为相对适应证,应向患者充分
告知术后狭窄等风险。禁忌证:明确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变,病变浸润至
黏膜下深层,一般情况差、无法耐受内镜手术者。相对禁忌证:非抬举征
阳性;伴发凝血功能障碍及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在凝血功能纠正前不宜手
术;术前判断病变浸润至黏膜下深层,患者拒绝或不适合外科手术者。
(四)围手术期处理
1.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排除麻醉及内镜下治疗禁忌证。凝血功能检查有
异常者,予以纠正后再行治疗。服用抗凝药者术前酌情停药5~7d,必要
时请相关学科协助处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相关事项,签署知情同意
书。所有患者行心电监护,术前予肌内注射地西泮和解痉药。如需要可应
用静脉镇静或麻醉。
2.术后处理:
术后第1天禁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头颈胸部皮下气肿,进行
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如无异常,术后第2天可进全流食,后连续
3d软食,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①术后用药:首先,使用抗生素。对于切除范围大、操作时间长、反
复黏膜下注射、穿孔风险高者,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参考卫生部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应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硝基咪唑类
药物。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72h,可酌情延长。其次,保护创面及止血。
术后可予PPI或H2受体拮抗剂4~6周,有反酸病史或GERD样症状的
患者需足量、持续PPI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及酌情使用止血药
物。②术后标本处理:参见《中国消化内镜活组织检查与病理学检查规范
专家共识(草案)》。③术后追加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指征:
黏膜下浸润深度≥200μm;淋巴管血管浸润阳性;低分化或未分化癌;
垂直切缘阳性。另外,需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意愿综合考虑。
(五)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穿孔、
术后狭窄、感染等。
1.出血:
术中出血指术中需要止血治疗的局部创面出血;术后迟发性出血指术
后30d内出现呕血、黑便等征象,Hb下降超过20g/L。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国外食管EMR相关出血率可达2%,ESD术中出
血常见,术后迟发出血率不足1%。国内EMR术中出血率为1.52%~
11.70%,迟发性出血率为0~7.04%。ESD术中出血率为22.9%~59.6%,
迟发性出血率为0~4.88%。EMR出血受病变大小及所用电切模式影响。
ESD出血可能与病变部位、大小、类型、剥离层次、血管分布、操作者的
熟练程度等相关。
处理方法:术中少量渗血,可予内镜下喷洒肾上腺素0.9%NaCl溶液,
而大量渗血则可选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0.9%NaCl溶液、氩离子凝固术、
热活检钳钳夹或止血夹夹闭止血。黏膜下注射液中加入肾上腺素、术中对
可疑血管进行电凝、病变切除后预凝可见血管有助于预防出血。术后出血
相对少见,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一般保守治疗即可;若保守治疗效果
不理想,则需急诊内镜处理,极少需要手术干预。术后酌情应用止血药和
抗酸剂也可预防出血。
2.穿孔:
术中穿孔可及时发现。术后出现头颈胸部皮下气肿等穿孔征象,腹部X
线平片或CT发现纵隔气体等,应考虑术后穿孔。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国外EMR穿孔率不超过2%,ESD穿孔率2%~
10%。国内EMR穿孔率<6.3%,ESD穿孔率为0~11.5%。ESD穿孔与
操作者经验、病变部位及大小、病变处有无溃疡形成、创面肌层暴露等相
关。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的黏膜下注射、选用合适的器械、操作中使用
CO2气体并及时抽吸消化道内气体及预防性夹闭肌层破损有助预防穿孔
发生。
处理方法:术中发现穿孔,后续操作应减少注气注水,切除结束后及
时夹闭,术后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使用抗生素及支持治疗等多可恢复。
并发气胸时,应行负压引流。内镜下夹闭失败或穿孔较大无法夹闭时,可
考虑外科手术。隐性穿孔保守治疗多可恢复。
3.食管狭窄:
指内镜切除术后需要内镜下治疗的食管管腔狭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吞咽困难,多在术后1个月出现。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病变大小、浸润深度及创面环周比例和纵向长度
与食管内镜切除术后狭窄相关。大于3/4环周的病变内镜切除术后狭窄发
生率为88%~100%。
处理方法: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是最常规的治疗方法,也可作为狭窄高
危病例的预防措施。支架置入可作为难治性病例的选择,糖皮质激素也可
用于术后狭窄的防治,但最佳方案有待探索。细胞补片等再生医学技术尚
处研究阶段。
(六)内镜切除术后随访
1.术后残留与复发:
表浅型食管鳞癌ESD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1.4%,肿瘤越大、浸润越深
者切缘阳性风险越大。Meta分析发现,ESD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EMR。
国内EMR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15.3%,ESD术后则为0~9.4%。复发
可能与EMR方式、EMR分片数、病变部位、浸润深度、操作是否规范及
食管癌家族史有关。
2.残留与复发的预防和处理:
病变切除后应仔细检查创面,可结合染内镜观察。发现残留应及时
进行处理。局部残留和复发的病变多可通过内镜下治疗清除,内镜下治疗
失败者可追加手术或放射、化学疗法。
3.随访:
术后3、6和12个月各复查1次内镜,若无残留复发,此后每年1次
内镜复查。随访时应结合染和(或)放大内镜检查,发现阳性或可疑病灶
行指示性活检及病理诊断。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亦不可忽视,同
时应警惕异时多原发食管鳞癌和第二原发癌(如头颈部鳞癌、胃癌等)。
九、内镜下非切除治疗
内镜下非切除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coagulation,APC)、激光疗法、热探头治疗和冷冻疗法等。这
些技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内镜切除术联合应用。RFA在多发、病变较
长或累及食管全周病变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穿孔和术后狭窄发生率
低。初步研究提示,RFA可用于Ⅱb型病变,且活检证实为中度和(或)重
度异型增生或局限于M2层的中-高分化鳞癌。PDT可用于处理大面积早
期多灶病变,应注意光敏反应、穿孔、术后狭窄等不良事件。APC是一种
非接触性热凝固方法,可有效处理食管癌前病变,应用于早期癌需严格掌
握适应证。非切除治疗不能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评估,无法明确肿瘤
是否根除,因此治疗后需密切随访,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流程详见图2。
图2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流程
十、早期食管腺癌
腺癌在我国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小,约为1.2%~6.5%。吸烟、有症状
的GERD、Barrett食管、肥胖等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内镜检查
联合病理活检是早期食管腺癌的重要诊断方法。素内镜、电子染内镜、
共聚焦内镜及自发荧光内镜等在早期食管腺癌的诊断中亦各有优势。早期
食管腺癌的内镜下分型一般采用巴黎分型。
表浅型食管腺癌内镜切除可获良好预后。与鳞癌相比,RFA在早期食
管腺癌及Barrett食管伴异型增生的治疗中应用更加成熟。在伴有异型增
生的Barrett食管治疗中,RFA与EMR疗效相当,且术后狭窄率更低。
EMR术后辅助RFA治疗可以在切除Barrett病灶后对周围可疑区域进行
预防性处理,从而显著降低复发率和癌变率,长期完全缓解率可达95%。
推荐内容
-
7月2日佛山疫情最新数据公布 佛山南海中风险地区“清零”全区均
疫情的进展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老百姓们关心的,当看到局势好转的时候,自然会充满更多的信心。当下国内的疫情形势正在向好发展,但还是会有...
-
8月17日安徽芜湖疫情最新实时消息公布 芜湖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
芜湖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那么,对于安徽芜湖疫情的这个话题,今天的你是否也在关注着?具体什么情况?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据
-
CRISPR-Cas9数据集分析可为癌症研究提供最大的遗传筛选资源
在验证了725种癌症模型中跨越25种不同癌症类型的两个最大的CRISPR-Cas9基因筛选之后,对于癌症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的全面地图更加接近了一步。
-
苗药与中药的差异
-2022年4月17日发(作者:餐前酒)龙源期刊网苗药与中药的差异作者:曾武城彭金香蹇强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10期【摘要】本
-
2022虎年金银纪念币价格表查询 10元纪念币价值多少?
2022中国壬寅(虎)年金银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18日发行的一套贵金属纪念币。全套共1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8枚,银质纪念币5枚,均
-
11月26日上海社区疫情最新消息公布 上海市三地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说到上海大家都不陌生,一个极其繁荣奢华、令无数人向往生活的大都市,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仿佛进入上海就等同于进入了社会一个更高的...
-
儿童长脑瘤一般是什么瘤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鳞状上皮细胞高是什么原因)儿童长脑瘤一般是什么瘤1、儿童长脑瘤一般是什么瘤: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小脑星形细胞瘤
-
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活细胞成像
乌普萨拉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智能手机可用于制作活细胞电影,而无需昂贵的设备。该研究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使世界各地的
-
福建省厦门思明区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
-2022年4月21日发(作者:北京吸脂减肥医院)福建省厦门思明区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
-
今日韩国疫情最新情况通报 韩国单日新增病例数连续两天超500例
日前一则关于韩国单日新增病例数连续两天超500例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榜,具体是怎么回事,想必大家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