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科普糖尿病患者饮食及吃粗粮并非越多越养生

近日,ADA(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公布了最佳进餐方式,吃饭的顺序、断食等内容都引起了网友热议,吃饭到底怎么吃是合理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告诉记者,要保持血糖稳定,确实是有一些小技巧,但照搬国外经验,未必一定是健康的。

吃饭的顺序,蛋白放开头

在大会上,AlpanaShukla教授指出,吃饭应该先吃蛋白质和蔬菜,吃完之后再吃碳水化合物。她在研究中发现,先吃蛋白质和蔬菜的一组,血糖更加平稳。而且Shukla教授曾做过研究,动物蛋白的效果比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防止血糖忽高忽低“坐过山车”,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意义很重大。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营养师陆青松表示,确实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日本也有研究表明先进食蛋白,人的餐后血糖更平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符合国人自身特征的检测方法,来确定饮食顺序与餐后血糖的关系。平时可选择无创血糖监测设备进行餐后血糖测试,自己看下先吃馒头后吃菜、先吃菜后吃馒头到底餐后血糖哪个更平稳。

断食要谨慎,“实验”非临床

风靡许久的“断食疗法”一直备受关注,阿拉巴马大学的专家CourtneyPeterson提出间歇性断食也就是每天保持超过12小时不进食,能够下降体重、促进脂肪代谢,让血糖、胰岛素水平更稳定,减缓衰老等。

但是,美国的研究数据真的适用于中国吗?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林教授表示,目前间歇性断食的方法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虽然这种方式有实验数据支撑,但是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动物实验还未在临床上得到证实,所以不能划为等号;第二,不同的环境、习惯孕育不同的人群,欧美国家和中国人的体质存在差异性,断食疗法未在中国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建议不作为中国人的饮食参考。

膳食要搭配,两“节”来护驾

孙子林教授建议,第一要“节律”。也就是说,饮食时间要规律,一日三餐不可少。遵循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可参照老年人的日常饮食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晚餐尽量不要吃太多,更不能吃太晚,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病风险。

第二是要膳食结构合理。这里的“节”则代指清洁且不油腻。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喜欢晚上出来“觅食”,但是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吃夜宵,少吃不干净、油腻的食物,包括烧烤、炸串等。同时,一日三餐搭配均衡,多吃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每天至少摄入200-300克的蛋白质,低钠低胆固醇饮食,每天补充一把没有经过调味的原味坚果。

科普糖尿病患者饮食及吃粗粮并非越多越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主食的摄入减少,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油脂及能量摄入过高,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供给不足、慢性病发病率增加。不少人都知道,平日吃点粗粮益处多多。但其实,营养学家认为,粗粮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应该遵循“少量常吃”的原则,而某些病人更应该忌食粗粮。

粗粮好处在哪里

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小米、糙米、燕麦、玉米、高粱、大麦、黑米、紫米、荞麦、麦麸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黄瑜芳介绍,粗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首先,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全谷杂粮中不仅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良好来源,而黄色的全谷杂粮含有类胡萝卜素,大麦和燕麦中还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些物质各有健康益处,如有利于预防癌症、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胆固醇、延缓眼睛衰老等。

科普糖尿病患者饮食及吃粗粮并非越多越养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