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人类近四成的疾病源自基因 基因缺陷与环境污染究竟有何关系?

遗传病都是由一些先天原因引起的,在基因发面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遗传病,一些基因缺陷,突变都会导致遗传病的产生。近日英国医学权威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论文显示人类近四成的疾病源自基因,而由外部环境所驱动的疾病仅占总量的四分之一。

前言

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始,人们便理清了遗传信息构成与传递途径,由此、克隆技术得以发展,而近期为世人所震惊的基因编辑技术也得益于此,生命之谜被解开的同时,潘多拉魔盒亦有可能被打开。这正是国际社会禁止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的原因。毫不夸张的说,若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许会有疯狂的科学家、将上个世界的科幻实现于这个世纪的现实之中。

疾病源于外因还是内因?

在基因尚未被发现之前,人类普遍相信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外因所造成的,遗传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界限十分明显。但这种认知因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而被颠覆。经长期多方论证、与疾病预测而言,内因战至上风。

近日、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更是发表了一项研究数据,该项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基因部共同完成,期间仔细研究了近六百种疾病,分析人数高达4500多万人。

该项大型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40%的疾病源于基因缺陷,而环境因素所驱动的疾病仅占25%。多数疾病是有遗传和环境共同引起的。

但不可否认的时内因和外因的差异却又显而易见。

如:认知障碍与遗传最为密切,而外部温度的变化或可引发一百多种疾病,癌症和银屑病则以基因缺陷为主、环境诱导(恶化)为辅引发。

外因“不容轻视”

这些研究皆在美国国内进行,故不能反映中国国情,如我们所普遍关心的环境恶化与癌症病发率等。

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肥胖对疾病的影响。

《Nature Genetics》杂志早有学术性文字论证:饮食这种外因为塑造肠道菌群结构的主因。

《Cell》期刊上亦有论文显示:环境如睡眠、运动、生理和心理压力为免疫系统衰老的主因。

另有一份权威期刊《Science》也有文章表述近三成的癌变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论文详细显示:66%的癌变由DNA复制错误所致,遗传因素不到5%。

温情提示

基因为人所不能控因素,而环境污染从某一角度而言、也超乎了我们所能掌控的范围,作为普通人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避免污染严重的地方、避免食用可能含有的致癌成分的食物,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和运动都可预防疾病、降低癌症病发风险。

据了解,基因疾病是一种医学术语,这将是将来生物医疗研究的基本来源。46条人类染色体(22对常规染色体和二条性染色体),在它们的群体中间几乎存在30亿DNA碱基对,它包含30000---40000蛋白质----编码基因。这比期望的数量少得多----仅为蠕虫或果蝇模型组织的二倍多。编码区构成不到5%的基因组(剩余DNA的功能还不清楚),某些染色体比其它染色体有更高的密度。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绘制出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基因组的编码基因起着里程碑的指导意义。物理图谱已为完成草图顺序提供了足有成效的框架结构以及直接辅助鉴别大约100个疾病基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